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307158123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0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 年)(修编)二。一八年四月精品文档目 录一、发展基础1(一)资源条件1(二)发展环境2二、总体要求4(一)指导思想4(二)基本原则5(三)发展目标6三、场址布局6(一)布局原贝1! 7(二)布局规划7四、项目建设1.7(一)开发时序1.7(二)电网配套1.8五、产业发展 2.0(一)推动风电技术进步 200(二)促进装备制造业做强做大 21(三)完善开发月艮务体系 22六、环境保护22(一)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22(二)环境影响评价25(三)环境保护要求 26七、投资和效益估算27(一)投资估算 27(二)效益估算 27八、组织实施27(一)力口强

2、统筹协调 27(二)落实扶持政策 28(三)创新监管方式29(四)加强实施评估29附表:广东省海上风电规划场址表30附图:广东省海上风电规划场址分布图(2017-2030年)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相对较高、技术相 对高端的特点,是新能源发展的前沿领域,是我省可再生能源中 最具规模化发展潜力的领域。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 五”规划、国家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能源发展 “十三五”规划等相关规划,结合我省海上风电发展实际,对 2012年印发的广东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进行修编,制定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 (2017-2030年)(修编)。规划年限为2017 年到2030年,

3、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规划范围包括离 岸距离不少于10公里、水深50米内的近海海域。一、发展基础(一)资源条件。我省拥有4114公里海岸线和41.93万平方公里辽阔海域, 港 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沿海处于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 气候区,冬、夏季季候风特征十分明显。冬季风出现在 11月到翌 年3月,沿海被大陆性极地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流比较 干冷;夏季风发生在 4月到10月,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 盛行偏南风,气流比较湿暖。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我省 特殊的风能资源分布特点,全省近海海域风能资源理论总储虽约 为1亿千瓦,实际可开发容虽需综合考虑海洋功能区划、海洋

4、生 态保护、港口通航、海底光缆及油气管道布置、军事设施影响等 多方面因素确定。我省沿海海面100米高度层年平均风速可达 7米/秒以上,并 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在离岸略远的粤东海域,年平均风速 可达8-9米/秒或以上;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200瓦/平方米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 300瓦/平方米以上, 粤东海域甚至可到 750瓦/平方米。粤东海域风功率密度等级可达 5-6级,粤西、珠三角海域为 3-4级,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自近 岸向海中递增的趋势。 全省海域大于等于 3米/秒的风速全年出现 时间约7200-8200小时,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白分率可达82%-93%可利用有效风

5、速小时数较高。风向频率和风能密度的方向分布主 要集中在 NNE(东北偏北)ENE(东北偏东)方向上。综合湍流 强度、强风湍流强度(三15米/秒)和主导风向湍流强度(NNEENE) 一般不超过0.10 ,湍流强度较低。我省沿海平均风速较大,风功 率密度和风能利用小时数较高,湍流强度较低,风能资源丰富、 品质较好。同时,我省也是我国热带气旋影响最为频繁的省份,登陆的 热带气旋超过登陆我国热带气旋总数的40%热带气旋对海上风电场有利有弊,当热带气旋的风速较低时,会带来很好的满负荷发 电收益;当强烈热带气旋风速较高时会对风电机组安全造成一定 的影响,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应予以足够重视。(二)发展环境。1.

6、 发展现状。全球能源转型的基本趋势是实现化石能源体系向低碳能源体 系的转变,最终进入以新能源为主的绿色低碳能源时代。巴黎协定签约国中90姒上的国家都设定了新能源发展目标,尤其是欧洲,已将海上风电作为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截至2016年,全世界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虽1438万千瓦,其中英国516万千瓦,德国411万千瓦,逐步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亚洲和北美快速跟进的格局。预计到 2020年底,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虽可达4000万千瓦。“十二五”时期,我国新能源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海上 风电是其中的重要领域。国家组织沿海各省(市)编制海上风电 发展规划,推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制定了海上风电标杆电价、

7、全额保障收购等政策体系,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国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虽 148万千瓦,其中江苏 112万千 瓦、上海30万千瓦、福建 6万千瓦。“十二五”以来,我省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开发。2016年我省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一一珠海桂山海上风电项目12万千瓦获核准开工建设,目前还有一批海上风电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工作。但 由于各方对发展海上风电的认识不统一,以及海上风电开发成本 较高等原因,我省“十二五”期间海上风电开发未达预期,总体 进展缓慢,离2012年国家能源局批复的广东省海上风电场工程 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差距较大。2. 机遇与挑战。发展机遇全球能源转型为海上风电发展提供了广阔

8、市场空间。当前,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与常规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将是能源发展的 基本趋势,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主流方向。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宏观政策环境为海上风电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我省是能源 消费大省,能源结构仍以煤、油等化石能源为主,面临巨大的资 源和环境压力,发展海上风电等新能源是我省能源结构优化转型 的迫切要求。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 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我省到2020年全社会用电虽中非水可再生 能源电力消纳虽比重达到 7% (我省2016年的占比只有1.9%), 为实现该目标,我省必须加快发展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体制改革为海上风电发

