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顶板事故心得体会(共8篇)(吸取事故教训心得体会)

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7.88KB
约63页
文档ID:300660730
顶板事故心得体会(共8篇)(吸取事故教训心得体会)_第1页
1/63

顶板事故心得体会(共8篇)(吸取事故教训心得体会)第1篇: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 【篇1】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说明了安全生产对我们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所有安全事故,绝大多数是有违章造成的,也就是一切事故的根源出现在我们的思想上安全意识不强,现场管理不严,凡事掉以轻心,这些问题依旧是引发各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安全生产,其实就是抓人的思想工作,以增强人的安全意识我公司在三八节组织的安全演讲活动,三月十八晋城苗匠x事故发生一周年的警示,宣誓活动,无不在提醒我们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安全生产;加强制度落实,保障安全生产 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 增强人的安全意识,我认为首先要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来提高现在我们xx正在不定时的集中培训学习,以及每日在餐厅的黑板上写出一道有关安全生产的题目,以供职工在吃饭的间隙也可以了解一些安全生产知识这种方法其实都是在意示着我们要时刻增强安全意识,保持高度警觉;要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过蚂蚁窝,只要是在平地的蚂蚁窝,都会在洞口边发现一圈高高的土,你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它们就是怕下雨的时候雨水流进洞来一只小小的蚂蚁都能做到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对于我们来说,更应该如此其次,我们还要通过身边的典型和事例来警醒这两年,我国发生的x不安全事故很多,离我们近的,比如说我们单位顶板事故,晋城苗匠x事故,还有前几天发生在孝义的安信x主井发生炸药爆炸事故,我相信,谁听说之后心情都会沉重,都会悲痛,但是我们不能只是听听而已,当时心痛一下,更多要从中反思,总结教训,不断的警示自己,告诫自己该怎样做,从哪里做起 增强安全意识,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明白防患于未然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发生事故后的吸取教训;事前努力的意义要远远大于事后的追悔莫及和追究责任,要在安全时抓安全,不要在事故后去埋怨因此,我们的安全意识和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一定要抓到点上,落到实处,不能盲目无序,要把“安全第一”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只有真正让员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能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才能确保我们的企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安全生产 【篇2】 顶板事故是煤矿的五大灾害之一。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矿在顶板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有不少教训现就我矿预防顶板事故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现场管理,重点严把“五关” 一是技术规范和方案设计关根据小煤矿矿井地质条件,工程技术人员在采区和采面设计上下功夫,积极探索适合本矿地质条件和有利于顶板管理的设计方案,如采用底板岩石大巷开拓方式,就能减少采动影响,或尽可能把巷道布置在全岩中,并尽可能避开井巷交叉,这样掘进巷道时施工条件好,对顶板管理非常有利,在源头上减少了顶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又如,有的顶板在表面上看来完好,执行敲帮问顶时也未发现有脱落征兆,作业规程或安全措施中也未对其作出明确的支护规定,这也是在编制设计时重大失误因此,这就必须明确规定临时支护措施,编制规程决不能粗制滥造 二是规程审批和学习关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管理,突出解决好其中的薄弱环节,是搞好小煤矿顶板管理的关键因此,在编制作业规程时要求每个采掘工作面都要根据地质资料和矿压观测资料,包括顶板来压规律,编制采掘作业规程,使作业真正起到指导生产,保证安全的作用把审批规程、审批措施当作大事来抓,制定“三不批”制度,即地质构造不清不审批,规程对顶板管理措施不具体不审批,规程编写不认 真,措施没有针对性不审批。

同时在班次安排上要合理,如掘进放炮后要立即出碴支护,不能让破碎顶板悬空暴露时间过长,及时消除冒顶因素三大规程”制定后还必须组织干部和职工认真学习,让大家领会和掌握,且必须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作业 三是工程质量关小煤矿顶板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于现场管理不严和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采掘工程质量是顶板管理的基础,从抓好工程质量入手,提高工程质量是防止小煤矿顶板事故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措施因此,在顶板管理方面严把支护质量关,做到工程质量不合格不验收由安监员对每个采掘面的支护质量进行安全检查,实行动态管理 四是初次和周期来压关初次和周期来压时易造成大冒顶垮面事故因此,必须搞好初次放顶和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预防大型恶性顶板事故的发生要摸索和掌握来压步距,在来压前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如加木垛、丛柱等,确保不发生事故 五是事故多发地点顶板管理关要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好事故多发地点顶板管理工作回采工作面一定要有具体措施保证采空区的冒落高度和悬顶距离,措施不落实不施工,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周期来压、过断层、过老巷、工作面收作及掘进工作面开门、过三岔口和贯通等都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由矿总工批准,由生产矿长组织实施,由安监部门负责监督。

