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名人论习惯9400字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31KB
约19页
文档ID:303638808
名人论习惯9400字_第1页
1/19

    名人论习惯9400字    名人论习惯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蒂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教育家洛克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乌申斯基(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人们的思想大半取决于他们的倾向,他们的言谈话语取决于他们的学识和所吸收的见解但是他们的行动却遵循平日的习惯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无疑,幼年时期开始的习惯是最完善的,我们称之为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早期的习惯。

——英国著名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让我们想一想,什么是一个人忘不掉的呢?显然,习惯是忘不掉的,因为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科学大师爱因斯坦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著名教育家曼恩成功的习惯其本身就是成功的最大原动力——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伊勒阿特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萨克雷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习惯与素质都是人的第二天性,即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品质在一定意义上说,习惯就是素质,而素质总会顽强地通过习惯表现出来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与教育规律告诉我们,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是对其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充分尊重儿童的权利,让他们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自己决定养成哪些好习惯、改正哪些坏习惯,自己决定采用哪些方法,并主动学会与成年人的合作,这应当成为习惯教育的第一原则当然,成年人的引导与帮助是必要的,但只有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教育才能成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孙云晓技能化的习惯会使人机械,缺乏内心的认同与热情;人格化的习惯则可能是自然和谐的,因为已化为理念,内心会认同也会有热情简言之,技能化习惯培育的是机器,而人格化习惯培育的是真正的人——摘自《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当代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报告》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应遵循的原则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认为,父母和教师在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以身作则2、注意第一次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3、不要有例外养成好习惯难,养成坏习惯易做父母或老师的要使小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好习惯未成的时候,不准小孩子有例外的动作一个小小的例外,就可能破坏已成之习惯4、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做这个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要靠‘做’的所以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做的,你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最危险的,就是儿童没有思想的机会我们人一天到晚所做的事情,所有的活动,十之八九都是习惯早上起来,穿衣是习惯,吃饭是习惯,走路是习惯,写字是习惯,运动是习惯,睡是习惯,一切的一切,都受习惯的支配,思想的时间却是很少。

凡百事情做父母和教师的,切不可一手包办,或横加干涉,应当从旁观察,相机指导直接经验,自己思想,是学习中的唯一门径5、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断地做,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单是知而不行,单是理论而无实践,样样事体都不会成功不断地做,习惯养成了,然后可以持续不断,表现出成绩来6、积极的鼓励一切的一切,你要用鼓励的方法来控制儿童的行为,来督促儿童的求学消极的制裁不会发生多大的效果的,有时候反而容易引起他的反感7、多接近自然和社会走进自然和深入社会是养成儿童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如何培养儿童成功的习惯呢?我国著名教育家楚图南认为要遵循以下原则:1、培养自信,先易后难人无自信心,则不能成功自己以为我不能成功,则始终是无希望的失败者人要成功,非有自信心不可欲有自信心,又非平日养成‘成功的习惯’不可怎样养成自信心呢?楚图南认为,要象老猫教小猫捕食那样,开始时将比较容易的工作给儿童做,使其体会到做事的成功和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让儿童伴随成功长大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楚图南认为,人不能做自己能力所不能为的事情,儿童由于能力弱,更应该如此他说,如果让儿童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他们往往感受到的是失败,一次两次无所谓,但多次或更多次的这样做而不加限制,儿童就可能锐气退减,以为自己不能胜任任何事,就可能放弃尝试,成为一个木呆的人。

