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304078830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道小题,每题1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A. 杜威B. 巴甫洛夫C. 华生D. 斯金纳2. 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保罗朗格朗B. 罗杰斯C. 索尔蒂斯D. 布鲁纳3. 苏格拉底法又称为( )。A. 问答法B. 发现法C. 讲授法D. 雄辩术4. 皮亚杰的认知开展观属于()。A. 人本主义B. 行为主义C. 建构主义D. 新行为主义5.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响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

2、练习B. 学习C. 强化D. 稳固6. ( )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A. 上课B. 教学C. 工作D. 交往7.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测验。A. 常模参照性B. 标准参照性C. 总结性D. 开展性8. 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A. 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B. 探讨因果关系C. 严格控制自变量D. 简便易行9. 程序教学的根底是( )心理学。A. 构造主义B. 认知主义C. 行为主义D. 实用主义10. ( )创造了发现学习法。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凯洛夫D. 布鲁纳11.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 劳动起源论B. 生物起源论C. 心理起源论D. 生物进化论

3、12. 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以下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A. 观察力B. 想象力C. 思维力D. 创造力13.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课上,某老师把学生答复的关于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表达了( )。A. 稳固性原那么B. 直观性原那么C. 理论联系实际原那么 D.因材施教原那么14. (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A. 教育制度B. 学校教育制度C. 教育体制D. 学校领导制度15. 儿童身心开展有两个高速开展期:新生

4、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开展( )规律的反映。A. 顺序性B. 不平衡性C. 阶段性D. 个别差异性16. ( )是现代学校教学的根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A. 课堂教学B. 复式教学C. 开放教学D. 电化教学17. 教育者要在儿童开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开展具有( )。A. 顺序性和阶段性B. 不均衡性C. 稳定性和可变性D. 个别差异性18. 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小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什么的表现?A. 性格B. 情绪C. 人格D. 气质19. 视听觉的反射中枢位于 。A. 后脑B. 中脑C. 前脑D. 延脑20. 吃糖之后再

5、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这是哪一种感觉规律?A. 感觉适应B. 同时比照C. 继时比照D. 感觉转换21. 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 )。A. 无意想象B. 有意想象C. 再造想象D. 梦想22.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A. 激情B. 心境C. 应激D. 热情23.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七种根本需要。在这些需要中,最根本的是。A. 平安需要B. 归属与爱的需要C. 生理需要D. 认识和理解需要24. 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 。

6、A. 智力正常儿童B. 智力超常儿童C. 弱智儿童D. 品德良好儿童25. 尽信书,那么不如无书出自 。A. ?论语?B. ?荀子?C. ?孟子?D. ?学记?26. 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A. 替代强化B. 直接强化C. 自我强化D. 负强化27. 先行组织策略的代表人是 。A. 加涅B. 布鲁纳C. 奥苏贝尔D. 托尔曼28. 个体道德的核心局部是 。A. 道德认识B. 道德观念C. 道德情感D. 道德行为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题2分,共8分29. 德育30. 绝对感觉阈限31. 投射测验32. 先行组织者三、填空题每空1分

7、,共13分。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33.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_、_、_、_。34. 影响人的开展因素主要有_、_、_。35.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他目的,其代表人物有和_。36. 研究说明,人们总是做带有倾向性的内归因或外归因,对自己的成绩常做归因,而对他人的成绩出于嫉妒,可能做_归因。37. 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_、_和。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题4分,共16分38. 科技开展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9. 简述美育的任务。40. 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41. 经验的保持是变化的,其

8、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题8分,共24分42. 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问题:以上是黑格尔老师的评语,请谈谈这些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43. 新学年开始了,一位充满工作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9、?为什么?44.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于是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了。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 ,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

10、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答复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原那么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评判。六、论述题11分45. 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 B 解析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通过观察狗的唾液分泌得出经典性条件反射。2. A 解析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

11、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3. A 解析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答复。如果学生答复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4.C. 解析 皮亚杰认为,开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5.C. 解析 强化是联结学习理论的核心。6. B 解析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上课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形式。7. B 解析 测验结果转化成标准分数成绩,属于标准参照性测验。8.C. 解析 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自

12、变量和实验条件、主动诱发需要考察的现象、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9.C. 解析 程序教学认为学习是形成行为库中本不存在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反响-强化一步步实现的。它的根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10. D 解析 布鲁纳的著名论点任何学科都可以以理智上忠实的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而理智上忠实的形式应适合儿童认知开展水平,因而儿童发现学习是一种最正确的学习方式。11. A 解析 米丁斯基在其著作?世界教育史?中提出:只有从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个著名的原那么出发,才能了解教育的起源。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12.C. 解析 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因素。一个人智

13、力水平的上下,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13. B 解析 直观性原那么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开展认识能力。14.C. 解析 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标准的结合或统一体,它是由教育机构体系与教育的标准体系所组成的。教育体制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内容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15.C. 解析 身心开展具有阶段性: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等几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身心开展的不同特征。1

14、6. A 解析 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的根本形式。课堂教学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17. A 解析 儿童在某一时期开展某种能力最为迅速有效,错过之后再补就无法到达那种效果或者能力,这就是关键期,即人的开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18. D 解析 气质是先天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19. B 解析 中脑是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20.C. 解析 继时比照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糖和药就是前后两种刺激物。21. A 解析 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22. B 解析 心境是一种比拟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被喜事所引起的愉快心情按其强度来说并不强烈,但这种情绪状态并不在事过之后立即消失,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23.C. 解析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是处于最低层次的,是最根本的需要。24. A 解析 计算可知,该同学的智商为120。智商在80120的儿童,属于智力正常的儿童。25.C. 解析尽信书,那么不如无书?孟子?-强调学习是积极的思维过程。26. A 解析 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