加强工作面断头和安全出口支护,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坚持超前20米支护,由于压力大顶板破碎时,加大超前支护长度,绝境工作面重点抓好前探支护的使用,采掘工作面坚持敲帮问顶制度,预防零星顶板事故这是顶板事故多发区和多发段,是顶板管理的重点部位,也是顶板管理的重中之重 第2篇: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 【篇1:煤矿顶板事故案例分析】 诧城矿“3.19”重大冒顶事故案例 2004年3月19日中班21时28分,城矿采煤一区3904工作面刷面初放第一次回双档料时,发生一起推垮型抽顶垮面事故,死亡4人 一、自然情况 3904下分层工作面位于-260水平北三采区上部,顶部为3904、3906、3908工作面上分层采空区,下部为煤柱,上方为3902下分层采空区,东部为9煤辅助上山,西为老北三轨道上山;该面煤层为小湖系9煤,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爆破落煤;工作面走向长600米,里面300米已回采完,并于3月16日收作完,跳面切眼向外走向300米,可采230米,煤层厚度—米,平均米,煤层倾角平均29度,工作面长79米(分四段,下头第一段5米为下分层,第二段20米为煤柱,第三段25米为下分层,该区段正好位于上分层工作面止采线附近已回采的三角形区域中,第四段29米为煤柱),全面共160棚,冒顶范围为第71棚—88棚,共18棚(长10米、宽5米、高—米),冒顶地段正好处于第三段下分层地段。

二、事故经过 3月19日早班12?30,矿有关领导召集矿安监部部长、矿技术部分管副部长等初放小组成员到该面进行了会审,认为工作面还存在木垛、拉勾等5项特殊支护措施未落实到位,要求工区待上述5 项措施落实后,再进行初放约16时40分左右,工作面在上述5项措施未进行落实的情况下开始回料当回到工作面第69棚时,下方有5棚原切眼梯型棚未回,此时,工区跟班书记蔡某要迎头回料人员休息,自己亲自操作,9?28分当使用回柱机回第二架棚腿时,顶板来压冒落,造成其上部18棚被抽空倒棚,工作面从煤帮到老塘全部冒死,当场有4人被埋在冒顶区,分别为工区跟班书记、班长、铁管员和迎头信号工后经集团公司和矿的共同抢救,两人分别于20日19?25、19?39分被扒出,其余两人分别于21日3?25分、5?15分被扒出,扒出时4人均已死亡 三、事故原因 1、工作面顶板破碎,在现场不具备初放条件的情况下,干部违章指挥,并参于违章作业,强行放顶,造成顶板大面积抽冒埋人,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3、工作面工程质量低劣,木垛及拉勾等特殊支护未架设到位,工作面支柱初撑力合格率仅50%,工作阻力全部不合格,不同规格的支柱(1.8、2.0、2.2、2.5、2.8米)混用现象严重,是造成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4、回料方法和顺序不当,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回料时先回的是切眼内单体支柱,定型料滞后5棚,应先扒出定型料, 再回单体支柱 5、该下分层工作面回采前未采取注浆、注水及铺设人工假顶措施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又一原因 6、工作面向煤帮只刷齐两档,第三档上头还有51棚未刷,另外,工作面切眼内浮煤较多,回料地点附近支柱混乱,退路不畅 四、事故教训 1、跟班干部及现场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下分层破碎顶板及空顶的危害认识不足,未采取有效措施 2、现场管理差,工作面工程质量低劣,规程措施在现场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3、有关矿领导及部门人员责任心不强,现场把关不严,检查不细,规程措施在现场未得到落实,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消除 4、职工遵章意识不强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得不到有效遏止 五、防范措施 1、破碎顶板初放及正常回采时必须增设木垛进行加强支护 2、初放期间必须对工作面支柱进行棵棵测压和二次补液,确保支柱合格率达100%,同时保证工作阻力满足要求 3、初放工作面管理必须作到“三不放”,即“初放领导小组成员不到现场不放、工程质量不是优良品不放、规程措施不落实兑现不放”。

4、工作面初放期间应按规定控制采高,严禁不同规格的支柱混 用 5、开采下分层工作面时,应预先采用注浆、注水和铺设人工假顶的措施,并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方可开采,否则严禁开采 事故点评: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安全监督不力而造成的责任事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工作面根本不具备初放条件的情况下强行初放,充分反映出部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重产量、轻安全的思想严重 2、经验主义、习惯意识没有得到有效克服城矿回采类似条件的下分层工作面已有好几年的历史,总认为下分层顶板压力不大,没有对该面存在的特殊条件进行分析,致使工作面在切眼的布置上就存在不安全隐患,冒顶范围正处于上分层工作面止采线附近已回采的三角形区域中,上分层顶板冒落并未完全充填采空区,下分层回采引起煤柱区压力及顶板变化,从而导致冒顶事故的发生 3、图省事、怕麻烦的思想依然存在,工作面特殊支护不全,木垛该打的未打,拉勾该上的未上,工作面支柱混用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初撑力及工作阻力严重不足也未采取措施 4、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对现场存在问题认识不足,忽视质量标准化及初放要求,对违章行为不制止,对存在的问题审查不透,留下事故隐患。

5、干部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差,安全第一、不安全不生产的安全理念在现场未得到有效落实 【篇2:煤矿顶板事故的预兆与预防措施】 煤矿顶板管理及事故的预兆、预防和处理 刘士平 简要描述顶板事故的分类,产生的原因、预兆、预防及处理方法 矿井在开采过程中采掘工作面或已掘的巷道内所发生的冒顶、片帮、掉矸等造成的人身伤亡和生产事故统称为顶板事故 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掌握冒顶事故的预兆及其预防措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顶板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性极大,据统计冒顶事故所占的比例占其他事故的60%以上,伤亡人数40%左右因此我们必须掌握煤矿安全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研究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第一节 顶板事故分类 一、顶板的分类 1、伪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较薄的软岩层通常是泥质页岩、泥岩,富含植物化石,在采煤时随落煤面垮落,不易支护,容易影响煤质 2、直接顶:位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