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修复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05507371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修复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道路修复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道路修复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道路修复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道路修复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修复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修复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井江镇道路修复改造工程 S-02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概述1.1项目背景崇州市鸡冠山公路起于崇州市怀远镇镇区,与S106相接,止于鸡冠山景区老山门巴栗坪,是由崇州市区通往鸡冠山景区的唯一通道。本次设计的崇州市鸡冠山公路(文井江至鸡冠山乡段),路线全长6.681公里,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崇州市鸡冠山公路(怀鸡段)于本世纪初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改造为水泥砼路面,受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影响,道路受损严重。2008年9月由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成都市交通发展研究院完成了崇州市鸡冠山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怀远苟家)一阶段施工图设计,2008年10月崇州市交通局按施工图要求对全线道路

2、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2008年5月,除大坪中桥、白云沟大桥、苟家1号中桥、苟家2号中桥及部分路基改线段尚未完工,全线其余路段均已完工投入使用。2019年8月20日,鞍子河发生超标洪水,洪水造成鸡冠山公路损毁严重,多处路段出现断道;由崇州市鼎兴实业有限公司组织恢复重建工作中各种车辆反复碾压。鞍子河河道多年未疏通且短时间的强降雨导致沿山山体及道路多处垮塌,由崇州市鼎兴实业有限公司对鞍子河即将进行河床疏浚清理将多余部分转运出鸡冠山,转运车辆行驶过程中对道路反复碾压。本项目就是在以上背景下提出的。1.2项目概况崇州市文井江镇道路修复改造工程,本次恢复重建范围为K14+274K20+955,全长6.6

3、81km,重点涉及对路基、路面损坏部分修复,另外包含文井江场镇路面修复。项目地理位置图本项目主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恢复改造,设计速度为30km/h,路基宽度7.5m,双向双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1.3任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7】358号)。2、崇州市行政审批局关于崇州市文井江镇道路修复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3、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法律法规。1.4原路技术状况经查阅崇州市鸡冠山公路(怀鸡段)灾后沥青路面工程、崇州市鸡冠山公路灾后第二期重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在5.12地震后,鸡冠山公路灾后重建

4、分两段进行,怀鸡段(K0+000K21+000)采用三级公路、30km/h技术标准建设,病害处治后加铺沥青混凝土处理,该路段于2010初建设完工;崇州市文井江镇道路修复改造工程本次修复路段主要集中在文井江镇K14+274至K20+955鸡冠山乡段,属改建工程。公路等级采用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路基宽度7.5m的技术标准(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局部进行了改线建设,该路段于2011年建设完工。本次修复路段主要集中在K14+274至K20+955终点段,属改建工程。公路等级采用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路基宽度7.5m的技术标准(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其路基组成为0.5m(土路肩硬化

5、)+23.25m行车道+0.50m(土路肩硬化)=7.5m。1.5设计标准1、原公路技术状况及本次设计建设标准经查阅崇州市鸡冠山公路(怀鸡段)灾后沥青路面工程、崇州市鸡冠山公路灾后第二期重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在5.12地震后,鸡冠山公路灾后重建分两段进行,怀鸡段(K0+000K21+000)采用三级公路、30km/h技术标准建设,病害处治后加铺沥青混凝土处理,该路段于2010初建设完工;崇州市文井江镇道路修复改造工程本次修复路段主要集中在文井江镇K14+274至K20+955鸡冠山乡段,属改建工程。公路等级采用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路基宽度7.5m的技术标准(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

6、2、设计依据的规程、规范u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u 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u 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u 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u 部颁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u 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u 部颁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u 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u 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u 部颁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T D82-2009)u 部颁公

7、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u 部颁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u 国土资源部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u 国标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u 工程设计文件及图表,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进行编制。u 工程预算按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3830-2018)进行编制。1.7测设经过1、测设简况在外业准备阶段,项目组编制了工作大纲、技术指导书、技术指导卡及外业测设规定。2021年9月中旬项目组赴崇州,开始外业勘测工作。(1)项目组人员

8、组成及设备本项目组人员组成包括工程设计调查组、测量队、地勘队人员等。工程设计调查组由路线组、路基路面组、桥涵组、交叉组、其它工程组、概预算经济组组成。(2)外业工作方法简述项目组首先进行全线平面控制、高程测量及1/2000 地形图测绘,然后根据地形图进行现场踏勘,对路线沿途重要地段及建筑物逐段进行核查,综合考虑桥涵及路基各专业的总体协调。在此期间,桥涵、路基路面、预算经济各专业组进行相关工程资料收集、筑路材料调查等。然后开展布置地质钻孔、控制性地物测量及中桩放样工作。各专业组结合现场放样,全面展开外业调查,在此期间项目组征求了沿线地方政府、业主单位等多方面的意见。2、测量该项目工程测量工作主要

