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

上传人:1537****568 文档编号:317338890 上传时间:2022-06-2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 作者: 日期:3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主报告)目 录第一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确定第一节 地域范围确定基本原则与主要指标一、行政界线的完整性二、生态系统的相对完整性三、区域经济协作的统筹性及县域经济之间的依存性四、城乡居民点体系的系统性五、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相对完整性第二节 研究主要结论一、研究区的确定二、城镇空间联系隶属度分析4三、人口经济指标的离散程度分析四、推荐方案的形成6五、多方案比较8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域范围最终确定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中部地区其它试验区的地位比较第二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区划第一节鄱阳湖生态经

2、济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第二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一、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二、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三、防洪蓄洪功能重要性四、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重要性五、生态系统的产品提供功能第三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一、土地(耕地)承载力二、水资源承载力三、生态环境承载力第四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的开发密度分析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分析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分工与空间布局分析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战略分析第五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功能分区一、主体功能分区的区划原则二、禁止开发区及其政策导向三

3、、限制开发区及其政策导向四、重点开发区及其政策导向五、优化开发区及其政策导向第六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一、农业用地区二、生态林用地区三、城镇及工业用地区四、湿地保护区附件1:研究技术思路第一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确定第一节地域范围确定基本原则与主要指标一、行政界线的完整性本研究以保持县域界线的完整为原则,一是由于县级单位长期以来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县域单元的数量、国土面积、经济实力和管理手段比较适中;二是依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原则上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三是社会经济数据大多都是以县为单位统计,这是区域研究分析的基础。二、生态系统的相对完整性保持

4、流域整体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完整的理想模式,但鄱阳湖流域占江西省全部国土面积的97.2%,如此大的国土面积作为一个经济区建设,显然不够现实,为此,本研究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把直接流入湖区的近湖区水系流域全部包括,而远湖区的水系(五大河流)作为重要的水资源输入点,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口作为水资源输出点(位于湖口县和九江县交界处)。通过调研,近湖区的水系有徐埠港、土塘水等十大河流,涉及鄱阳、彭泽等15县(市、区),这15个县(市、区)应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之内。三、区域经济协作的统筹性及县域经济之间的依存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既有分工,更有协作,应是高度统筹的一个经济体,这种统筹主要表现

5、为县域经济的依存关系。研究运用“区域经济联系量”分析县域间经济联系隶属度,既可反映经济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周围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四、城乡居民点体系的系统性“人地水”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纽带,土地是经济活动的载体,水则是区域生态系统的命脉,而人类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体,区域人类因素集中反映在人口聚集程度和区域城乡居民点体系布局二个方面,人口聚集程度反映着人力资源的数量,影响着产业布局;而城乡居民的分布,反映着经济产业的分布,也反映着对生态环境的干预程度或对资源环境的依赖程度。五、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相对完整性作为一个经济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是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纽带

6、,正是这些交通基础设施把区域内各地的经济产业连接在一起,从而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区域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是否形成是一个网络,也是衡量区域经济能否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指标。在以上五个基本原则下,研究重点对水系与地形地貌、县域经济基础与经济特征、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人口分布等四个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第二节研究主要结论一、研究区的确定从生态角度看,滨湖地区和直接流入湖区的水系流域涉及的县(市、区)理所当然属于区域范围,这包括南昌市区(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九江市区(庐山区、浔阳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德安县、星子县、永修县、九江县、湖口县、都昌县、鄱阳县、余干县、彭泽县、

7、东乡县、丰城市、樟树市和瑞昌市等23个县(市、区)(图2)。为了便于方案的调整,采用先扩大研究范围再科学精选的原则,在上述23个县(市、区)基础上,考虑周边县(市、区)经济发展基础,以县(市、区)为单位往外围进行了相应地扩大,增加了景德镇市区(昌江区、珠山区)、鹰潭市区(月湖区)、新余市区(渝水区)、抚州市区(临川区)及万年县、安义县、高安市、乐平市、贵溪市、余江县、浮梁县、奉新县、武宁县、靖安县,共38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区域(图1)。图1:研究区域基础地理信息二、城镇空间联系隶属度分析以南昌市区为中心,测算其余31城镇和南昌市区的绝对经济联系量,分析31个城镇相对于南昌市区的经济联系隶

