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301735866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高专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职高专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职高专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职高专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高专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高专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职高专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11)摘要:人际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而目前高职高专大学生沟通意识普遍薄弱,沟通技巧十分欠缺,直接影响了其毕业后的工作业绩和事业发展,即使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文秘等文科类大学生也无例外。因此,高职高专应重视并加强学生沟通基本技能培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鼓励参加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等途径,引导学生不断增强人际沟通意识,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关键词:高职高专;沟通能力;现状;对策:G718.5:A:1671-6035(2013)08-0000-02人际沟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一定的

2、联系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过程。沟通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相互交流的过程。人际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把人才具备的条件归结为:生存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技术能力。对于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文秘、旅游、人物形象设计等文科类专业毕业生而言,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尤其不可或缺,因为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大都是一线的服务工作,要直接为顾客提供各种相应的服务。综观这些行业的人事招聘信息不难发现,“良好的沟通和能力”,几乎是每一个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会提出的必备条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教育过于偏重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了

3、对学生人文素质、包括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学生人际沟通意识和能力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从业后的工作业绩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部分专业学生为调查群体,研究高职高专大学生在沟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现状与问题为全面了解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沟通能力现状,笔者先后在校内外开展了一系列相关调查。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校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文秘、人物形象设计等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了深入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80份。统计结果如下:56.8%的学生入校一年多来,联系和沟通的对象仅限于同宿舍的同学;50.7%的学生从没有主动跟任课老师或校系领导交流沟

4、通过;56.8%的学生认为,师生之间存在沟通障碍,主要是“无话可说”和“没有合适的时间、地点”;61.4%的学生认为,沟通的最佳方式是“面谈”;98.2.4%的学生此前从未系统学习过人际沟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00%的学生都认为,大学生学习沟通类课程是“必要”或“十分必要”的;83.6%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情景模拟、课堂谈论等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意识、促进沟通能力提高。其次,笔者利用检查学生实习、联系实习单位等机会走访了郑州亚卫实业总公司、河南海润集团、郑州龙门大酒店、郑州美丽田园等企业,采用问卷调查和面谈相结合的形式,对本校酒店管理、会计、文秘、人物形象设计等专业实习生或往届

5、毕业生的沟通能力进行了专门调查。统计结果如下:100%的用人单位都认为,人际沟通能力至关重要,对工作效率的影响非常之大;70%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高专毕业生专业基本功过硬,动手能力较强,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但沟通能力较弱,在沟通心理上存在困扰,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处于被动,导致人际关系一般,工作效率不高。80%的受访企业管理者建议,刚刚走上校门的大学生不要在工作中计较个人得失,要把眼光放长远、拓宽知识面、多与人交往、放低姿态,尤其要学习并学会与不喜欢的人打交道。二、分析和结论以上统计数据表明:用人单位和求职学生双方都认同沟通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认为沟通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工作效率,同时也

6、会影响到人际关系与团队协作的好坏。多数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高专大学生在沟通能力方面普遍欠缺,在交流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表述常常词不达意,欠缺逻辑性、层次感、幽默感和艺术性,表达方式过于僵硬死板、不够灵活。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基本的沟通技巧和方法,不会倾听,不善理解,不懂表达;二是找不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谈话内容不丰富,与不同类型的人沟通交流有一定困难;三是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性格缺陷也往往影响沟通的质量,如内向自卑、自大被动、敏感多疑、胆怯保守等。三、建议和设想通过分析和讨论,我们认识到高职高专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它将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成长和发展,这也正是2009年就业蓝皮

7、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中所确定亟待改进的问题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用人单位要求,结合当前高职高专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培养思路和建议:(一)重视培养学生的沟通基本技能。1.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高职高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是开设“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普通话训练”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二是组织周期性的朗诵比赛、演讲活动、专题讨论会、主持人选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等,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促进语言能力不断提高。这也是我们河南牧院坚持了很多年的做法,不仅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课下更是想方设法为

8、学生的沟通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培养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当一方在表情达意时,另一方必须专注倾听。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发倾听兴趣,从而形成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3.培养换位思考的意识。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才能真正达到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其实,在校园里、在师生相处中,沟通更需要换位思考。因此,无论课堂内外,教师都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意识、“设身处地”意识。4.培养出众的人际魅力。大学

9、生应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个人的人际魅力,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全方位提高自己。学校也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如通过“形体训练”课程训练学生的形体素质;通过“礼仪”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通过“职业形象设计”培养学生恰当的形象定位;通过人文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丰富学生的学识;通过社会实践,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二)开设“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课程。1.开设“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课程,加强沟通合作等职业素质培养力度。目前仅有个别高职高专学校在全校选修课程中开设了“沟通技巧”,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学校应在各专业的必修课或限选科目中,特别是人文、经管类专业培养计划中,增

10、设沟通类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沟通技能。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主动性。建议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生能够参与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如: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与他人沟通、协调的能力,等等。3.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多用口试、面试方法进行考核。口试、面试是对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很好检测与锻炼,学生必须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密切师生关系。笔者执教沟通技巧、演讲与口才、普通话训练等课程多年,摒弃传统的闭卷笔试方式,坚持采用口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既客观地评判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利用口试机会,很好

11、地锻炼了学生与老师面对面沟通的信心和能力,深受学生欢迎。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我们高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沟通能力在专业学习和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积极参加校、系、班或社团组织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或课程中安排的讨论、辩论等,培养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的勇气和自信心;爱好广泛,主动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沟通的话题和内容。要鼓励学生利用勤工俭学、顶岗实训和工学交替的机会,体验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从而提高自己的沟通和应变能力。Reference:1何芸.浅议高职院校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9):146-1472张丽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20):111-1123陈桂霞,张晓华.高职院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1(12):11-134陈丹等.农类高职院校学生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2(12):28-295张岩松.人际沟通与语言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6李晓.有效沟通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1.基金来源: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规划项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研究,主持人孟顺英,课题编号2011-GH-220,本文为该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