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题库新题库答案

上传人:折*** 文档编号:301797364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题库新题库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财政学题库新题库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财政学题库新题库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财政学题库新题库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财政学题库新题库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题库新题库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题库新题库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财政学题库新题库答案 财政学 蓝色标注为不确定片面 名词解释 1. 公共物品:【P14】 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供给的用来得志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不管每个人是否容许添置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成分开的散布到整个社区,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2. 公共定价:【P38】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确定的程序和规矩制定供给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确实定,就是公共定价。 3综合所得税:【】 综合所得税,是对纳税人个人的各种应税所得(如工薪收入、利息、股息、财产所得等)综合征收。这种税制多采用累进税率,并以申报法征

2、收。其优点是能够量能课税,公允税负。但这种税制需要纳税人纳税意识强、按照程度高,征收机关征管手段先进、工作效率高。综合所得税最先展现于德国,现为世界各务普遍采用 4、公共生产:【P36】 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全体权归政府全体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5、预算赤字: 【P279】 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置上就有赤字,但预算列有赤字,并不意味着执行的结果也确定有赤字。 6、国债负担率:【P226】 又称国债负债率:是表示国债相对规模的一个指标,是指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 7、债务依存度:【P232】 是表示政府偿债才能的指标之一,是说明财政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靠国债来支付的,

3、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中央支出对债务的凭借程度。 8、预算管理体制:【P260】 是处理中央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质监财政关系的根本制度,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预案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视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 9、国家预算:【P245】 是政府的根本财政收支筹划,是政府集中和调配资金、调理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10、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P246】 以预算形势的区别为依据而对国家预算举行的分类。单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筹划通过统一的一个筹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筹划通过两个以上的筹划表格来反映,一

4、般分为经常预算和创办预算。 11、增量预算:【P246】 指筹划财政收支的预算分项支出数是以上年度各该项支出数作为基数,考虑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进展处境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 12、零基预算:【P246】 指筹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确实定只以对社会经济进展的预料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13、赤字率: 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4、政府干预失效:【P24】 政府干预并非总是有效,政府的运行是以政治权利为根基和前提的,而经济是政治的根基,政治权利不能创造资产,却可以支配资产,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这是政

5、府干预失效的根本理由。政府干预失效的理由和表现有诸多方面: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供给信息不实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15、李嘉图等价定理:【P221】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任何识别。 16、财政政策:【P294】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确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那么及其相应的措施。 17、课税对象:【P148】 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 18、纳税人:【P148】 人亦称纳税义务人、“课税主体”,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

6、个人。 19、价内税与价外税:【P153】 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片面的,称为价内税。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为价外税。 20、超额累进税率:【P150】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确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适用几个税率。 21、定额税率:【P150】 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额,是按课税对象的确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是规定征收比例。 22、起征点与免征额:【P151】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头征收的最低界限。免征额是指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23、直接税与间接税:【P152】

7、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为直接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属于直接税。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为间接税,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 24、从量税与从价税:【P153】 从量税: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积或体积计算的税种称为从量税。从量税的税额随课税对象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计算简便,但税负水平是固定的,是不尽合理的,因而只有少数税种采用这种计税方法,如我国的资源税、车船使用税等。 从价税:按课税对象的价格计算的税种称为从价税。相对比而言,从价税更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贯彻国家税收政策,因而大片面税种都采用这一计税方法。 25、税收中性:【P157】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应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

8、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制止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更加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抉择因素。 26、税收超额负担:【P158】 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超额负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裁减纳税人支出,另一方面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那么发生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变更了商品的相对

9、价,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那么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27、拉弗曲线:【P176】 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拉弗曲线表明了以下三方面的经济含义:(1)高税率不确定取得高收入,高税收不确定是高效率;(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税率;(3)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 28、税收效应:【P166】 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回响,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乃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

10、说的税收的调理作用。税收效应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29、增值税:【P199】 商品课税的一种,是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是我国商品课税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税种。最大的特点是在一种商品屡屡课税中制止重复征税。增值税是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供给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 30、税收资本化: 税收资本化是后转嫁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是指纳税人在添置不动产或有价证券时,将以后应纳的税款在买价中预先扣除,以后虽然名义上是买方在按期缴纳税款,但实际上是由卖方负担。同样属于买方向卖

11、方的转嫁。税收资本化,即税收可折入资本,冲抵资本价格的一片面。 31、消费型增值税:【P199】 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称为消费性增值税。 32、逆弹性命题:【P186】 即拉姆斯法那么,是最适商品课税理论。指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务必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成反比。逆弹性命题的含义说明,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征税的潜在扭曲效应也就越大。 33、税收替代效应:【P167】 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添置方面的影响,表现为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

12、税识别对待 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裁减征税或重税商品的添置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添置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34、税收收入效应:【P166】 税收将纳税人一片面的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添置量和消费水平 35、前转与后转:【P160】 前转又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为添置者;后转又称逆转,指纳税人在无法实现前转时,通过压低进货价格以转移税负的方法。 36、税率:【P149】 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 37、名义税率:【P151】 是纳税人实际纳税时适用的税率。 38、实际税率:【P151】 是纳税人实际负担的有效税

13、率,在没有税负转嫁的处境下,它等于税收负担率。 39、边际税率: 就是征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所占的比率。 40、延期纳税: 延期纳税是指延缓确定时期后再缴纳税收。狭义的延期纳税特意指纳税人按照国家有关延期纳税规定举行的延期纳税;广义的延期纳税还包括纳税人按照国家其他规定可以达成延期纳税目的的财务安置和纳税筹划,譬如,按照折旧政策、存货计价政策等规定来达成延期纳税的财务安置。 41、本金-效益分析 也称本金收入分析,是将确定时期内工程的总本金与总效益举行比较分析,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的决策程序中。通过多个预选方案举行本金效益分析,根据对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本金的比较,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42

14、、转移性支出:【P59】 是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一种。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他所表达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调配活动。 43、添置性支出:【P59】 直接表现为政府添置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添置举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44、税收支出: 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赋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待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由此可见,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45、纳税扣除: 纳税扣除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符合规定的特殊支出,以确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

15、扣除,以减轻其税负。换言之,纳税扣除是指在计算应课税所得时,从毛所得税额扣除确定数额或确定比率扣除,以裁减纳税人的应课税所得额。 46、税收抵免: 税收抵免是指允许纳税人从某种符合赏赐规定的支出中,以确定比率从其应缴纳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47、税负转嫁:【P160】 税负转嫁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添置者或供给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48、税收归宿:【P160】 税收归宿是与税负转嫁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49、就业创造标准:【P102】 就业创造标准指的是政府应选中择单位投资额能够供给最大数量就业的工程。该标准不仅要求考虑财政投资支出的直接就业影响,还要考虑间接就业影响,即财政投资工程带动的其他投资工程所增加的就业机遇。总的说来,该标准强调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强调增加就业,裁减失业。 50、社会保障: 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举行调配和再调配,对社会成员更加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根本生活权利赋予保障的社会安好制度。社会保障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