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作文650字:乌毡帽 过去我们绍兴的农夫都爱戴毡帽,因此鲁迅小说中所写到的农夫,只要是戴帽的,肯定是毡帽如鲁迅写少年闰土外貌的第一句话就是“头戴小毡帽……”另外也有些文章,把毡帽当作农夫的代称像《粜米》中写到的:那些戴旧毡帽的……”指的就是粜米的农夫因此毡帽可说是绍兴农夫的标记毡帽是锅底形,一般是黑色的,所以也称“乌毡帽”制毡帽的主要原料是羊毛,特别厚,雨水又打不进,还可以隔热冬天戴了温煦,夏天戴了凉快它还有不少用处,例如没有凳子,就顺手摘了帽子,垫在屁股下面,松软舒适,不脏裤子假如你买东西忘了带篮子,就可以摘下帽子盛东西据说毡帽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古时候,有一批猎人到深山去打猎,他们人多力气大,刺伤了一只老虎,这畜生怒吼着走了猎人赶到虎穴里,发觉老虎已经断气,倒在地上,它那宠大的身躯下铺着厚厚的羊毛,像一条毯子,但是比毯子厚多了在老虎睡过的地方,深深地陷了进去,变成了锅底形后来,猎人们就仿照它的样子,用羊毛造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觉得又温煦又舒适,这就是最早的毡帽乌毡帽是我们绍兴农夫传统性的帽子过去,几乎全部劳动人民都喜爱戴但是现在青年农夫戴乌毡帽的慢慢少了,因为他们觉得不够美观。
我想乌毡帽有这么多好处,假如能设法改进一下,既保持传统特色,又美观大方该多好啊! 【简评】这篇状物文章一起先就很新颖,小作者从鲁迅著作和课文《粜米》来写出“毡帽可说是绍兴农夫的标记”,这不但使读者一起先对写毡帽就产生了亲切感,而且还使读者理解为什么很多到绍兴的中外旅游者要拍一幅头戴乌毡帽的彩照作留念文章写了乌毡帽的形态、颜色、用处和来历,或详或略,生动形象写用处富有生活气息,写来历更耐人寻味结尾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思索题,这传统的乌毡帽应怎样“改革”,以适应快速富有起来的新农夫的须要呢? 初一作文为你而选: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