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316628288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祝延林时下作文教学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依据考试设定的作文要求让学生远离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真实思想,去编造一些既没有血肉更缺乏灵魂的“看上去很美”的现代八股文。这种阻隔了作文与学生生活联系的作文教学带来了一个极大的弊端,便是学生对当下生活的漠视和思维触角的迟钝,把作文当作追逐高分的功利手段。那么,如何破解作文教学这个难题?我们主张,作文教学必须回归到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可是,事实上学生大多认为作文的读者无非是自己的语文老师或阅卷老师,得到的无非是几句套话评语或一个无厘头的分数。因此,学生作文要么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要么是为了应试获得高分,其后

2、果是学生不情愿甚至反感写作文。这种混沌化写作、作业化的写作、应试化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削弱甚至抑制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如何啟发和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激发他们写作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做了以下一些尝试:一、改变作文的形式,让学生明确写作有读者意识一般来说,写作或是为了审美愉悦,或是为了交际沟通,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其实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交际对象,即使是写私人日记,也有交际对象作者本人。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读者。”吕叔湘先生所言:“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就得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为了让写作目的更好地实现,作者必将考虑读者的接受态度,必须注

3、意到读者的存在,并据此进行文章主题、材料、内容甚至语气、措辞的选择,也必然会阅读、观察等,从外部获取必要的信息,以便表现立意,彰显生命的个体特性,体会到写作的价值。但学生对这一点不甚明了,于是我改变了作文的形式,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一些限定“读者”或虚拟“读者”创设情境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写作的交际对象,明白自己在跟谁说,也就知道了该说些什么,为什么写。自然就有了写作的意愿。比如日记体写作,学生就是倾诉内心的感受或想法,不必在乎什么章法、结构、模式,不必在乎什么微言大义、卒章显志,它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写作状态呈现,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淌,学生很喜欢。又如书信体写作,学生就是对收信人(不论是亲人,还是

4、陌生人;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表达自己的话语方式也就随之而改变,变得简明、连贯、得体。再比如校园广播稿写作,在细化的写作过程指导中可以将写作的程序性知识传达给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怎么写出好作文”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对大众说话,对老师、同学说话,从而感受到语言对一个人群所产生的影响力量。笔者曾让平时不善表达、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给我写一封信,有个学生竟写出了这样的文字:“我喜欢听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诵读文章,它把我带进文章的境界里,让我感觉言犹未尽;我喜欢您讲道理,深邃隽永的哲理,您用简单的故事形象地告诉了我,让我豁然开朗,心中有了勇气与力量。”按照他平时的写作水平,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在这里,

5、他已经不是在写作,而是和我交流谈心。让我们的初中生时刻关注社会和时代,更应该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网络是一个最敏感最便捷的好窗口,对初中生来说,只要运用得好,收益是很大的。当下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让人们有了更多的写作方式,譬如QQ聊天、网络论坛跟帖、博客和微博。这种基于交际需要的写作,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无限乐趣。网络可以提供为数众多的读者,让写作者和读者有一个及时沟通交流的平台,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正确的作文观:作文并非是艺术品,而是与人沟通的媒介。这样,学生的作文也回归到了真实的言语状态,尽力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我们姑且把这种方式称作读者效益。读者效应强化了学生内心深处的“读

6、者意识”。但是,我们很多的学校和家庭认识模糊,视网络为洪水猛兽,对初中生关闭网络,这无疑关闭了他们瞭望、接触时代与社会,特别是现实生活的一扇很好的窗口。是的,我们总试图教给学生正确的,但学生一旦直面错误,仍然不知道那是错误的;因为更多的情况下,初中生直接介入社会现实生活的机会毕竟有限!因为这样的认识,很多年前我就是这样要求学生的:电视新闻不能不看,报刊不能不读,每天的日记不能不写。因为这些都是培养新时代中学生的必修课。有耳窗外事不闻,有心身边情不动,这肯定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二、改变作文的目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影响读者。我们应该改变作业化、应试化的作文导向,让学生知道作文不只是为了考试,更