8、属度。结果表明星子、浮梁、湖口和彭泽四县与区域中心经济空间联系隶属度最低,但由于星子、彭泽、湖口是区域生态联系的组成部分,故只有浮梁县在可剔除之列。三、人口经济指标的离散程度分析(1)总人口离散程度分析:38个市县区平均人口是60.97万人,离散程度较大的分别是安义县、浮梁县、星子县、德安县、靖安县(如下图)。(2)人口密度离散程度分析:38个市县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是0.04万人/Km2,如下图所示,离散程度较大的县是:浮梁县、武宁县、永修县、德安县、贵溪市、奉新县、靖安县。(3)GDP总量离散程度分析:研究区的平均GDP为83.86亿元,剔除南昌市区、景德镇市区、九江市区、新余市区和鹰潭市区后

9、,剩余的27个区市县的平均GDP为48.35亿元,根据如下图所示,离散程度较大的是浮梁县、九江县、武宁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贵溪市、靖安县、万年县。所以,综合总人口、人口密度和GDP总量三个因素,与研究区域关联度较差的县有浮梁县(频度3次)、靖安县(频度3次)、武宁县(频度2次)、星子县(频度2次)、德安县(频度2次),由于星子县和德安县属鄱阳湖滨湖区,不宜剔除,浮梁县、靖安县、武宁县则在剔除之列。四、推荐方案的形成综合城镇体系及空间联系度、人口经济离散程度等内容分析,除了浮梁、武宁、靖安三县与区域整体的紧密度较低,可剔除外,其余35个县(市、区)均应属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10、范围之内,即形成推荐方案:南昌市区(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九江市区(庐山区、浔阳区)、景德镇市区(昌江区、珠山区)、鹰潭市区(月湖区)、新余市区(渝水区)、抚州市区(临川区)及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瑞昌市、星子县、德安县、永修县、湖口县、都昌县、鄱阳县、余干县、彭泽县、万年县、安义县、樟树市、丰城市、高安市、东乡县、乐平市、贵溪市、余江县,共35个县(市、区)。图2为推荐方案(为便于与其它方案比较,称为方案一)基础地理信息图。图2:推荐方案基础地理信息图五、多方案比较为了进一步论证区域范围的科学性,把推荐方案与目前学术界提出的二个代表性方案进行比较,其中方案二

11、是关于界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范围的几点意见提出的范围(附图1);方案三是国土资源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的省部共建项目“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确定的研究范围(附图2)。三个方案在范围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包含了相同的32个县(市、区),因此,他们没有本质的区别,特别是在生态系统的相对完整性上高度一致,只是在极个别县(市、区)是存在一点争议:方案二与方案一比较,多了浮梁县,少了奉新县、新余市区(渝水区)和抚州市区(临川区);方案三与方案一比较,只是少了新余市区(渝水区)。1、三个方案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整体比较三个方案的社会经济指标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方案一的人口规模、城镇水平、工业化程度,还

12、是人均GDP、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速度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基础更加牢固。所以方案一要优于方案二和方案三。表1:各方案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情况指标年末总人口非农业人口GDP(当年价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GDP主导产业产值主导产业占GDP比重单位万人万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元亿元%方案一合计1873.06594.252621.54288.711385.68947.14120071054.1640.2%产业结构11.0%52.9%36.1%占全省比重43.2%51.2%56.1%36.7%59.7%60.6%111.6%方案二合计1683.06527.262332.46255.

13、721222.46854.2711637924.3639.6%产业结构11.0%52.4%36.6%占全省比重38.8%45.4%49.9%32.5%52.7%54.6%108.1%方案三合计1792562.42440.5272.81277.7889.911639963.4739.5%产业结构11.2%52.4%36.5%占全省比重41.3%48.5%52.3%34.7%55.1%56.9%108.1%2、三个方案交通密度与连通度比较三个方案的区域交通密度和连通度见表2,方案一的线网面积密度是53.03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人口线网密度15.1公里/万人,公路网连通度为226.8,铁路面积线网

14、密度为2.4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人口线网密度0.7公里/万人,铁路路网连通度10.2,虽然有些指标要低于方案二和方案三,但从总体上看,方案一要优于方案二和方案三。表2:三个方案的区域交通密度和连通度情况表指标单位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境内公路里程公里192802064120986境内铁路里程公里868954868总人口万人127513371341区域面积(A)百平方公里363.6407.6395.4节点数(N)个202222公路面积线网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53.0350.6553.07公路人口线网密度公里/万人15.115.415.7A*N727289668699sqrt(AN)859593公路网连通度226.8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财务报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