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上传人:折*** 文档编号:299779117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征求观法稿)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进展方向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各种体育现象,透露各种体育现象的过程、本质与规律。健康学主要研究人类如何保持健康及如何更科学地遵循生命规律和健康规律。学习体育与健康学识可以熟悉和发挥人体的运动才能,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进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学识、技能和方法,以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进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对落实立德树人的

2、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重要的作用,对于创办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宏伟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各个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根基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的根本学识、运动技战术与技能、科学磨练身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实践才能,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终身体育磨练的习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强健的体魄,为学生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进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表达,是学生通过学科

3、学习和应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才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才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1. 运动才能 运动才能是体能、技战术才能和心理才能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 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根基。运动才能的概括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表示与比赛。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学识、技能和方法,加入与组织体育表示活动和比赛,显著提高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能够掌管和运用所学运动工程的裁判学识和比赛规矩,提高察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能够依据职业特点,独立或合作制订和实施体能磨练筹划,并对练习效果做出合理的评

4、价;能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情,具有体育文化理解才能和运动赏识才能。 2. 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关键。健康行为的概括表现形式为体育磨练的意识与习惯、健康学识的掌管与运用、心绪调控和环境适应。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内外的体育磨练,掌管科学的磨练方法,养成良好的磨练习惯,具备根本的健康学识,学会自我健康管理,了解职业健康安好学识:心绪稳定、宽容豁达、乐观开朗,擅长与人交往与合作,具备较强的适应环境的才能;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喜欢生活,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善身心健

5、康状况,提高生存和生活的才能。 3. 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模范、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体育品德的概括表现形式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具有自尊自信、大胆顽强、超越自我、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正确对待比赛的结果,胜不骄、败不馁:能够胜任不同的运动角色,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与负责任感;能够遵守规矩、崇敬他人、具有公允竞争的意识。 -2- (二)课程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爱好体育运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学会科学的身体磨练方法,巩固体育运动才能,提高职业体能水平;树立健康

6、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现范和行为准那么,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巩固责任意识、规矩意识和团队意识。使学生在运动才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获得全面进展。 三、课程布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根基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要求,突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强等特点,同时得志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进展的多样化需求,科学合理地设定本课程根基模块、拓展模块的课程布局和学时。 (一) 课程模块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由根基模块和拓展模块两个片面构成。总学时不低于144学时。 1.根基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

7、修的根基内容。根基模块包括体能和健康教导2个子模块,教学时数各18学时,总36学时。体能模块又包括健康体能、运动体能和职业体能,其中运动体能可结合拓展模块中的运动技能系列实施。 2.拓展模块是得志学生持续学习与天性进展等方面需要的选修内容,分为拓展模块一-和拓展模块二。拓展模块一为限定性选修,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类运动、冰雪类运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类运动和新兴体育类运动7个运动技能系列。每个运动技能系列由若干运动工程组成,如足球、走与跑、啦啦操、自由泳、滑冰、太极拳、花招跳绳等。每个运动工程又由3个教学模块组成,以便学生对所选运动工程举行较为系统的学练。运动技能系列中每

8、个工程的3个教学 -3- 模块教学时数为54学时,两年共108学时。各地与各校可根据地方资源、学校特色、教师特长、专业需要以及学生实际处境等,自主选择拓展模块一的教学内容。拓展模块二为任意选修,具备条件的各地与各校在完成8个必修学分的根基上,可自主举行4个学分的学习。 3.课程内容中的体能、健康教导和拓展模块一,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运动技能系列中各运动工程3个教学模块之间呈递进关系,即下一个模块是上一个模块的延续和进展,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贯穿递进、螺旋上升或 逐步拓展的关系,如足球模块一、足球模块二、足球模块三。体能和健康教导可集中或分散安置在运动技能系列工程的教学之中。 4.课

9、外体育磨练、体育竞赛活动、体育社团活动等,是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要纳入整体课程布局设计和教学筹划中,列入作息时间安置中,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相贯穿,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二) 学时安置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需修满8个必修学分,共计144学时,一般18学时折合为1学分。 四、课程内容 (一)根基模块 1. 体能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体能可分为健康体能、运动体能和职业体能3个教学模块。其中运动体能可结合拓展模块中的运动技能系列实施,此处不再列出。 (1) 健康体能 健康体能的内容是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22 年修订), -4-

10、针对学生常见的气力、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素质缺乏等问题而设计的。该片面将田径(跑、跳、投)、体操(支撑、攀爬、悬垂、平衡、腾跃)中的练习,以及各种具有安好性、趣味性、健身性、竞争性、集体性的活动举行合理组合,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筹划。 内容要求 了解进展健康体能的根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管健康体能磨练筹划制订的程序与方法,学会根据自身处境确定磨练的方式、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运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22 年修订)评价自己的健康体能水平,并实时提升健康体能磨练筹划。 掌管并运用改善身体成分的根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合理饮食、操纵体重、改善体形,合理安置磨练的时间、频率和强度等。 掌管并

11、运用进展心肺耐力的根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耐久跑、游泳、跳绳、有氧健身操、长距离骑行和登山等。 掌管并运用进展肌肉气力和肌肉耐力的根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仰卧起坐、俯卧撑、双杠臂屈伸、单杠引体向上、举重物和拉力器弯举等。 掌管并运用进展速度的根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小步跑、后蹬腿跑、加速跑、牵引跑、上坡跑接下坡跑等。 掌管并运用进展气力的根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举行蛙跳、快速推举重物等练习进展爆发力;运用重复练习法、负重抗阻力练习法、阶梯式极限用力法、静力练习法等进展最大气力。 掌管并运用进展柔韧性的根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坐位体前屈、压腿等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 掌管并运用进展灵敏性的根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十字象限跳、六边形跳、“Z”字形跑、折返跑、变向跑、“8”字绕环跑和移动躲闪等。 掌管并运用进展平衡才能的根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单腿站立、燕式平衡和平衡站立等静态平衡练习;悬吊、双腿提踵下蹲、原地跳 -5-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