7、多的是为了交际、为了生活;让学生用掌握地写作本领去引导生活、干预生活、美化生活。比如:让他们向校长写建议书,提出教育教学的新建议;为家乡的发展、城市的建设提出自己的设想;为时事写评论,如腐败现象、地沟油、校园安全等话题谈看法。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要消除学生对作文天然的抵触情绪。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不会“无中生有”。其实,并不是学生真的没什么可写,除了“无中生有”外再无它法。相反,学生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阶段,能写的东西可以说俯拾即是。学生之所以觉得没什么可写,是不善于观察生活,积累材料的结果。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读者意识不强的作业性、应试性

8、作文的天然抵触情绪造成的,在必须完成要求下勉强为之的作文又怎么会有感而发呢?没有写作的内在需求而必须完成任务,那只能是编造一个故事,无病呻吟。这必然造成学生作文立意平平,行文枯燥,结果就是学生不愿意写,老师不意愿看。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只能是缘木求鱼。我曾让学生阅读一组来自社会基层的网络图片,然后再让他们对照自己的生活写一篇作文。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被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悲惨艰难的生活所震撼,为他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执着而感动,我想告诉自己和那些不珍惜生活的人,应该好好努力,好好生活。这样情动于衷、郁结其心“下笔如有神”的作文,学生感觉自己是在劝诫勉励生活中的某些人,自己的

9、文字可能改变某些人的想法,可以影响某些人的生活,写作有了明确的现实指向读者,无疑他们也就有了写作的动力。三、改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让师生成为彼此喜爱的读者。当下学生的作文大多只有一个读者自己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应成为学生喜爱的读者,把自己从单纯的指示者、指令者、评判者变成有耐心的倾听者、有眼光的欣赏者、有温度的交流者以及平等的对话者,应更多顾及到学生的情感反应,不能居高临下,不能盛气凌人,相信学生有发展自己潜能的意愿和力量,尊重学生的意见,把自由表达的空间留给学生。允许学生作文时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创造想象和求异思维,甚至对他们一些出格的言论都应当用一种爱护的、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应该

10、过分苛求,过分地要求脱离他们的年龄、身心、情感发展特征去规范他们,而是把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人看待,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把评价当作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感受到他在对知音倾诉与交流。平等而真诚的交流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感触有人分享,自己的思想有人赞同,自己的感情有人共鸣。这样,学生自然就有了强烈表达的愿望。我在学生的每篇文章后都会写下真情交流的话语,本子发下时,学生争相传阅,分享我的感悟。当然,在细化的写作过程中,“修改”不再是教师包办代替的环节,应该提高学生角色互换意识,让学生既充当作者的角色,又充当读者,进行“互评互改”,这样就很好地弥补了传统作文批阅方式的不足,能使学生互学共进,

11、提高他们的读者意识。同时因为是小组互评,既能增强学生写作时的读者意识,也可以使评价的结论更加多元,而不是囿于己见。不过互相评点可以是对文章构思的评点,可以是对句式的推敲,也可以是对其中不足的建议等等。这种推敲揣摩的过程,其实就是取长补短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情感相互影响、语言相互融合,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它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做人的态度我们要善于肯定和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实现作文立人之目的。当然,学生不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和肯定时,便会期待下一次的成功,把作文当作一种需要,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会文思泉涌,从而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更好地

12、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写出的文章自然清新,富有活力。而且彼此之间在评价别人的文章时,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读者的意识会不断增强,从而产生一种内驱力,“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四、文本解读,唤醒并强化学生写作读者意识的存在。写作是非天赋的、后天习得的技能,将优秀文章当作范文进行摹写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章,都是久经传颂的名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堪称典范,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杨绛的散文老王,刻画的是一个穷苦卑微但又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点明了人性并不因为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而改变。告诉我们“富有者不一定高尚,贫困者不一定无知。”多年以后作者

13、將郁结于心,愧怍之情,诉诸笔端,就不再是作者对老王病态的害怕,抱歉的自慰,心灵的忏悔,而是作者及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灵魂自我救赎。让读者从中体察出作者(“读者”)对不幸者关爱的呼吁。无独有偶,鲁迅的一件小事,作者突然觉得洋车夫形象高大起来,自己变得渺小,似乎榨出皮袍底下“小”来。这不仅是作者(“读者”)的自省、解剖:“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也是让读者领略“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人性之美。启发与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学生感觉作文就是对读者说话,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引导他们进入真实的写作状态。通过实践,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写作不仅有了激情,而且表达变得真实起来,充满了生活的味道、生命的活力。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