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备思路与方案(3篇)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318030065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备思路与方案(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集备思路与方案(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集备思路与方案(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集备思路与方案(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集备思路与方案(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备思路与方案(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备思路与方案(3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备思路与方案初中政治组集备思路初步定于上午一、二节课为_备课时间一、担任中心发言教师(主备人),要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并打印好所有参与备课老师的教案,做好课件二、主备人的发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教材简析2.教学环节安排。包括教学过程的层次,教法的分解,重难点的突破措施,学法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方法过程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电教手段的运用时机和过程及其它教具的呈现使用等。3.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4.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5.当堂检测。三、其余教师也应事先熟悉教材和内容,思路清晰,教法学法明确,教学环节安排心中有数。要写出自己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其突破分析的

2、方法,写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精彩片段的教学设计及自己的教学思路,拟写备课中发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内容,或者是自己的疑问.需要请教的问题等,并做好发言准备。四、_备课活动设主持人(主备人)一名,负责主持活动的进程;设记录人一名,负责记录活动过程.主要内容。主持人和记录人均需参与发言.讨论。陈述的基本顺序为。解读教材(含目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作业、检测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模拟讲课陈述时,侧重讲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说自己教学环节设计及其做法。主备人陈述时,其他教师看印发的主备

3、人的教案设计,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圈画。备课组_研讨1、讲其他教师简要陈述教学设计.观点和做法,特别是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3、议展示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值得探讨的内容.问题等,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希望得到的帮助等。评与议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体现“互动与生成”,有精彩的讨论.交流,发言时不拘顺序,可以多次发言,甚至是有礼貌的插话。这个过程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讨,也可结合学生情况,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发言时要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客观评价,要避免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说一遍。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另外,主持人必须有问题

4、引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场研究,逐一解决。教师在初备的教学设计上要作好研讨记录,为设计个案提供第一手资料。第四、主持人作结。把大家的观点.意见归纳起来,提供给主备人和其他教师改进教学设计。其他教师根据_备课情况进行二次备课。集备思路与方案(二)数学集备发言提纲学校:胜利小学中心发言人:张倩我们胜利主备的数学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的后_节,第二单元观察物体_节,第三单元运算定律_节,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_节。一、汇报第一单元后_节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2、认识中括号,掌握

5、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3、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4、让学生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5、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三、一单元训练重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2、能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3、能合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四、课时安排。_课时。第一课时例4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例5,通过解决租船问题渗透优化思想。五、如何落实知识点:1.例4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有小

6、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为了突破重点,在复习中先口算几道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通过讨论回答初步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的运算顺序。出示例4首先借助基本题9612+4_2与例4(1)依次展开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说和计算激活已有的混合运算的知识和经验,并把这些知识和经验自然运用到三步式题,然后结合例4(2)引入中括号,让学生凭借对小括号的认识,去判断运算顺序,完成计算。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和认识中括号的的作用,体验含有两重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最后,请学生总结带有中、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

7、算顺序.从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到认识中括号、完成计算、总结运算顺序。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六、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完成教材p9做一做。变式题教材练习三第2题。通过列综合算式加深对运算顺序及括号的作用的认识。提高题教材p12第六题练习,四则混合运算以凑24游戏为载体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5重难点,学会应用四则运算的相关基础知识,计算并比较各个不同方案的结果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租船问题渗透优化思想,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图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全面理解题意,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先由租哪种船便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由“如果不空座位,会不会更省钱。”引出进一步探索,

8、调整租船方案,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点拨强调:要先假设全部租小船和大船各自的情况,再相应调整我们的方案,最后得出最佳方案,所以,要获取最佳方案,我们要先把所有可能的方案都考虑到,在把他们的结果相比较,最后选择满足我们的期望的方案。课堂练习题:教材p11第四题,租车问题,进一步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丰富此类问题的经验。p12第五题提供多个信息,计算、比较选出合理方案。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能力。一、汇报第二单元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2、认识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一样可能不同。3、通过观察、操

9、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三、二单元训练重点:1.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_把观察到的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完成例1,从不同位置观察用正方体搭成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重点是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得到的视图图形是不同的。第二课时例2从同一位置观察用正方体搭成的_个几何体的形状。教学重点是发现不同几何体同一方向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五、落实知识点:教学例1呈现了用_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的一个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获得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表象,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教学例_时,(1)请学生用

10、_个正方体拼搭出不同的几何组合体,进行充分的观察,通过分组合作,让全员参与观察,(2)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以小组为单位依次从前面、上面、左面看一看,还可以用手摸摸看到的面,说一说看到面的形状,动手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与伙伴交流。通过看、说,想、画帮助学生建立各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表象。课堂练习。教材p13做一做可与例1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到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练习四第1、2题练习四第3题通过摆一摆观察形状。教学例2,例2呈现了用正方体拼搭的_个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从上面、左面、前面观察,发现从上面观察看到的_个几何体的形状相同。从而认识到,从同一方

11、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教学时,可请学生按要求用正方体摆出要观察的几何体。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还可以画出从各方向看到的每个几何体的形状。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_学生交流从不同方向观察各几何体得到的形状,并归纳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是什么样子的图形,哪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各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得到的形状表象,切实认识到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六、课堂练习题。教材p14做一做是_个正方体搭的_个立体图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4题观察与想象的要求比较高,可通过说一说、指一指、画一画等方式表达,借助语言、动作使学

12、生各个方向看到的形状表象更加清晰,准确。第5题。呈现了_个不同的几何体,通过观察辨认、比较、进一步认识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第6题由视图到几何组合体,有一定的难度。是逆向思维的过程。可采用同桌或小组合作方式展开拼搭活动,展示拼搭的方法与结果。一、汇报第三单元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三单元训练重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13、题的能力。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例1完成加法交换律,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第二课时例2加法结合律,通过演算比较,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意义。第三课时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学会如何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第四课时,例4连减的简便计算。理解并掌握连减试题的简便算法。第五课时例5,例6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第六课时例7,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第七课时例8,乘、除法的简便运算。重点是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理解和掌握连除试题的简便方法。五、如何落实知识点:1.第一课时例1,教学加法交换律,基于情境图提出加法运算问题。

14、通过两个同学不同的列式得到两个加法算式,并从计算结果相等得到一个等式,40+56=56+40,提出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引导学生从更多的交换两个加数,和不变的算式中发现规律,呈现加法交换律的内容,并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体现符号化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字母表示定律。教学中结合情境内容引导学生列式解答问题,_相关例子充分展开讨论,初步提炼规律。教学中学生无论用图形字母或其他符号表示都可以。抓住a+b=b+a这种形式,请学生说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内涵。还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其实加法交换律我们早就用到过(加法的验算)。2.课堂练习,教材18页做一做1。说一

15、说_这样填。4.课堂练习。教材18页做一做2。练习五第1题是加深对定律的理解。练习五第4题。练习五第5题,是一种运算技能的训练,为后续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作准备。5.第三课时教学例3,是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内容。设计的_个加数,其中两个数可以凑成整百数,另两个数可以凑成整十数,将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使计算简便。教学中,请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再交流各自的算法,重点交流:_这样算,你的依据是什么。要求学生说出相应的步骤中所依据的运算定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也就是在加法运算中,哪些数据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6.课堂练习: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一题,重点交流:怎样算的,为什么选择这两个数先相加,可以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二题,联系生活问题,突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练习六第2题,十、整百的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8.课堂练习。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是减法性质的形式认知。第2题是对连减计算合理选择算法的练习。第22页第3题23页练习六第6题,8题。9.第五课时教学例5、例6乘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