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教育尝试——论性别教育教育理论论文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13108743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新的教育尝试——论性别教育教育理论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新的教育尝试——论性别教育教育理论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新的教育尝试——论性别教育教育理论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种新的教育尝试——论性别教育教育理论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种新的教育尝试——论性别教育教育理论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种新的教育尝试——论性别教育教育理论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的教育尝试——论性别教育教育理论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种新的教育尝试论性别教育_教育理论论文论文摘要:社会性别理论针对传统性别理论尤其是男权制理论的生理决定论即两性差异是生理因素自然形成的,因而天经地义永不改变提出两性差异虽受生理因素影响,但更多地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地建构起来的,不是永不改变的。利用高校这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平台进行先进的社会性别教育,有助于改变人们潜意识中的两性刻板印象,给两性尤其是女性提供多种选择,使两性关系朝着和谐文明的方向发展。 论文关键词:性别教育;生理性别;社会性别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推动下,西方高等教育界迅速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女性学或社会性别学。中国自20世纪8

2、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主动融入全球化大潮,社会生活各方面开始与国际接轨。尤其是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以后,西方女性主义各种思潮、“女性学”或“女性与社会性别学”、“性别化的人生”等之类的新学科被迅速传播、介绍到中国。很快,相同的学科也开始在中国一些大学里开设。2005年,由笔者主持在中国农业大学开设了“女性与社会性别学”全校选修课,尝试进行了一种新的、科学的、先进的性别教育。何谓“社会性别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社会性别的学科。那么,又何谓“性别”?从字面来看,就是男性与女性的差别及其表现。有人会说,这难道还需要绞尽脑汁去研究?一看生殖器不就明白是男还是女了吗!是的,男人与女人生

3、理上的差异从外生殖器上看一目了然。然而,男人与女人在社会分工、社会角色、社会地位、行为规范、心理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恐怕就不那么容易说清楚了,尤其是后者这种差异是怎么形成的?与生理差异是什么关系?怎么看待和评价这种差异?这种差异对女性造成了怎样的后果?男人与女人到底怎样相处才是既和谐又文明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我们平时很少思考的。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第一次上课时,学生们对我提出的两个问题的回答。 (1)你认为男女大学生各适合学什么专业? (2)写出你在恋爱时,对未来配偶的希望,希望他或她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三种品质,按顺序排列。 根据收上来的答卷总结分析,关于第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认为:男大学生

4、适合学习理工科类,诸如数学、物理、机械工程、建筑、地质等,以及文科方面偏重理论的哲学、经济学等;女大学生则适合学习文艺类,诸如语言、文学、表演、教育、服装设计等。大部分学生的回答反映了“好象男女学生有某种固定偏好”这个看法,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回答说“凭个人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专业”。关于第二个问题,大部分女同学对未来配偶的品格要求是:责任感、幽默感、善良;而男学生对未来配偶的品格要求是:温柔、善良、责任感。可见,女性选择男性朋友时,占第一位的重要品质是与社会有着紧密联系的“责任感”;男性选择女性朋友时,占第一位的重要品质是与个人感情有紧密联系的“温柔”。如果倒过来说希望男性温柔、女性富有责任感,恐怕

5、大家不会接受。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倒过来呢?两性气质就必须分化对立吗?这种分化,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表现,虽然带有明显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的“男尊女卑”、“男优女劣”不再有公开的市场,但“男强女弱”、“男刚女柔”、“男外女内”、“男公女私”、“男主女从”、“男将女兵”、“男才女貌”等仍存在于人们的认识和心理。许多人认为这种两性差异是正常的甚至是天经地义的,很少反思和怀疑过。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未加反省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女性主义者正是在对传统性别主义即生理决定论的反思和批判基础上,提出了振聋发聩的社会性别理论。 男女两性既有生物属性上的差别,也有社会属性上的差别。对于前者人们一般容易理解,因为

