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设计指引(共10页)

上传人:1537****568 文档编号:316623394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CB板设计指引(共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PCB板设计指引(共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PCB板设计指引(共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PCB板设计指引(共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PCB板设计指引(共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CB板设计指引(共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板设计指引(共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CB设计指引1. 目的和作用1.1 规范设计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的质量。2. 适用范围1.1 XXX公司开发部的VCD、超级VCD、DVD、音响等产品。3. 责任3.1 XXX开发部的所有电子工程师、技术员及电脑绘图员等。4. 资历和培训4.1 有电子技术基础;4.2 有电脑基本操作常识;4.3 熟悉利用电脑PCB绘图软件.5. 工作指导(所有长度单位为MM)5.1 铜箔最小线宽:单面板0.3MM,双面板0.2MM,边缘铜箔最小要1.0MM5.2 铜箔最小间隙:单面板:0.3MM,双面板:0.2MM.5.3 铜箔与板边最小距离为0.5MM,元件与板边最小距离为5.0MM,焊盘与板边最

2、小距离为4.0MM。5.4 一般通孔安装元件的焊盘的大小(直径)为孔径的两倍,双面板最小为1.5MM,单面板最小为2.0MM,建议(2.5MM)。如果不能用圆形焊盘,可用腰圆形焊盘,大小如下图所示(如有标准元件库,则以标准元件库为准):焊盘长边、短边与孔的关系为:aBc0.62.81.270.72.81.520.82.81.650.92.81.741.02.81.841.12.81.945.5 电解电容不可触及发热元件,如大功率电阻,热敏电阻,变压器,散 热器等.电解电容与散热器的间隔最小为10.0MM,其它元件到散热器的间隔最小为2.0MM.5.6 大型元器件(如:变压器、直径15.0MM以

3、上的电解电容、大电流的插座等)加大铜箔及上锡面积如下图;阴影部分面积肥最小要与焊盘面积相等。5.7 螺丝孔半径5.0MM内不能有铜箔(除要求接地外)及元件.(或按结构图要求).5.8 上锡位不能有丝印油.5.9 焊盘中心距小于2.5MM的,该相邻的焊盘周边要有丝印油包裹,丝印油宽度为0.2MM(建议0.5MM).5.10 跳线不要放在IC下面或马达、电位器以及其它大体积金属外壳的元件下.5.11 在大面积PCB设计中(大约超过500CM2以上),为防止过锡炉时PCB板弯曲,应在PCB板中间留一条5至10MM宽的空隙不放元器件(可走线),以用来在过锡炉时加上防止PCB板弯曲的压条,如下图的阴影区

4、:5.12 每一粒三极管必须在丝印上标出e,c,b脚.5.13 需要过锡炉后才焊的元件,焊盘要开走锡位,方向与过锡方向相反,宽度视孔的大小为0.5MM到1.0MM。如下图:5.14 设计双面板时要注意,金属外壳的元件,插件时外壳与印制板接触的,顶层的焊盘不可开,一定要用绿油或丝印油盖住(例如两脚的晶振)。5.15 为减少焊点短路,所有的双面印制板,过孔都不开绿油窗。5.16 每一块PCB上都必须用实心箭头标出过锡炉的方向:5.17 孔洞间距离最小为1.25MM(对双面板无效)。5.18 布局时,DIP封装的IC摆放的方向必须与过锡炉的方向成垂直,不可平行,如下图;如果布局上有困难,可允许水平放

5、置IC(SOP封装的IC摆放方向与DIP相反)。5.19 布线方向为水平或垂直,由垂直转入水平要走45度进入。5.20 元件的安放为水平或垂直。5.21 丝印字符为水平或右转90度摆放。5.22 若铜箔入圆焊盘的宽度较圆焊盘的直径小时,则需加泪滴。如图:5.23 物料编码和设计编号要放在板的空位上。5.24 把没有接线的地方合理地作接地或电源用。5.25 布线尽可能短,特别注意时钟线、低电平信号线及所有高频回路布线要更短。5.26 模拟电路及数字电路的地线及供电系统要完全分开。5.27 如果印制板上有大面积地线和电源线区(面积超过500平方毫米),应局部开窗口。如图:5.28 电插印制板的定位

