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织痴造成原因一、 经纱断头原因不包括纱原纱品质及准备工用原因)1. 综框过高低,左右不平2. 开口过大过小,过早过迟3. 经纱路线过短,(后梁过前),经纱张力太大4. 后梁及停经架位置赤字高,上下层经不张力悬殊太大5. 停经架与综框距离过远过低6. 空气调节、湿度过高过低尤其麻纱反应最大)7. 剑颈、钢筘、综丝、停经片、剑带等毛糙8. 过撑位置过高,应距最低位置1mm9. 结头纱尾、飞花杂物搅入经纱10. 值车对经纱倒断头、搅头处理不良,断经后接纱结头不良;如纱尾长二、 断纬原因1. 纬纱强力过低、松捻纱、大结头、棉籽屑、飞花回丝夹附2. 络筒时强力过太、张力太大、成形不良3. 边撑太前撞筘,距离钢筘到少要有1mm的间隙三、 双纬1. 纬纱断头为主要原因,首先须减少断纬线2. 值车工不注意在断头后,未将织口内断纬拉清3. 值车工在断纬后未将开开口顺序较主合适时开车4. 纬纱断头后断纬运动未立即作用停车,而中间缺少数根或一根纬纱四、 缩纬1. 纬纱捻度过大2. 纬纱太干或太湿3. 开口不清4. 开口时间过早或过迟5. 纬纱引出张力太小6. 经纱张力不足7. 纬纱筒子有大结头、飞花、杂物附着、粗节纱造成部分开口不清。
五、 小稀路1. 筘座及卷取刺毛辊松动或腐蚀2. 经纱张力过大或过小3. 经纱上下两层纱张力相差悬殊4. 停车过久后开车时梭口未较正5. 停车后开车起动太缓慢影响打纬力主电机皮带松驰无力)六、 纬纱尾织入1. 右测经纱距离顺风管太远,废边纱未能很好夹持纱尾2. 纬纱张力太小,剑头开启时间太晚七、 稀路1. 起因均为断纬、首先须减少断纬2. 断纬卷取退卷绕装置不良八、 跳花1、 综框松动、不平或过低2、 经纱张力上下两层相差悬殊3、 浆纱过毛、开口粘滞、上浆不良引起绒球或毛羽4、 经纱有飞毛、纱尾及大结头5、 综丝头尾损断或综丝搅乱6、 部分经纱松弛或张力过低7、 开口时间不对开口过小)8、 边撑高低不标准9、 钢筘筘号过密,请核对筘号及工艺单10、 每筘纱根数过多,核对工艺单九、 蛛网1、 停经片密度大,断经后不立即停车2、 停经片间积聚飞花,运动失灵3、 开口内有飞花,纱尾,杂物4、 综丝损断5、 纬纱张力突然过大,边撑将纬纱勾断成边蛛网6、 停经片残缺、弯曲、过轻(重量)7、 一根停经片内有两根以上经纱8、 其它断经原因十、 密路1、 值车工断纬时退出布面过多或折坏布时退出布面过多。
2、 卷取部分扎着杂物、或不够润滑3、 刺毛辊、刺毛皮伤残或磨损严重4、 压布辊压力不够或弯曲5、 落布时卷布未卷紧6、 卷布辊过于光滑十一、 筘痕、方眼、布面毛糙1、上下层经纱张力相差过大2、综框不平,过高过低3、经纱张力太大太小4、后梁太低,停经架太低5、开口太大或开口不清6、开口时间太迟或过早7、浆纱过硬8、每筘经纱根数过多9、浆纱太毛、开口粘滞10、筘齿太厚或分布不均匀11、工场太干燥12、纬纱张力引出不均匀 