2022年秋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

上传人:li****48 文档编号:318637345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秋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秋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秋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秋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秋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秋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秋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秋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附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863计划”的实施,是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为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该计划的第八个领域是( )A原子能技术B海洋高技术C自动化技术D互联网技术2、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思想C科学发展观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

2、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 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5、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可能集中在( )A千年变局B峥嵘岁月C中国新生D伟大转折6、“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

3、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些“豪言壮语”反映了( )A土地改革的成果B农业合作化初见成效C“大跃进”的浮夸风D人民公社的优越性7、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抗日战争的胜利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8、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C农村停产闹革命D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1949年10月1日,某报社论写到:“中国人民已由过去被压迫被剥削的奴役地位,一跃而成为

4、现在管理国家政权的主人翁。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在地球上站立起来了!”材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C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10、1917年,俄国发生二月革命,这次革命建立的政府是哪个阶级掌权( )A地主阶级B资产阶级C奴隶主阶级D无产阶级11、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B开放上海浦东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2、下图反映出解放初我国农村( )A生产力水平低B土地分配不均C发展速

5、度缓慢D自然灾害频发13、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14、下图为我国1978年与1998年工业经济形式构成对比示意图。该图所反映的变化,表明我国(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根本改变1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种转折主要是指( )A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

6、转到实行对外开放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17、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8、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对这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与图二是因果关系B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

7、工业为主C图一所示各项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图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D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开始于东南沿海地区19、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0、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求同存异”D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1、下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

8、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开国大典D西藏和平解放22、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23、对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人民政权的巩固D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24、1959年,包钢试炼出第一炉稀土硅铁合金,这是包钢稀土产业发展的开始,也是我国稀土工业发展的开端。取得这项成就的背景是( )A确定过渡时期总路线B开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C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D实

9、施调整国民经济方针25、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体制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中读史)材料一(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图3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2)图4会议中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什么?(问题拓展)材料二 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其所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所孕育的井

10、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向革命一步步迈,也最终为我们党贮藏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据习近平三上井冈山讲话(3)材料二中的“井冈山道路”指的是什么?在探索者和调革命道路中,毛泽东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活动?(史海感悟)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历经曲折,创造性地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其成功经验包括: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党的领导并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据高杨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成功的经验与启示(4)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你有哪些感悟?2、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

11、,又见证了中国的奋进求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场战争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二 1911年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材料三 “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哭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材料四 图一: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本投降书 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请回答:(1)假如你要了解近代南京历史,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正确途径有哪些?(2)材料二中“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名称及其建立标志分别是什么?(

12、3)材料三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你怎样看待这一事件?(4)材料四中的图一,日本侵略者终于低下了头,标志中国人民抗战取得了胜利。中国抗战胜利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将每年的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目的是什么?(5)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依据材料一、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起点”和“终点”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抗议,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等要求并于5月6日申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公道

13、,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3000多爱国学生在天安门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材料三 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又先后成立了全国性的群众组织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全国各界联合会。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材料一中“

14、媾和会议”是指什么会议?为何中国代表团认为该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对中国不公道?(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从材料二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全面体现其性质?(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4)结合所学概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B2、D3、C4、A5、C6、C7、D8、A9、B10、B11、A12、B13、D14、A15、A16、D17、D18、D19、B20、A21、C22、D23、A24、B25、A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原则:思想建党、政治建军。(3)“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实践活动: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