9、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新一轮电力 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现代竞争性电力市场,逐步放开发用电计 划、建立优先发电制度。在新的电力体制条件下,扩大可再生能 源消纳市场,有利于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和公平参与市场 交易。面临挑战经济性是制约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电力相比,海上风电的发电成本仍较高,项目单位千瓦投资约2万元。目前我国近海风电实行统一电价0.85元/千瓦时,一些风能资源相对差的海域预期投资收益不甚理想。海上风电对设备和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海上风电机组需要攻 克抗台风、防盐雾腐蚀等技术挑战,且海上风电施工需要专业施 工队伍和施工船舶,对施工有较高的要求。海上风电涉及面广导致前期

10、工作时间较长。海上风电项目选 址和建设涉及海洋、海事、航运、军事等多方面,选址和建设不 确定因素多,程序相对复杂,前期工作需时较长。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遵 循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发展战略,顺应全球能源 转型大趋势,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合理规划布局我省 海上风电场址,近期重点开发建设近海浅水区海上风电,根据海 上风电技术发展水平逐步合理开发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实现海 上风电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开发,努力提高非水可再生能源 电力消纳在全省全社会用电虽中的比重。积极推动技术进步和产 业升级,以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带动风电装

11、备及服务业发展,以 龙头企业为依托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将我省海上风电产业打造成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二)基本原则。1.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 用。支持综合实力强、有开发经验的风电开发企业参与我省海上 风电开发。省发展改革、海洋与渔业等部门要提前介入、主动作 为,简化审批程序,创新监管方式,落实扶持政策,及时研究解 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实现海上风 电快速发展。2. 坚持规模化与集约化开发相统一。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对已开展测风等前期工作的项目,鼓 励通过与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组建联合体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整

12、 合;对尚未配置的场址资源,选取综合实力强的企业集中连片开 发,打造若干个白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集约化开发海上风电,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共建共用陆上集控中心、运营维护基地、 送出工程等公用基础设施,降低海上风电工程总体造价,节约、 集约使用海域和岸线资源。3. 坚持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有效衔接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生态红 线、海岛保护规划、沿海航道规划、锚地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军事设施布局等相关方面,统筹考虑开发强度和资源承载能 力,合理布局、有序开发海上风电。落实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生态 环境监测和保护措施,实现海洋开发和海洋保护双赢。4. 坚持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相

13、促进。通过海上风能资源规模化开发,带动风电产业和装备制造骨 干企业做强、做大,提高海上风电产业研发制造水平和系统集成 能力。通过风电技术进步、装备制造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更好 地支撑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底,开工建设海上风电装机容虽 1200万千瓦 以上,其中建成投产 200万千瓦以上,初步建成海上风电研发、 装备制造和运营维护基地,设备研发、制造和服务水平达到国内 领先水平。到2030年底,建成投产海上风电装机容虽约3000万千瓦,形成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海工施工及相关服务业协 调发展的海上风电产业体系,海上风电设备研发、制造和服务水 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省

14、海上风电产业成为国际竞争力强的优 势产业之一。三、场址布局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工作大纲的 通知和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合理布局海上风电场址。(一)布局原则。1. 风能资源条件良好。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大于 7.5米/ 秒,年平均风功率密度A 400瓦/平方米,主导风向频率在 30加 上且比较稳定的海区。2. 满足“双十”要求。 海上风电场址原则上应布局在离岸不 少于10公里、滩涂宽度超过10公里时水深不得少于 10米的海域。3. 集约节约用海。单个海上风电场规划装机容虽根据风电场外缘边线包络海域面积按照每10万千瓦16平方公里以内确定。4. 避开重要、敏感、脆弱生态区

15、域以及划定的海洋生态红线 限制区域。场址布局应符合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功能区划 等,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满足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禁止开 发利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限制区域和无居民海岛,避开航道、锚地和禁航区,避开通信、电力、油气等海底管线的保护范围以 及军事设施涉及的范围。严格限制无居民海岛风电建设。5. 规模化开发。场址应具备成片开发的条件,可以利用共用 施工基地和运维基地,避免零散开发。陆上设施功能布局和用地 安排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岸线规划等。6 .并网条件较好。场址尽虽靠近合适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或电 网,送出海缆距岸较近,规划容虽较大的海上风电场送出海缆路 由应相对集中。(二)布局规划。根据风能资源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建设条件、产业基地配套 和项目经济性等因素,全省规划海上风电场址23个,总装机容虽6685万千瓦。包括:近海浅水区(35米水深以内)海上风电场址15个,装机容虽985万千瓦,其中粤东海域 415万千瓦,珠三角 海域150万千瓦,粤西海域 420万千瓦;近海深水区 (35-50米水 深)规划海上风电场址 8个,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