所以,我们不必拿儿童所不能做的事强迫儿童去做,儿童做事成功,然后可以做更难的事,因为有了先前成功的体验,更难的事情就不怕了3、鼓励成功,慎用奖惩楚图南认为,要经常鼓励儿童,哪怕他们做错了事情;而不要用失败去惩罚儿童他说,一个教育孩子的人,应该时时列举儿童的优点鼓励儿童,而不要寻觅儿童的错处奖励其成功,就可以免去其失败;如果已经失败,还用失败去惩罚儿童,就好象是促使一个病人迅速死去他引用教育家的话说,“在教育管理上,不赦之罪,只能使儿童不能做或做不好4、因材施教,善待特殊儿童楚图南认为,儿童的个性和天赋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在成功习惯的养成重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尤其是要善待哪些发育有缺陷的低能儿童他说:“固然,天地间无绝对的成功,亦无绝对的失败但是习惯既是如此,失败者总以为己不如人,成功者总以为人不如我,一则根据平日之实验,而自信心坚强,以为事无不能成功,因之傲物凌人;一则事失败,不敢尝试,因无自信心,因之无事不以失败者自居,并且不知道考验自己的失败,修正自己的弱点,再图成功故了解儿童的个性,给以相当的课程,与以相当的勉励,尤为教育家所应当注意的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行为训练要从兴趣开始养成习惯,就是要把不经常出现的行为训练成经常出现的行为。

这个过程是十分艰苦的虽然如此,我们并不提倡苦行僧式的训练,如果光是让孩子苦练,孩子会感到厌烦所以,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通过游戏、活动、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例如,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坐得直;也可以通过游戏,谁先弯下背谁给对方敬个礼等方法来训练总之,不能一味苦练,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一些有趣的训练行为训练要严格不同行为习惯有不同的标准,在和孩子一起确定标准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有的对孩子进行训练,往往根据自己的心情进行,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做得不太好也可以放过去;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做得好,看着也不顺眼;也有的反之,心情不好就不管孩子,心情好了就对孩子严格要求,恨不得一天训练出来一个品行优良的人行为训练要坚持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不坚持,今天训练,明天放假,行为就难以变成自动化的习惯行为训练要抓反复,反复抓培养习惯是个长期工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且,由于人们往往具有惯性,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如果稍加放松,孩子就会出现反复所以,在对孩子进行训练时,要反复抓,不能放松,即使孩子在某种行为上已经表现很好的,也要反复抓。

同时,对于孩子出现的反复现象,不要气馁,这是正常的,也是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抓住儿童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训练孩子的行为,相信您会有可喜的收获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良好习惯是大量良好行为积淀的结果习惯培养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教育、引导和训练的积累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这要求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儿童在成长中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严格要求大多数习惯是行为达到自动化后才出现了在行为向自动化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和按要求行为是必要的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对有利于孩子发展的主要方面,都应该有一些基本且严格的行为要求如起居作息有规律,均衡饮食、合理锻炼、认真作业、物品整齐、清洁卫生、衣着整洁、礼貌待人等。

比如,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老师在学生习字课和作业要求中,提出书写的具体的要求,并长期严格训练而形成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细节着手习惯培养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必然也要求对细节的重视习惯培养必须融入儿童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注重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尤其是那些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方面比如,儿童在开始习字的时候,容易把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等弄错,这就要求父母和老师,从一笔一画,手把手地教总之,习惯的养成,关键还在于持之以恒的严格训练,在训练中讲清道理,导之以行,这样,长此以往,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习惯培养要尊重规律,讲究方法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北京跨世纪成功成才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渊,多年来一直在探索习惯与成功的关系,并著有《终身的财富--习惯、性格、命运》一书据他的分析,这21天是个平均数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认真程度不一样,刻苦程度不一样,所用的时间也肯定不一样既然这21天是个平均数,那我们用一个月的概念更好记,而且更保险培养习惯重在一个月,关键在头三天同时,周先生还总结出习惯培养的七个秘决,即:A.真正懂得重要性;B.做出可行性分析;C.统筹安排,逐一击破;D.关键前三天,重在一个月;E.每天前进一点;F.借东风;G.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的名言,即“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周先生的分析很有见地培养习惯的第一月说重要是不够的,应当说是决定性的,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尤其如此习惯养成的方法和步骤心理学家们认为,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尽管品德培养应该有多种起步,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也离不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但从道德行为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生品德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小学生心理学》一书中,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林教授提出在小学阶段应具体抓好习惯养成的几个环节,A.制定行为规范;B.适合年龄特征;C.有目的地练习和重复;D.善于客观地评估;E.逐步培养良好的班风在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认为:“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应注意:A.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环境,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B.提供良好的榜样;C.在有意练习时要明确练习的意义、目的与阶段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