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14356069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word版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重大发现,震惊全国。众多青铜器的出土,说明古蜀国地区青铜冶铸技术十分成熟。下列属于迄今世界上最重青铜器的是()A. 纵目大面具B. 司母戊鼎C. 大立人像D. 四羊方尊2. 某同学梳理济南历史沿革时,发现济南“西周时期属齐国,称泺邑;秦朝时属济北郡,称历下邑”。由此可知,西周,秦这两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分别是()A. 分封制、行省制B. 分封制、郡县制C. 行省制、郡县制D. 行省制、分封制3. 如表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公元前141年公

2、元前136年公元前129年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18年公元前87年即皇帝位置五经博士派卫青等北击匈奴颁布“推恩令”下令铸造五铢钱崩,葬于茂陵A. 该年谱用年号纪年B. 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C. 该帝王在位35年D.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4.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国家以汉语为正音,三十岁以下的在朝官员,强令改说汉语,禁说鲜卑语。如有违反,将受到降职或者撤职的处理。孝文帝推行的这类措施()A. 促进了民族交融B. 削弱了北魏实力C. 沿袭了鲜卑习俗D. 实现了南北统一5. 太平广记载:不论士举子,皆以科举“建功树名,出将入相”。该现象始于()A. 西汉B. 隋唐C. 两宋D. 明清6. 北宋时期,

3、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说明北宋()A. 与辽保持长期的和平B. 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C. 解除统兵将领的兵权D. 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7. 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其中“第三种”指的是()A. 造纸术B. 活字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8. 如表是康熙皇帝在位时的部分大事记,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主题是() 时间大事记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1683年收复台湾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1690年派汉满工匠参与修建布达拉宫红宫1690年-1696年彻底平

4、定噶尔丹叛乱A. 强化君主专制B. 开创“康乾盛世”局面C. 实行闭关锁国D. 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9. 太平天国运动中,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A. 天朝田亩制度B. 资政新篇C. 劝世良言D. 海国图志10. 下面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部分内容,这反映出()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己为革(命)党所据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26日,课毕后阅报纸,知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A. 辛亥革命的原因B. 辛亥革命的发展C. 辛亥革命的胜利D. 北伐战争的进程11. 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

5、装力量的重要性。为此,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打响第一枪的起义是()A. 武昌起义B. 南昌起义C. 广州起义D. 秋收起义12. 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方农民支援前线。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片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是一个重要原因是()A. 民众的大力支援B. 解放军作战勇敢C. 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D. 党中央指挥正确13. 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山东省商河县籍部分革命

6、烈士名录。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张书禄(1933-1952)付其河(19271952)宋学多(1928-1953)马尚祥(1927-1952)信维杨(1933-1953)刚守兰(19211953)A. 北伐战争B. 抗日战争C. 解放战争D. 抗美援朝14. 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一2022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22年的是()A.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1大学三个代表C. 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D. 中国梦两个一百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5. 外交是国内政

7、治活动的延续,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的标志是()A.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6.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回顾历史,50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 东方红一号B. 神舟一号C. 神舟五号D. 神舟七号17. 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果与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 梵文古代中国B. 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C. 金字塔古代埃及D. 种姓制

8、度古巴比伦18. 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如图)社会统治情况的是()A.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 “条条大路通罗马”C.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D.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19.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西方,当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先后驶向万顷波涛的时候,为他们导航的,不仅有指南针,而且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和地理学。这段话强调的是()A. 哥伦布等人也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B.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 指南针是哥伦布等人进行远洋航海的动力D. 文艺复兴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20. 下面是某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板书图。据此推测,

9、此次教学活动的内容应该是()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C. 法国大革命D. 日本明治维新21. “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马克思的学说”诞生的标志是()A. 宪章运动的开展B. 资本论的出版C. 共产党宣言发表D. 苏联的建立22.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重要原因是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解救英军诺曼底登陆A. B. C. D. 23. “在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

10、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北约”“华约”建立D. 欧洲联盟的成立24.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以下是投票情况(部分)。这表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是()大洲投赞成票的国家占赞成票总数比重亚洲缅甸等19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12个)68.42%非洲加纳等26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24个)拉丁美洲智利等7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2个)A. 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发展B. 欧洲走上联

11、合之路C. 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全部主权D.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5. 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声音”主要包括()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反对美国遏制中国寻求与他国结盟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A. B. C. 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图:(1) 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A和终点B。“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

12、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课标解读(2)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两例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史实。 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3) 根据材料三回答清朝的对外政策。并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趋

13、势。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时期或节点(1) 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任务。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A、B时期的主要任务。结合所学,说明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完成的历史使命。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问题,党都能实现自身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在面临严重的困难局面时,党召开了两次会议,及时纠正“左”倾错误,确立了新的领导核心,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摘编自学习强国(2) 材料二中“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两次会议”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实现了怎样的“历史性转折”。 材料三:大革命

14、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年美国内战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摘自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材(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及其产生的影响。(2) 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确定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商朝铸造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故选:B。本题考查青铜器,知道迄今世界上最重青铜器的是司母戊鼎。本题考查青铜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