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说课稿_3

上传人:柏** 文档编号:299236198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_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_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_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_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_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_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说课稿_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说课稿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之金色花。 七年级上册是根据生活内容编排单元的。第五单元是以亲情为主题,风筝写手足之间童年的故事;羚羊木雕写子女与父母的矛盾;散步写三代人的和谐美满;世说新语两则是写少年儿童成长中的聪明机智的故事;而金色花及纸船则是表现母爱的两篇诗歌;所以在教学时我把它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比较而言,泰戈尔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语言秀丽,因此,本课时只讲授泰戈尔之金色花,而冰心的纸船则让学生课后比较阅读。 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顽皮可爱的形象,无不充溢着

2、浓浓的对母亲的爱和依恋。学习诗中奇特的想象不仅使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也为区别下个单元郭沫若诗两首中“想象”与“联想”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语文”,即“语言”和“文字”,因此积累生字词语应是每一篇课文的知识目标;根据单元目标中“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的要求,以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理,第二、三个目标则是掌握常用的朗读和背诵的方法以及掌握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教法: 1、启发点拨法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美读感知法 新课标重视感性层面,重视美读,读出语

3、气、语调和韵味。在美读中,体会“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通过拓展练笔,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多媒体演示法 引入音像资料,制作课件,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4、板书辅助法。 学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1、充分预习,收集有关母爱的诗歌、名言,增大学生阅读的容量,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 2、针对七年级学生照搬参考书相关资料的现象,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参考书,筛选关键信息,作圈点勾画。 3、结合自主、合作、质疑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归纳朗读和背诵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

4、及单元目标说明,“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即是这篇课文的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根据语文学科和诗歌体裁的特点,教学重点是反复诵读直至背诵,体味诗歌思想感情。 2、难点: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想象”的能力,运用“想象”以借物抒情进行拓展练笔,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将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 【教学程序】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语感训练的主要途径就是要美读课文,披文而入情,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思想感情。按照“读读背背写写”的思路,我安排

5、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1、背背古诗,导入新课。(3分钟) 课前播放表现亲情的歌曲懂你,以营造学习氛围。由歌曲联想到古诗游子吟再联系到课文金色花,学生利用参考书简介。 2、初读诗歌,整体感知。(5分钟) 初读课文时,结合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畅所欲言,从感知人物形象入手,感知诗歌情感。 3、美读诗歌,咀嚼品味。(15分钟) 首先全班集体朗读,针对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如整齐而无感情等),安排第二个步骤,选择喜欢或感受深刻的段落朗读,要求读出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及与众不同的感受。给学生三分钟准备时间,提示在选择语段旁就“感情、语气、语速、轻重”等方面作文字或符号的标注,老师简单介绍常用的朗读符号。 学生边读

6、边评边议,老师作好评价的引导,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放大镜观察别人的优点”等。通过对第1、6、8自然段朗读语气的讨论,实现三个问题的探究:“为何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孩子是希望妈妈猜出来还是猜不出来”、“你这坏孩子表现妈妈的何种情感?”,在此过程中,若遇冷场,老师机智加入朗读,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如“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4、背背诗歌,积累内化语言。(6分钟) 首先请学生介绍背诵方法,在充分肯定和鼓励的前提下,教师补充介绍几种适合于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背诵方法,如:游戏背诵法、抓关键词背诵法、情景背诵法、角色背诵

7、法等。再给学生三分钟准备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5、写写小诗,学以致用。(6分钟) 首先提供老师在研读金色花之后受启发以借物抒情的手法所作的一首小诗,目的有二:一是激起学生练笔的兴趣,二是提供一种容易模仿的模式,再让学生放飞想象,续写小诗,借其他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之后全班交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 6、小结及作业(5分钟)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那是因为他高大、挺拔;而母爱则是一条小河,一片大海,她温柔、清澈、博大、源远而悠长。短短的四十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母爱的深情却永远抒写不完。希望同学们下课后能将收集到的表达母爱的诗歌、名言,也可是刚才的即兴创作,制作成卡片,回

8、家送给妈妈,再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朗诵方法,诵读泰戈尔诗歌审判官、飞鸟集节选、繁星节选、乡愁、海燕等。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学理念 新课标中提出学生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以我将本着“生先于师”“先生后师”的教育理念,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并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发现感受本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提高他们的感受力。 二、说教材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要求是能品味和赏析优美的语言,能欣赏和积累精彩的语段。济南的冬天老舍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

9、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本文特别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有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和特别亲切自然富有情趣的语言,如本文中多次用到“小”字,“小山”“小雪”“小山村”等。 三、说学情 下面我来说一说我的学生。初一的学生这时已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初中生活,适应了初中的学习方式,具备了一定的体悟和感受力的能力,也掌握了一些散文的鉴赏分析的方法,这对本文的学习很有帮助,但是领会本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a、学生能领会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的方法; b、学生能掌握和运用比喻、拟人等

10、修辞手法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学生能通过朗读法、评点法、合作研究法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学生能体味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之情; b、学生能树立起对自己的家乡的热爱之情。 针对学情,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以下的重点、难点 五、说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会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通过读品体会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则是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法。 六、说教学过程。 对于这堂课的导入我先以简洁的话语提起北国的冬天,北国之冬总会让人想起“大雪纷飞”、“寒冬凛冽”这样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皑皑的北国之冬中,却有一个地方的景

11、色与众不同,它是哪那?它的景色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来看一看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采用这样的导入比较能够激起学生对本文的兴趣,能更快的进入到本文的学习中。 (1)第一个环节:初读感知 初读课文,限定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感知课文,问题用课件打出如下: 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随机点两三名学生进行回答,然后教师指正补充。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去整体感知文本,初步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发现原因,以提升学生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2)第二环节接下来就是透过对精彩语段的精读,来使学生能掌握本文的重点突破本文的难点。主要采用朗读法、评点法、小组

12、合作探究法,先让学生朗读课文评点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段,分析其妙处。而后小组间可就生成的意见进行交流讨论,在整合后发言。 比如就文中的“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这样亲切字眼的选用也体现了老舍的喜爱之情。 设题意图:让学生先读,引导学生主动地品析重点语句,就能使学生体会感情,又能够使学生生成自己的体验,提高学生的鉴赏与感受力。这也是突破本文难点的很重要的环节。 (3)透过对精彩语段的赏析,学生理解了老舍的一些写作手法和技巧

13、,我将安排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要求是请仿照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写一下身边的校园和家乡。 设题意图:这样既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是对写作能力的一种训练,又能以写促情,抒发学生自己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感情。 (4)归纳小结 让学生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老师对学生的见解都要积极的评价,这一环节可以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下一课时做准备。)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孙权劝学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是一个名人单元。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自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教学这一篇课文,应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

14、,知识和能力这三个方面着手。要理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以及给我们的启发意义。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该课总得来说在名人单元,而且又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对人物的体会必不可少,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应重视落实字词和朗读的培养,可以说是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的。)1知识目标: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一些文言的实词、虚词的意思。能力目标: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情感目标:理解“读书求知的可贵”(开卷有益)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1、总得来说,“教学千法,朗读为本。”朗读法的运用不可缺少,同时应在课堂中教学形式多样,齐读、诵读、自读、对话朗读等等相结合。文言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倡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思想,但是却不能忽略了“双基”教育,这对文言文教学可谓是一大挑战,注重朗读,以读会意,可以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同时给予文言文准确的定位很重要。对学生来说能够阅读浅近的文言文,注重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学习它的目的,要注重学生字、词、句的积累,因为它是学生举一返三,阅读的基础。2。、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课文。 3、讨论法,这是学生掌握运用,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