十二、边撑疵1、边撑针号太粗或太细2、边撑针尖弯曲或损断3、边撑刺毛圈转动不灵活或磨损4、边撑位置不对5、布面张力过高或过低(经纱张力)6、纬纱张力过大7、边撑内夹有飞花、杂物、纱尾等十三、断边纱1、边撑转动不灵活或刺毛辊磨损2、边撑位置过高过低过前过后3、筘齿挤逼弯曲或松动或毛糙4、开口时间不合5、罗纹织边、开口过大过低过高过早过迟6、经纱筘幅过阔过窄7、织轴经纱过阔过窄8、纬纱引出张力过大9、边纱穿法及边纱根数不合10、经纱张力过大或过小11、织轴卷绕时边纱下陷十四、毛边、毛巾边1、纬纱引出张力过小2、边纱穿法不合规定3、 织边开口过高过低过早过迟或开口不清3、钢筘、筘齿松动或挤逼。
4、边撑位置太高、太低、太后十五、紧边、袋形布、硬边1、边纱每筘根数过多、减少后能改善2、纬纱张力过大3、边纱张力过大4、平纹改为2/2罗纹纱,多数能改善5、边纱穿法错误6、边撑太短或未用足,伸张力不足7、边撑太后8、 织轴宽度与布幅宽相差过大十六、松经、紧经1、经纱倒断头(并轴时)2、经纱两根以上有并粘、在织造时分开时紧时松3、经纱与停经片缠绕4、经纱飞纱时经过线路不良时紧时松5、坏综丝6、经纱络筒时纽结伸展松弛7、废经纱绕于织轴上压住邻纱8、经纱上有飞花球,纱尾绕在综丝和停经片处9、织轴卷绕太松而织造时经纱张力较高形成下陷10、织轴浆纱时长短不一,了机时松紧不一11、停经架距综框过远(用速度慢)12、停经片过轻、弯曲十七、簇织1、经纱开口内夹尾纱或经纱断头飞花杂物移去后形成一簇经纱被拉长2、经纱上有纽结将一簇经纱拉长3、经纱一簇减受外力被拉长十八、布边不平齐1、纬纱引出张力过小或过大不均匀2、织轴经纱过阔3、边织开口过大、过低或边织综框过后4、梭眼内有飞毛纱尾杂物十九、边蛛网1、 综丝内有纱尾、飞花等2、 纬纱张力过大、同时经纱边纱张力特别小3、 边撑位置太后4、边纱穿法不合、边纱并绞。
二十、狭窄边1、边纱根数过小2、 纬纱张力过强二十一、脱边1、边纱开口内夹有尾纱等2、边织开口时间不合二十二、绒球1、上浆率过低2、浆液配合不适宜3、上腊过多4、经纱受潮或霉烂5、经纱烘干不够6、钢筘筘齿生锈或毛糙7、停经架歪斜、或停经片过重8、经纱张力过强二十三、弯纬、弓形纬1、边撑位置过高或太后2、边撑长度不够3、边撑针号太细4、边纱张力过大过小5、边纱穿筘过密二十四、油污1、前工序精纺、络纱、浆纱时沾上2、 运输中沾上3、 修机工、挡车工手不洁4、 其它情况下沾上二十六、破洞、撕破1、 硬物或尖锐物碰撞布面或卷取刺毛辊2、 刺毛辊及布边破损3、 满布辊及布边搬运中摩擦4、 边撑刺毛圈针号过粗过细5、 布面张力过紧二十七、染色不匀1.用纱混棉不一律或混合错种类纱支2.用纱捻度差异大3.用纱稳定处理条件不一律4.用纱发霉或染油污5.浆纱时渗上腊过多6.浆纱浆料不易褪清7.部分经纱受意外磨蹭二十八、错纬1、引纬错误2、纬管色泽用错3、络纱时混入错纱支4、车工用其它机台不同纬纱二十九、异纤、飞花、杂物织入1、前段工序精纺、络纱、浆纱时沾上2、筒子纱不清洁3、布机清洁不良4、扦纬工作法不良。
5、值车工作法不良三十、阔幅、狭幅1、 筘号不适合2、 筘号错误或不准确3、 工场湿度过高或过低4、 经纱张力过小或过大5、 头份过多或过少6、 边纱每筘根数过少或筘数不足或过大7、 用错细支或粗支纬纱或纬密过疏过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