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室有毒物品备忘录介绍

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91KB
约33页
文档ID:317122946
实验室有毒物品备忘录介绍_第1页
1/33

实验室有毒物品备忘录介绍第一篇:实验室有毒物品备忘录介绍 汉中市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 有毒易爆药品备忘录 为加强水质监测实验室药品安全监管,保障水质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完善我站实验室药品管理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理》第六十七条之规定,特建立有毒易爆物品监督管理登记备忘录,现将有毒易爆药品共计四十项相关特性,存储方法,使用操作条件,罗列如下: 一、乙醇 危险特性:易制爆本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愉快的气味和灼烧味能与水、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d15.56)0.816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储存条件: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二、乙酸铵 健康危害:刺激皮肤、粘膜、眼睛、鼻腔、咽喉,损伤眼睛;高浓度刺激肺,可导致肺积水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0.02mg/l(以NH3计) 三、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健康危害: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四、硫脲 健康危害:本品反复作用时,可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有可能引起变态反应吸入本品粉尘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出现胸部不适、咳嗽等对眼有刺激性口服刺激胃肠道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嗜睡、无力、面色苍白、面部虚肿、基础代谢降低、白细胞减少等对皮肤有损害,出现皮肤瘙痒、手掌出汗、皮炎及皲裂等毒性低,刺激性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氧化硫。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五、4一氨基安替吡啉 危险特性:有毒物品,中性毒,可燃,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存贮条件:低温,通风,干燥 灭火剂:干粉,泡沫沙土,二氧化碳,雾状水 六、乙酸锌 危险特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锌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七、氯代十六烷基吡啶 危险特性:中性毒,腐蚀性强的产品,采用的是覆特氟龙膜的橡胶塞封口 操作注意:禁止产品接触未覆特氟龙膜的橡胶部分,否则胶塞会溶解,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杀菌消毒性能有刺激性 贮存:密封干燥保存 八、草酸 危险特性:低毒性又名乙二酸,是一种可以能致人死命的危险的化学物质使人体血液中的钙离子含量降低到临界水平对血液保持稳定的酸度和黏度起阻碍作用,会使人体内的酸碱度失去平衡,影响儿童,孕妇钙质吸收 存储:干燥密封保存 九、氢氧化钠 危险特性: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与NaOH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食入:应尽快用蛋白质之类的东西清洗干净口中毒物,如牛奶、酸奶等奶质物品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二氧化碳灭火器 十、锌 危险特性:属于易制爆物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存储条件:1阴凉干燥处,远离火种、热源 2.与氧化剂、胺类、硫、磷、酸碱类分储3.灭火:干粉、干砂禁用水和泡沫 十 一、磷酸二氢钠 危险特性:微毒类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受热分解释出氧化磷和氧化钠烟雾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存储条件:密封干燥保存 十 二、硫酸铜 危害特性:本品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误服引起恶心、呕吐、口内有铜腥味、胃烧灼感严重者有腹绞痛、呕血、黑便可造成严重肾损害和溶血 存储条件: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十 三、硫代硫酸钠 危害特性:高温加热后产生的二氧化硫有毒,能够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呈中强酸性,具腐蚀性。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在纯氧中点燃生成的硫化钠呈强碱性,具强腐蚀 5 性,可致人体灼伤点燃时还有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剧毒气体并且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也将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储存条件:在阴凉干燥的库房内避免曝晒、雨淋不可与酸类、氧化剂共储混运容器必须密封,防止受潮溶化 十 四、氟化钠 危害特性:能腐蚀玻璃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急性中毒:多为误服所致服后立即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休克、呼吸困难、紫绀可能于2~4小时内死亡部分患者出现荨麻疹,吞咽肌麻痹,手足抽搐或四肢肌肉痉挛 氟化钠粉尘和蒸气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可以引起皮炎慢性影响:可引起氟骨症 保存条件:密封干燥保存 十 五、硫氰酸钠 危险特性:属于高环境风险的产品慢性中毒出现甲状腺损伤,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0mg/m3 储存条件:保持容器密封.避免接触强酸类、强氧化剂置通风干燥处本品易潮解,应防潮、防水远离火种、热源远离食物 十 六、硼氢化钠 危害特性:易制爆,本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安全措施 存储条件:阴凉干燥处,远离火种、热源切忌与氧化剂、酸碱类、食用化学品等共储混运,本品强烈刺激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及皮肤吸入后,可因喉和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而致死口服腐蚀消化道 十 七、硼氢化钾 危害特性:易制爆本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及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和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水或酸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及热量,能引起燃烧 存储条件:在阴凉、干燥的库房中谨防破散、吸潮,勿与无机酸共贮混运,隔离热源和火种及易燃物品 十 八、硝酸镁 危害特性:易制爆本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存储条件:阴凉干燥处,远离火种、热源切忌与还原剂、易(可)燃物,金属粉末、硫、磷共储混运误食,饮温水、催吐 灭火:雾状水、砂土 十 九、溴酸钾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与铵盐、金属粉末、可燃物、有机物或其它易氧化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或受热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与硫酸接触容易发生爆炸能与铝、砷、铜、碳、金属硫化物、有机物、磷、硒、硫剧烈反应 存储条件:干燥隔离环境 二 十、高锰酸钾 危险特性:易制毒,易制爆本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安全措施 远离火种、热源、贮于阴凉干燥处 切忌与易(可)燃物、金属粉末、还原剂、硫、磷共储误食,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且有一定的腐蚀性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刺激皮肤后呈棕黑色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对组织有刺激性 二十一、溴酸钾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与铵盐、金属粉末、可燃物、有机物或其它易氧化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或受热易引起燃烧或爆炸与硫酸接触容易发生爆炸能与铝、砷、铜、碳、金属硫化物、有机物、磷、硒、硫剧烈反应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发生肾小管坏死和肝脏损害,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听力损害大量接触可致血压下降隔离干燥环境 二十 二、氯化钡 危险特性: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划为第6.1 类毒害品;剧毒物品 剧毒品可引起大脑及软脑膜的炎症。

中毒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同时伴有出血及水肿;抑制骨髓并引起肝脏疾患,脾硬化 经口中毒引起胃痛、恶心、呕吐、腹泻、血压升高、脉搏坚实而无规律、呼吸困难等食入0.2~0.5g可引起中毒,致死剂量为0.8~0.9g可引起大脑及软脑膜的炎症中毒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同时伴有出血及水肿;抑制骨髓并引起肝脏疾患,脾硬化经口中毒引起胃痛、恶心、呕吐、腹泻、血压升高、脉搏坚实而无规律、呼吸困难等食入0.2~0.5g可引起中毒,致死剂量为0.8~0.9g发现中毒,速服硫酸镁或硫酸钠,采取洗胃、灌肠、催吐等措施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二十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