6、它是由遗传和生物学因素决定的,而且永远不会自动改变。而对于后者的认识却复杂得多,它到底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还是由后天的社会因素决定的?分歧较大。古今中外传统的性别主义都认为:女性天生智力和体力都不如男人,决定了两性的关系和地位是男主女从、男尊女卑女性不能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关系、人格和地位。西方的主流派文化基督教文化就声称:从人类起源看女人是上帝认为男人“独居不好”,于是用男人亚当的一条肋骨创造出来给男人做伴的。因此,女人天生是男人的一部分和附庸,不是完整的人,应该处于受男性奴役的地位。18世纪西方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提出妇女因为天生体力比男人弱,决定了她们不能独立,只能取悦和从属于男人

7、:“妇女因为体力不如男人,所以应该是软弱的和被动的,从而推论说女人生来就是为了取悦男人,服从男人,所以她的责任就是尽量迎合她的主人,这就是她生存的伟大目的。”中国的传统性别主义也如出一辙,在秦汉问,儒家借用周易中的乾坤正位说,把乾与天、阳、男、君、父并列,居上;坤与地、阴、女、臣、子并列,居下。认为乾坤正位、天尊地卑、阳主阴次是宇宙最基本的秩序;若乾坤错位、阴阳颠倒、天翻地覆,必会导致大难。故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两性关系是先天注定的,从哲学本体论高度论证了男尊女卑的天然合理性。 在受教育方面,中外传统性别主义都鼓吹男优女劣或男智女愚天生论,认为女性天生没有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故应对两性进行分离的

8、扶阳抑阴的性别歧视教育。包括:在教育内容上,只对男子进行正规的学校教育一为其提供将来参加社会工作作准备的各种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而对女子进行非正规的家庭教育一为其提供将来承担家庭角色作准备的遵从女德、取悦男性及操持家务的家政教育;在教育目标和结果上。追求将两性分别塑造成符合传统社会要求的性别角色,即将男性塑造成高贵的、主控的社会角色将女性塑造成卑弱的、从属于男性的家庭角色。在社会分工方面,中外传统性别主义鼓吹生理差异决定男公女私、男外女内。他们认为由于女性的生育本能、体力弱、多愁善感、缺乏理性等决定了其位置在生育、家庭、情感等私人领域;而男人的不生育、强壮、坚强、理智等决定了其位置在政治、

9、军事、科学等公共领域。因此女性应该以家庭为主,男性要以事业为主;女性的天职是母亲,参加社会工作是不务正业,参政更是越位。西方哲学家从古代的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康德、卢梭、黑格尔,都一脉相承地认为,女性天生缺乏理性,不适合参政。因为政治领域靠理性运行,女性无此能力;而男人天生有理性,故优越于女人,因此,女人应该服从男性的统治。中国的传统性别主义也认为两性的生理差异决定了最合理的性别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内”:“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女性尤其不可参政,否则会祸国殃民,倾城倾国:“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商朝的灭亡就是因为“惟妇言是用”,即商纣王太听女人的话。在性格气质方面,中外传统性别主义强调男女的

10、体力差异决定了男刚女柔、男强女弱,男性要坚强、独立、勇敢、进取、积极、主动,女性则应柔弱、依顺、怯懦、保守、消极、被动等。以上传统性别主义对两性的所有规范都是等级制的、不平等的、刻板的,男性在各方面都比女性处于更优越的位置,其所有的价值也被认为高于女性的价值。但它们在千百年来被视为金科玉律而畅行无阻,关键在于其宣扬生理决定论的迷惑性,将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等同于社会差异或社会不平等,也即将两性之间的社会不平等自然化、合理化,甚至科学化。更严重的是其通过家庭、学校教育、社会习俗、社会分工、文艺作品、媒体等各种途径,润物细无声地内化成了人们共同的社会心理和集体无意识,使得不仅一般的社会观念认为男女的

11、上述不平等是天经地义的,连许多女性也对此认同,将这种不平等视为先天的命定,放弃自我,不思改变。因此,这种生理决定论是阻碍女性解放的最大思想障碍。 20世纪6070年代,女性主义者通过反省此前的妇女解放运动,认识到要真正实现女性解放,不仅需要争取法律上的男女权益平等,更需要彻底改变传统性别主义文化,以清除女性解放的深层次障碍。她们当时在后现代主义的启发下,认识到传统性别主义是一种本质主义哲学。所谓本质主义哲学就是假设世界、事物预先存在一个无法改变的本质,它是世界的终极基础,万事万物皆源于此,又复归于此,人只要去发现、认识这一本质就是了。而后现代主义认为,事物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先天的、不变的根本性

