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上传人:c** 文档编号:301789331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复习总结 第一章 概述 1通信/计算机网络的根本概念 (1)联机系统双机互联繁杂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由自主运转的计算机通过各种通信手段互连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组成:若干自主的计算机(资源子网)、各种通信线路、通信设备(通信子网) 功能:资源共享、信息交换 (3)面向连接通信vs无连接通信(重点掌管) 面向连接的通信就是通信双方在通信时,要事先建立一条通信线路,其过程有建立连接、通信和释放连接三个步骤。 无连接的通信就是通信双方在通信时,事先不建立连接,而是直接将数据发送出去,当然,为了保证数据能够到达收端,发

2、出的数据中应携带包括目的地址在内的一系列操纵信息。 特点:面向连接的通信在数据传输前要建立一条连接,因此是一种稳当的通信,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不需要携带操纵信息;而无连接的通信中,携带目的地址的数据包各自独立举行传输,因而在通信过程中可能展现数据损失、收端可能展现乱序。 (4)电路交换 vs 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以电路连接为目的交换方式。使用时连接,用完后断开。其主要特点是:信息传输时延小但是网络的利用率低 分组交换:报文交换的升级版。但会将长报文分组逐步传送。其主要特点是:网络利用率高时延小但是设备繁杂 5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个人区域网(PAN)、局域网(LAN)、城域网(M

3、AN)、广域网(WAN)、英特网(Internet)。要会识别,例如: 计算机+蓝牙设备:PAN 一栋大楼内部的网络:LAN 四川省电信数据网:WAN 3体系布局和网际互连 (1)分层布局为什么分层?(各层功能相对独立,各层因技术进步而做的改动不会影响到其他层,从而保持体 系布局的稳定性) 如何分层? (2)分层布局中的各种术语 层/对等层、实体/对等实体; 服务(垂直方向、系统内)、协议(水平方向、系统间); 服务访问点(SAP)、协议数据单元(PDU); 数据的封装(Encapsulation) (3)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重点掌管) 协议就是对等实体之间通信时共同遵守的规矩。协议

4、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其中, 语法表示信息的格式,即传递的数据由哪几片面组成; 语义表示信息的含义及操纵信息的组成,即数据中各片面的概括意义; 时序表示信息交换的步骤与依次等。 (4)两种体系模型:OSI、TCP/IP OSI: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 TCP/IP协议族包括那些协议?那些协议不属于此协议族? (5)利用TCP/IP举行网际互联 核心思想:通过分层模型屏蔽各层间的实现细节;在网络层实现物理网络的规律互联。 核心设备:路由器工作特点 练习 1、物理层考虑的是在物理介质上传输( ) A

5、、程序 B、会话 C、协议 D、比特 2、数据从第N层递交到较高的N+1层时,其首部被( ) A、加上 B、抽走 C、重新安置 D、修改 3、依据OSI模型,数据从设备X传输到设备Y时,在X的第5层加上的首部在Y的( )层被读出 A、网络 B、传输 C、会话 D、表示 4、当网络A上的一个主机向网络B上的一个主机发送报文时,路由器要检查( )地址 A、端口 B、IP C、物理 D、以上皆非 5、要将接收的报文交付到主机上的正确的应用程序,务必使用( )地址 A、端口 B、IP C、物理 D、以上皆非 其次章 物理层 1物理层供给的服务 供给无布局(无区别、无边界)的比特流传输。 2功能 (1)

6、确定物理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2)传输介质的驱动:几种常见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那种信号质量最差? 双绞线的种类: 按照线序不同直连线/交错线; 按传输带宽1类、2类、?、7类,其中3类用于话音,5类用于数据 (3)信道编/解码 (4)信道复用 要会区分,那些功能不属于物理层过错检测不属于物理层功能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根本概念(了解):链路/数据链路、通明传输、过错检测 第四章 局域网 1根本问题 常见拓扑布局(物理拓扑/规律拓扑)总线型、环型、星型 在网络体系布局中的位置(下两层); 2传统以太网的特点 共享信道、播送式传输、冲突解决机制(CSMA/CD协议) ? CS

7、MA/CD协议 根本机制:先听再说、边说边听、有冲突立刻中断。 2的相关问题: 2?的含义是什么?2?是共享式LAN中相距最远两个站点数据传播时间的两倍,它包括在信道上的传播时间和转发器延时。 为什么规定CSMA/CD的监听时间不低于2??在CSMA/CD的工作机制中,假设监听时间低于2?,那么有可能展现这种处境:发送站点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侦听不到事实上已经产生的冲突。因此规定监听时间不低于2?。 指数退避算法:(参看教材) ? MAC帧格式 各字段含义: 最大/小帧长度的由来最小长度(64B):为适应2?;最大长度(1518B):为保证公允性。 ? 以太网组网(重点)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自学