9、完成了全线的控制测量、1:2000测量成图、路线中线测量、工点测量及结构物的勘测调查等工作。路中线测量:按照公路勘测规范规定,并结合确定的路线走向,进行了逐桩实地中桩放线测量。放线中桩桩距一般为20m,在地形变化较明显、地方道路等特殊位置均加测了中桩。外业记录均按专业记录薄现场填写。结构物勘测与调查:在外业勘测的过程中,桥涵、交叉、路基防护、材料调查等设计各专业组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现场勘测、调查以及收集与设计相关的资料。采用到有关部门及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沿线筑路材料、环境保护、临时设施等调查,各项勘测与调查均按我公司编制的专业手薄分专业填写。质量控制和成果精度:在外业测绘的各个阶段,

10、严格按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公司总工办领导对各个环节进行了多次不定期现场旁站质量检查,检查过程中对提出的问题及时作了改正和完善。通过逐级检查和验收,勘测成果资料齐全、精度可靠,满足规范要求,可提交相关资料供设计使用。3、内业设计简况施工图设计内业工作于2021年10月上旬开始,其间向业主及相关部门汇报了修复路段恢复方案、等问题,并听取领导、专家意见。此后,我公司充分考虑地方意见并全面开放内业设计。 5、 我公司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于2021年10月下旬向业主提交了崇州市文井江镇道路修复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1.8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

11、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鸡冠山路为旅游公路,公路起点起于怀远镇定江大桥北桥头,与华怀路、川西旅游换线相接,止点止于鸡冠山森林公园,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路基宽度7.5m,全长46公里。本次修复路段主要集中在K14+274至K20+955终点段,属改建工程。公路等级采用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路基宽度7.5m的技术标准(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第二章 建设条件2.1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项目的影响2.1.1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崇州市鸡冠山乡,地貌上属文锦江(西河)和岷江级阶地堆积地貌,场地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地面坡度整体小于5,地势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升高,本项目场地内高程为场地内高

12、程为856.931100.08m,相对高差为243.15m,地形地貌简单。2.1.2气象崇州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雨量充沛, 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5.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4温差为19.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61.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12.4mm,雨日和雨量均为夏多冬少,春季为176.1mm,夏季为588.0mm,秋季218.4mm,冬季为29.9mm。 风向频率以静风最多,占全年的37%;其次是北风,占9%。年平均风速为1.3m/s。平均霜日19天,平均无霜期为285天。年平均雪日3天,且雪量较小。主要灾害

13、性天气为连续性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寒潮、霜冻等。2.1.3水文崇州市境内属岷江流域,主要河流有三条:一是西河,二是黑石河,三是金马河,均属岷江水系。它们连接大小支流180多条,在全县构成水道网。主要人工河渠有三合堰干渠、向阳河。本线路展布于平原区,区内为农田耕作区,地表水主要为西河。西河发源于火烧营北与分云岭东之黑凼,起始段称黑水河,又称红水。由西向东与五马槽沟水相汇后,称两岔河。继续东流又有牛井河、麻柳沟、木鱼沟、大坪沟、小坪沟、萧家沟、紫竹沟、火石沟、白石沟注入,称为鞍子河。再东流有斗篷沟、棕溪沟、张家沟、柏木沟注入,自鹞子岩出山口,入平原,向东至元通与味江、干五里河、泊江诸河汇

14、合。元通以上又称文井江。西河自元通以下转向东南流,有沙沟河、向阳河、白马河流入,再向南流至三江乡的蒙渡,流入新津县境。西河全长109km,县境内长96.8km,鹞子岩出山口以上45km,出山口至蒙渡43.8km。西河为全县最长河流,流经16个乡镇,把全县分为河东、河西两大部分。入平原后,河床平均宽度300m,最大比降7,平均比降4。西河又是县内最大的一条排洪兼灌溉河道。其主要支流有味江河、干五里河、沙沟河、泊江河、白马河。西河多年平均最小流量35m3/s,春灌期约12m3/s,常年洪水量约1000m3/s,最大洪水量可达3500m3/s。据马家磨水文站21年实测水文资料计算:西河五年一遇洪水为1492m3/s,二十年一遇洪水约2476m3/s。2.1.4地质构造根据1:20万分之一区域地质资料,场区地层属四川盆地成都新生代凹陷的西北边缘与龙门山构造带南段前缘的交界部位之东侧、龙门山前山及四川盆地分区新生界第四系、第三系地层单元。第四系属川西复合冲积扇平原,一般水平覆盖,构成覆盖表层,由上而下分别为粉质黏土、粉土、砂、卵石层。卵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