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动能和势能》检测试题-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

上传人:x****3 文档编号:317337937 上传时间:2022-06-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动能和势能》检测试题-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动能和势能》检测试题-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动能和势能》检测试题-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动能和势能》检测试题-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动能和势能》检测试题-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动能和势能检测试题: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 一份设计良好的物理试题,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去检测学生们的物理水平!所以,还等什么呢?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动能和势能检测试题,盼望对你有用。 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动能和势能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弹性势能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橡皮泥的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B.弹簧的弹性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C.弹簧越长,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D.对于给定的弹簧来说,它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答案:D 解析:判定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假

2、设此物体发生的是塑性形变,那么此物体不具有弹性势能,A错。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D正确。弹簧有弹性而没有发生形变,那么不会有弹性势能。同样弹簧很长而没有发生形变,也不会有弹性势能。B、C错误。 2.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必须大 B.被举得高的物体,重力势能必须大 C.质量相等的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D.质量相等的物体,速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答案:C 解析:判定一个物体是否具有重力势能,关键看此物体有没有被举高,假设被举高了,那么物体具有重力势能。重力势能除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还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假

3、如被举的高度不大,重力势能不必须大,A错。被举得高的物体,假如质量较小,重力势能不必须大,B错。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速度无关,D错。 3.(2022年临沂中考题)人骑自行车下坡,速度会越来越快,在这过程中( ) A.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 B.人和车的动能增大 C.人和车的动能减小 D.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 答案:B 解析:动能的大小既与速度有关,也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除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还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被举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人骑自行车下坡时,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快,动能增大。下坡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4.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

4、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 ) A.增大动能 B.增大势能 C.增大惯性 D.减小阻力 答案:A 解析:物体的动能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两个因素确定,并且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汽车上坡前,加大油门,可以提高汽车的速度,增大车的动能;上坡时,汽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越大、转化的重力势能越大,这样更有利于爬坡,故A正确、B错;质量是确定惯性大小的因素,而汽车的质量不变,所以其惯性不变,故C错;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汽车所受阻力不变,故D错。 5.跳伞运发动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C.

5、动能、重力势能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答案:D 解析:由于运发动在空中匀速下落,质量和速度都没发生改变,故动能不变;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减小。 6.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一架飞机,正在向灾区空头物资,空投过程中,飞机的动能 和势能的改变状况是( ) A.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B.动能和势能都减小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答案:B 解析: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其速度和飞行高度都不变。空投物资过程中,飞机的总质量变小,所以飞机的动能和势能都减小。 7.(2022年荆门市中考题)有一种运动叫蹦极,如图1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

6、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发动,运发动从O点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发动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发动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发动到达的最低点,运发动从O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忽视空气阻力,那么( ) A.从O至C运发动速度始终减小 B.从O点至A点运发动机械能不守恒,从A点至C点机械能守恒 C.从O至A过程中运发动速度增大,从A至C过程中运发动速度减小 D从O至B过程中运发动速度增大,从B至C过程中运发动速度减小 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从O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大于弹性绳对运发动拉力,因此速度越来越大;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弹性绳对运发动拉力大于重力,运发动的速度起

7、先减小,到达C点时,速度为零;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因此整个过程能量守恒。 8.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 A.它的动能必须不变 B.它的重力势能必须不变 C.它的弹性势能必须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可能处于静止,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处于静止时,它的动能必须不变,重力势能也必须不变。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的动能必须不变。重力势能那么不好确定,假如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那么高度不变,重力势能必须不变;假如物体匀速上升,那么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假如物体匀速下落,那么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综上,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无论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无论沿

8、什么方向运动,它的动能必须不变。 二、填空题 9.(2022年南京中考题)如图2是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过程中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从图中可以判定:小球在a 、b 位置间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 、d 位置间的平均速度;在上升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 (选填渐渐增大渐渐减小或不变)。 答案:大于 渐渐增大 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在一样时间内,小球在ab位置间运动的路程大于小球在cd间运动的路程,所以小球在a、b位置间的平均速度大于在c、d位置间的平均速度。 (2)在上升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渐渐变大,所以小球的重力势能渐渐增大。 10.(2022年庆阳中考题)

9、如图3所示,甲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试验装置,试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遇到同一木块上。乙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试验装置,试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一样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请答复以下问题: (1)甲试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试验时,它是通过视察 ,从而判定钢球动能的大小。 (2)进展乙试验时,每一次都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一样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 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起始 一样;通过视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大小来判定小 车在不同的水平面受 的大小。从而可以推理:假如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 答案

10、:(1)速度 木块B移动的距离;(2)速度 阻力 作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1)同一钢球的质量一样,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滚下,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不同,由此可知:此试验探究的是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钢球把木块推出去的越远,钢球对木块做的功就越多,说明钢球的动能越多。(2)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小车到斜面底端的速度一样。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运动的距离越短。因此可以通过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来表达阻力的大小。假如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试验题 11.小明利用装有细沙的盒子、小桌、砝码、木块等器材,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过程如图4所示。 (1)小明通过视察什

11、么来判定重力势能的大小? (2)分析比拟甲、乙两图中的试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答案:(1)小桌陷入沙中的深度;(2)质量一样的物体,高度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3)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解析:(1)能是物体具有的做功的本事,要判定重力势能的大小,就要看物体对小桌做功的大小,即小桌陷入沙中的深度。这里运用了转换法。 (2)分析比拟甲、乙两图中的试验现象,可以看出是同一个砝码被举高的高度不同。因而得出的结论是:质量一样的物体,高度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3)视察图乙和图丙,是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被举高的高度一样。依据限制变量法,假设要探究的

12、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那么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一样。因而探究的问题是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12.小明猜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了如下两种试验方案: 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起先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拟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5甲所示)。 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起先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拟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5乙所示)。 图5 上述两种试验方案中: (1)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关系,假设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的推力 越多

13、,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 (2)小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理由是 。 答案:(1)速度 做功 越大;(2)不合理 没有限制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一样。 解析:(1)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起先下滑,目的是让小车进入水平面时有不同的速度,高度越高,速度越大。所以,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小车撞击木块,就给木块一个作用力,木块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小车就对木块做了功,这说明小车具有能。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的推力做的功越多,也就说明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越大。(2)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起先下滑,这样小车的质量不同,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也不同,有两个变量,不符合限制变量法,没法进展探究。看了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动能和势能检测试题的人还看: 1.物理学习方法大全 2.初中物理必背学问点 3.初中物理重点学问 4.初中物理必背学问 第11页 共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