12、特征或本质,一切都是变动的、不确定的,而且与主体状况相联系,意义只存在于解释者的解释中。女性主义者借用这一理论提出也没有什么所谓永恒不变的女性气质,“但是,抽象的概念论今天已经没有市场了,不论是生物学还是社会学都不承认存在着决定某些特性的固定不变本质,而人们曾经一度认为,女人、犹太人或黑人应当具备这些特性。从科学角度上讲,在某种程度上任何特性都是取决于处境的一种反应。如今之所以不再有女性气质,是因为它从来没有存在过。不接受永恒的女性气质、黑人的灵魂和犹太人的性格这类观念,并不等于否认犹太人、黑人和女人在今天的存在。”如果说法国女性主义泰斗波伏娃在上述论述中已经蕴涵了社会性别思想,那么,1975

13、年,美国人类学家鲁宾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性别概念,则标志着社会性别理论的正式形成。其核心观点是:人的性别可分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前者是指男女天生的生物差异,后者则是指由社会性别制度和代表它的性别文化后天建构成的男女之间在群体特征、行为方式、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社会差异或不平等。前者是与生俱来的,恒定不变的;后者则是人为的,是可以重构的。而且前者不必然导致后者,因为生物学上的性别差异仅仅说明女人不同于男人,而不能证明女人不如男人,因此就应该从属于男人,更不足以形成男女之间如此巨大的社会差异或不平等。故生理不能决定女性的命运,男女的社会性别即上述社会差异或不平等,并

14、非天经地义,是可以通过改变性别文化而改变的。从此,社会性别概念成为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和批判性别本质主义的有力武器。 女性主义者认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种不隶属于经济制度,而是与经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社会性别制度,这套制度使女性从属于男性。那么,如何理解这种带有独立性、不平等性的社会性别制度呢?尤其是如何理解它与人类的生物属性、与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二者之间的关系?它为什么长期存在?笔者认为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是社会性别理论能否站住脚的关键。也是说明社会性别理论不同于并先进于其他解释两性差异理论的地方。 首先,女性主义者并不否认生理差异(两性生理差异概括说有染色体、荷尔蒙、内外生殖

15、器、脑结构一一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对两性特征的影响,如男人在体力和身高方面普遍强于、高于女人,女人要生育、哺乳等,导致了男主外女主内、男刚女柔等差异,但男女天生并没有性别认同。据心理学家研究,人类大概三岁左右时才有自我意识、性别意识,所以男女更多地是在成长过程通过接受社会文化习俗而性别化的。在这方面,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通过自己在三个原始部落长期深入的考察研究提供了实证案例。这三个原始部落虽然相隔不远,都坐落在方圆100英里以内,但男女的特征、作用、性别规范、行为方式却随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而迥异。在第一个部落阿拉佩什人中,男女两性的行为方式都是传统的

16、“女性化的”无论男女都顺从、合作,易于为他人的需求服务,性要求也都不强烈;在第二个部落蒙杜古马人中,男女两性的行为方式都是男性化的无论男女都残忍暴戾,性欲旺盛,即便女性之间也充满了猜忌与敌意;而最令人倍感意外的是第三个部落德昌布利人,尽管是男女有别,却呈现一种完全与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相悖的两性状态:女性在社会中居主导地位,从事捕鱼、编织,性欲旺盛,在性活动中主动;男性则依赖性强,关心的是他们的精美服饰,漂亮面具,易于情绪紧张,多愁善感。米德由此得出结论,我们惯常定义的男女性别都是社会文化所致。一个新生儿可以稳定、自然地发展为女性特征的阿拉佩什人,也可以发展为男性特征的蒙杜古马人,也可以发展为性别特征与我们社会文化标准截然相反的德昌布利人,这足以说明,社会性别并不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人类的生理性别中蕴藏着导致不同社会性别的潜能,只是一个文化一旦将性别差异“理想范式”标准化,规定为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刻板模式,我们习以为常的男女性别差异就这样被塑造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