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秋冬教师红色基因向国旗敬礼班会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7653409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秋冬教师红色基因向国旗敬礼班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校秋冬教师红色基因向国旗敬礼班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校秋冬教师红色基因向国旗敬礼班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校秋冬教师红色基因向国旗敬礼班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校秋冬教师红色基因向国旗敬礼班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秋冬教师红色基因向国旗敬礼班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秋冬教师红色基因向国旗敬礼班会(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扬光荣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汇 报 人 :XXX1正确处理红色基因传承的三大原则性问题2切实做好传承红色基因的三项基础性工作3着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的三大科学化体系4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向纵深发展正确处理红色基因传承的三大原则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原则性问题上,也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胸怀大局、理顺关系、主动出击,找准传承红色基因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正确处理红色基因传承的三大原则性问题处理好红色基因的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01020304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密码,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红色基因

2、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政治本色、精神面貌等,彰显着鲜明的党性,特别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红色基因又是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着深厚的人民性。在传承红色基因过程中,必须要站在全党和全体人民的立场上,坚持红色基因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坚决反对各种将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和碎片化的错误倾向。正确处理红色基因传承的三大原则性问题红色基因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高度统一。红色基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事求是、自强不息等思想精髓的继承和延续,因而红色基因蕴藏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红色基因又是在马克思主义

3、中国化,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时代发展中,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时代传承和弘扬创新。在传承红色基因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坚决反对数典忘祖、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正确处理红色基因传承的三大原则性问题p红色基因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构成因子,是先进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p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力量源泉。p红色基因也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奋进中,不断凝聚改革共识,吸收实践智慧,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p在传承红色基因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先进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 - ,坚持科学的文化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4、不断激发红色基因的发展活力,使红色基因永立时代潮头。处理好红色基因的先进性与开放性的关系切实做好传承红色基因的三项基础性工作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也必须切实做好基础工作,确保红色基因不变色、不走样、不滞后,不断增强红色基因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吸引力。切实做好传承红色基因的三项基础性工作不断加强红色基因的基础理论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红色基因的研究迅速升温,某些方面的研究很有特色并取得突出成绩,但总体而言红色基因的基础理论研究仍然需要不断提升加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立足新时代对红色基因进行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01对红色基因的历史演进及其内在规

5、律的总结;02新中国成立70年来红色基因的发展与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揭示;03对对当下文化自信中红色基因的传承创新研究,特别是要彰显红色基因传承对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切实做好传承红色基因的三项基础性工作不断改迸紅色基因的宣佶教育作加强红色基因的宣传教育是做好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传承红色基因的基础工作。为此,我们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掌握红色基因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创新理念和手段,把红色基因的宣传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挖掘利用红色资源,依托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增强阵地意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以激发全社会团

6、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切实做好传承红色基因的三项基础性工作不断推动红色基因的形式载体创新红色基因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的观念意识形态,它只有通过:定的形式和载体,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传承。按照红色基因的存在表现形式可归纳为:革命遗址、旧居、文物、文献等物质形态;革命精神、事迹、故事以及红色文艺等非物质形态。要实现红色基因的有效传承,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红色基因的形式载体创新。切实做好传承红色基因的三项基础性工作01创新表现形式。倡导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式方法,增强凝聚力;02要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举办纪念活动;0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进博物馆、纪念馆等免费开放;04繁荣文

7、化创作,倡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理论深厚的红色文艺产品。着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的三大科学化体系新时代只有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才能真正传承好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着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的三大科学化体系丰富完善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想教育体系p把红色基因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丰富完善红色基因思想教育体系,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应有之义,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现实需要。p我们必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切实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

8、作,把传承红色基因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机结合起来p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着力推动红色基因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进单位、进基层、进社区,不断升华社会全体成员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全国各族人民的血脉之中。着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的三大科学化体系探索构建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养成体系构建红色基因的实践养成体系,能够使红色基因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n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系统性、针对性的红色基因实践养成理念。n要立足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不断探索构建以党的主张为引领、自主学习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依托

9、、社会实践为延伸的实践养成新模式。n要建立红色基因实践养成激励、联动、反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完善红色基因实践养成的基础条件。着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的三大科学化体系传承红色基因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确保红色基因的科学有效传承。建立健全传承红色基因的制度保障体系u要始终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u要认真制定红色基因保护和传承的相关政策法规,把传承红色基因落实到社会治理中,让传承红色基因有章可循。u要建立合理的传承红色基因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而让红色基因与时俱进地传承

10、下去。推 动 红 色 基 因 传 承 向 纵 深 发 展不仅是我军成长壮大的“传家宝”,还是一面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价值之镜。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向纵深发展,可以为新时代强军事业提供政治滋养和精神动力。红色基因推 动 红 色 基 因 传 承 向 纵 深 发 展在“学思悟”中固初心01追根溯源才能深化认同,明悟初心才能坚守初心。红色基因不仅要写进教科书、陈列在荣誉室,更应入脑入心,成为滋养官兵心灵的营养剂。它是从感性向理性的认识升华、由外在向内化的精神拓展,常咂长悟、加钢淬火方能烙进灵魂、融入血脉。这就需要引导官兵持续从红色历史传统中找寻“根与魂” ,在以先烈先辈为镜、传承优良革命传统中补足精神之“

11、钙”,清除思想杂质,不断提升思想站位、明确标准定位,自觉秉承先烈之志,做红色基因的忠实传承者、坚定实践者。推 动 红 色 基 因 传 承 向 纵 深 发 展教育之要,在于奔活思想去;教育之效 ,在于解决现实问题。传承红色基因,思想底数摸得越清,就越能找到症结、立起靶标;现实问题抓得越准,就越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就需要紧密结合当前部队转型发展实际和官兵思想现状,坚持问题导向,着重对与打仗要求不符的“和平病”“和平套路” 等问题拉单列表、具体画像、深挖根源,以自我革命精神反思检视、纠治整改,特别对那些难改的老毛病要攻坚克难、持续用力,-抓到底、抓出成效,不断激发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气,锻造出新时代革命军人敢于亮剑、不怕牺牲的“精神利刃”。在“除积弊”中砺血性02推 动 红 色 基 因 传 承 向 纵 深 发 展传承红色基因,各级领导干部既是实践者也是引领者,要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当好革命传统的擎旗人、时代新人的塑魂者,带头防止和克服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实效、重部署轻落实等现象,杜绝脱离实际、脱离官兵等形式主义的做法。强化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增强改革创新精神,主动适应体制机制、使命任务、主体对象和官兵认知特点等新变化,用活用好信息X络、典型示范、文化熏陶等手段,让红色基因传承接地气聚人气、有温度显情怀。在“转作风”中促深化03汇 报 人 :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党政/军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