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九)(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14359391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九)(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九)(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九)(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九)(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九)(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九)(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九)(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九)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i-28 Cl-35.5。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1、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医用酒精敞口久置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B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C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长时间研磨 D聚乙烯塑料产品燃烧2、“关爱生命,拥抱

2、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变的食物人类与牲口均不能食用 B为了健康大量摄入各种维生素C选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D蒸馏水比自来水纯净,青少年应长期饮用3、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淀粉是我们每天摄入较多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经淀粉酶和水的作用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B1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C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2:1D葡萄糖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水分子4、实验室里常用来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

3、是( )A B C D5、铑被用于汽车催化转化器,使氮氧化物转化成无害气体。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铑的原子序数为45 B铑的元素符号为RhC铑是一种金属元素 D一个铑原子的质量为102.96、分析以下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物质均属于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C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D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7、课本中用“加入少量H2SO4或NaOH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该实验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 B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C常温下,水的PH=7 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

4、组成8、依据下列事实,得出的观点不可靠的是( )选项事实观点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氧气的浓度不同,物质燃烧的现象不同C日常生活中铁制品易生锈,铝制品耐腐蚀铁的活动性比铝的活动性强D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9、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演示了失重条件下水球包裹泡腾片的实验。泡腾片里含有碳酸氢钠,其属于( )A酸 B碱 C盐 D有机物10、下列生产活动中的做法或安排,正确的是( )A在熟石灰改良后的土壤中,立即施用碳酸氢铵增加土壤的含氮量B野外勘察在山谷内突然降大雨,进入无

5、名山洞避雨,应先做灯火试验C除铁锈时需要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倒入容器中,再添加适量的水D利用废弃的铁制容器,放入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11、归纳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中和反应有水生成,则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使用可燃性气体前需要验纯,则使用氢气前也需要验纯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使b从溶液中析出的适宜方法是蒸发结晶C在t1时,将20 ga物质加入8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

6、质量为100 g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1时,c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2021年3月,中央财经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1)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根据图甲回答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_。(2)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固碳的一种方法是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石头(碳酸盐)。这种固

7、碳方式属于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我国研发了“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图乙),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甲醇制取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太阳能电能_能,该过程在一定条件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写出反应方程式:_。1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 (从AG中选择,填字母序号)组合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为了控制反应速率,组合发生装置应选择 (从AG中选择,填字母序号)。(3)收集气体只能选择F而不选择H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15、铁红(Fe2O3)常用

8、于油漆、油墨及橡胶工业。工业上以一定质量的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另含少量难溶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铁红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1.(1)工业上“酸浸”前常将硫铁矿烧渣先进行粉碎,其目的为 ,“酸浸”时加入的硫酸不宜过量太多,原因是 。(2)过滤1处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Fe2+、 。(3)“沉淀”过程中控制NH4HCO3用量不变,铁的沉淀率随氨水用量变化如图2所示。硫铁矿烧渣中铁元素质量 制得的铁红中铁元素质量(填“”、“”或“=”)沉淀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不宜过高,理由是 。16、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实验1:按

9、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现象】(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中,若发现进入装置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可能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分析实验】(2)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 。【拓展延伸1】实验小组同学将足量白磷放在集气瓶中,白磷能发生

10、缓慢氧化从而消耗氧气,并用压强传感器测定瓶中压强的变化,根据压强的变化来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及数据采集如图5.(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所占的体积成正比。)(3)在开始200s内压强增大,增大的原因是 【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4)用如图所示数据计算,用这种方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精确到0.1%)。【拓展延伸2】“温控保鲜”和“气调保鲜”是两类食品保鲜技术。它们通过降低温度和改变气体成分,达到抑制储藏物细胞呼吸的目的。如图6所示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5)冰箱中常用的是“气调保鲜”,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 (

11、填“富氧空气”或“富氮空气”)。(6)富氧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 (填字母)。A、1:3 B、1:4 C、1:5 D、1:617、单晶硅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在高温条件下用氢气置换四氯化硅(SiCl4)制取少量的硅。(1)计算3.4g四氯化硅完全反应制得硅的质量。(2)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处理尾气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1、A2、A3、D4、D5、D6、C7、C8、C9、C10、B11、D12、C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

12、,大气温度也在升高,趋势相同(2) 化学; 化学;CO2+3H2CH3OH+H2O(2)AC;(3)B15、(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浪费硫本或后续需要更多的氨水;(2)Fe3+、H+;(3);温度过高,浓氨水挥发,碳酸氯铵分解,使产率降低。16、(1)产生大量白烟;4P+5O22P2O5;红磷量不足(合理即可)(2)铁锈蚀消耗氧气更彻底;(3)反应放热,气体膨胀,压强增大;(4)19.7%;(5)富氮空气;(6)A。17、解:(1)设反应制得硅的质量为xSiCl4+2H2Si+4HCl170 283.4g xx=0.56g答:3.4g四氯化硅完全反应制得硅的质量为0.56g(2)用碱性溶液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