6、孔规定如下,阴影部分不可放元件,手插元件除外,L的范围是50330mm,H的范围是50250mm,如果小于50X50则要拼板开模方可电插,如果超过330X250则改为手插板。定位孔需在长边上。5.29 横插元件(电阻、二极管等)脚间中心,相距必须是7.5mm,10.0mm 及12.5mm。(如非必要,6.0mm亦可利用,但适用于IN4148型之二极管或1/16W电阻上。1/4W电阻由10.0mm开始)铁线脚间中心相距必须是5.0mm,7.5mm,12.5mm,15mm,17.5mm,20mm,22.5mm,25mm。 5.30 电插印制板的阻焊丝印油如下图所示:5.31 横插元件阻焊油方向:

7、(内向)5.32 直插元件阻焊油方向: (外向)5.33 电插元件孔直径: a) 横插元件孔直径为:1.1+0.1/-0.0mm b) 直插元件孔直径为:1.0+0.1/-0.0mm c) 铆钉孔直径 -2.0mm铆钉孔直径=2.25+0.1/-0.0mm -3.0mm铆钉孔直径=3.25+0.1/-0.0mm 5.34 PCB板上的散热孔,直径不可大于3.5MM 5.35 PCB上如果有12或方形12MM以上的孔,必须做一个防止焊锡流出的孔盖,如下图:(孔隙为1.0MM)5.36 电插印制板横插元件(电阻、二极管)间之最小距离X如下表: 相对位置1/16W电阻1/4W电阻跳线 X=2.83X

8、=2.83X=2.83X=2.5X=2.5X=2.5X=3.0X=3.2X=3.0X=3.2X=3.4X=3.25.37 直插元件只适用于外围尺寸或直径不大于10.5MM之元件。 5.38 直插元件孔之中心相距为2.5MM或5.0MM. 5.39 电插板直插元件间之最小间隙要符合下图X及Y的要求:ABXYA9.2B5.0不适用8.0A9.25B10.5 5.5不适用9.2A10.5 B5.0不适用A/2+3.49.2A10.5 5B10.5 A/2+0.9不适用AXA6.353.86.35A10.5A/2+0.6255.40 测试焊盘: 测试焊盘以2.0MM为标准,最小要1.3mm。开模后的测

9、试焊盘不能移动,非不得已事先要与生产部门商量。 5.41 当无维护文件时,PCB板上的保险管、保险电阻、交流220V的滤波电容、变压器等元件位置附近,面丝印上应有 符号及该元件的标称值. 5.42 交流220V电源部分的火线与中线在铜箔安全距离不小于3.0MM,交流220V线中任一PCB线或可触及点距离低压零件及壳体之间距应大于6MM,并且要加上 符号,符号下方应有“HIGH VOLTAGE DANGER”字符,强电与弱电间应用粗的丝印线分开,以警告维修人员该处为高压部分,要小心操作. 5.43 在用贴片元件的PCB板上,为了提高贴片元件的贴装准确性,PCB板上必须设有校正标记(MARKS),

10、且每一块板最少要两个标记,分别设于PCB的一组对角上,如下图:5.44 一般标记的形状有:A=(0.51.0mm)10%5.45 最常用的标记为正方形和圆形,标记部的铜箔或焊锡从标记中心方形的5mm范围内应无焊迹或图案;标记部的铜箔或焊锡从标记中心圆形的4mm范围内应无焊迹或图案。如下图:5.46 对于IC(QFP)等当引脚间距小于0.8mm时,要求在零件的单位对角加两个标记,作为该零件的校正标记,如下图所示:5.47 在一块板上有相同的多块板时,只要指定一个电路的标记或零件的标准标记后,其它电路也可以自动地移动识别标记,但是其它的电路有180角度(调头配置)时标记只限用圆形(实心或空心)。 5.48 贴片元件的间距:5.49 贴片元件与电插元件脚之间的距离,如图:5.50 SMD器件的引脚与大面积筒箔连接时,要进行热隔离处理,如下图:其中A满足5.2的要求,B最小满足5.1的要求,最大不超过焊盘宽度的三分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