8、习”维护转发表+依转发表转发MAC帧 冲突域和播送域(会识别) 第五章 网络互联 1概述 两种服务:面向连接vs无连接 “BE服务”的概念 2IP编址 IP地址的布局、分类 利用变长掩码划分IP子网(重点) 3ARP协议 作用:建立规律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本工作机制:播送式苦求,单播式应答 4IP协议 1) 分组交付和路由选择的过程IP通信是一种典型的无连接通信 2) 路由表的构成:a.表项的组成片面;b.各种类型的路由(如特定主机路由、默认路由等) 3) 根据路由表揣测网络拓扑(课堂演示练习、测验报告斟酌题) 4) IP协议字段 综合应用:IP协议采用无连接通信方式,即不成靠的

9、通信。而采用TCP/IP协议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证明它能够供给正确、稳当的通信服务,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开初不把IP通信设计成为稳当的?(重点) 分析:(1)数据通信鲜明务必是稳当的,TCP/IP体系要实现有效通信,鲜明也务必实现稳当通信。 (2)在TCP/IP体系的内部,实现稳当通信的任务并不由网际层(即IP协议)来完成。 (3)相应的,TCP/IP体系采用了“端到端”确认的设计思路,稳当性的保证由端系统(如用户PC)负责。 (4)这种设计思路使得IP网络中的通信结点(路由器)仅仅负责数据转发,而不负责稳当性的保证,这就使路由器可以相对简朴,本金也相应较低。这为IP网络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5I

10、CMP协议 IP的辅佐协议 作用:为IP通信供给过错报告机制、为其它层(TCP/UDP、应用层协议)供给辅佐功能 ping命令就是基于ICMP协议实现的 6路由协议 1)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识别(重点掌管) 静态路由 Static route 管理员手工设置和更新 不能保证路由的一致性和实时性 管理性强 没有路由开销 适用于小型、变化缓慢网络 动态路由 Dynamic route 路由协议自动察觉和更新 保证路由的一致性和实时性 管理性较弱 产生确定的路由开销 适用于大型、急速变化网络 2) “度量”的概念 路由协议中,用来衡量路径长短的指标,不同路由协议采用的度量不同。 3) RIP协议(

11、重点) 采用的度量;路由更新的过程;特点和适用环境用于小型IP网络 4) OSPF协议 用于大型IP网络,不要求掌管概括的工作细节 5) 边界网关协议BGP 了解不同路由协议的选路策略:并非全体的路由协议都是以“最短路”为选路原那么。 第六章 传输层 1概述 端到端的规律通信的概念进程间的通信 IP协议与传输层协议各自的作用范围/地址的作用范围; 如何在网络中标识一个通信连接IP地址+端口地址 2UDP协议 ? 什么叫面向报文: 发送方 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 IP 层。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留存这些报文的边界。应用层交给 UDP

12、 多长的报文,UDP 就照样发送,即一次发送一个报文。 接收方 UDP 对 IP 层交上来的 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 UDP是一种无连接的通信方式,是不成靠的通信。 ? 报文格式(不要求背下来) ? 适用的通信环境:对传输质量要求不太高,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通信服务。 3ARQ的根本原理 超时重传 断定确认:只确认正确的,不确认错误的 累积确认:ACK-n说明第n-1号字节之前的数据(包括n-1号)均已正确接收。 窗口: 4TCP协议 1) 面向数据(字节)流 2) 稳当的通信:带重传的断定确认+累计确认 3) 报文格式(不要

13、求背):各字段含义、作用(序号、确认号、操纵字段、窗口大小) ? 综合应用:网络数据包分析(重点) 要会识别MAC帧格式、IP分组格式、UDP/TCP报文格式,并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例如: 利用软件从某以太网上捕获的一个MAC帧如下所示(此处仅显示了从帧的起始位置开头的片面数据,且不包括前同步码和起始界定符)。 00 1F 3B A0 2F 47 00 0D 66 92 88 0A 08 00 45 00 05 DC 02 29 20 B9 E4 06 84 B3 79 34 D0 9B AC 13 CA AC 00 50 05 65 89 E9 0F 85 7D FB 37 62 50 10 1D 50 2C 4E 00 00 6F 5A EE 41 D9 64 E1 F4 91 76 D3 E9 23 25 16 08 4D EA 49 46 C5 36 那么该MAC帧所封装的上层IP分组的源地址为 (点分十进制表示) ;目的地址为 (点分十进制表示) 。此IP分组的长度是 字节;此IP分组在被捕获之前,经过了 个路由器转发。此IP分组内封装了一个TCP报文段,发出这个TCP报文段的发送端使用的端口号为 (十进制表示) ,等等。 4) 概念:流量操纵、滑动窗口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