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题训练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98856182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题训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题训练 20222022学年度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 班别: 姓名: 草原文段选读(一)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心爱,空气是那么新颖,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高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周围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优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四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感叹,( )叫人安逸,(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瑰

2、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犹如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关联词。再用这个关联造句。 2、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感叹( ) 优美( ) 瑰丽( ) 3、解词:翠色欲流: 。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无边的绿毯”指的是 ;白色的大花”指的是 ;“绣上了”指的是 ;“中国画”指的 是 。这个比喻概括、恰当地描绘出了 的情景。 5、“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优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画的中国画那样。”这句话是把绿色草原上的小丘比作 。“ ”指的是小丘和平地之间没有清晰的畛域。 6、简要说说文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_ _ 7、文中“翠

3、色欲流”的“欲”字在字典里有四个解释:欲望;想要;需要;将要。在这里理应是第( )种解释。 8、找出文中写绿色的两个成语。( )( ) 9、用“ “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10、依照原句,用“那么?那么?”写一句话。 11、“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中的“一碧千里”说明 ,“茫茫”的意思是 ,“而并不茫茫”是为 。 12、本选段结果一句话使用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 。 13在写景物的同时,不忘写自己的感受。请用“ ”把写感受的句子画出来。 1 14、这段话主要写 。 15、“感叹”是由于: ;“久立四望”是由于: ;“低吟”小诗是由于: 。 16、短文写出了草原的哪些特点? 17、“一”有一下解释

4、:A、一致 B、数量词 C、专一 D、满,全 “一碧千里”的“一”应取 解释; “一模一样”的“一”应取 解释; “高歌一曲”的“一”应取 解释。 18、“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 19、请你尽情想象:假使和大牛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着草原上的什么呢? 草原文段选读(二)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特别超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5、。快了,快到了。猛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展现了一群马,连忙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飞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仆人来到几十里外接待远客。见到我们,仆人们马上拨转马头,欢呼着,奔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寂静的草原喧嚷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望见了几坐蒙古包。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草原上行车特别超脱”?用“ ”画出来。“超脱”这个词语可以换成什么词? 2、“疾”的意思有:疾病:痛楚;痛恨;急速,猛烈。 “群马飞驰”中的“疾”的意思是 ;“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 。 3、文中画“ ”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4、

6、文中画“ ”的句子把 比作 。 5、解词: 襟飘带舞: 6、“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不是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原 。 7、“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领略什么? 8、“这是仆人来到几十里外接待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 2 9、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观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10、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仆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 白杨文段选读(一) 爸爸的微笑消散了,脸色变得肃穆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雄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

7、,那么固执,不薄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白杨这篇课文的是( )。课文外观是在写白杨,实为写人, 这种方法叫( )或( )。 代表着全体自然苦难、无所畏惧、茁壮成长;面对自然苦难,白杨树的表现是: 。 2、造句。 (1)哪儿?哪儿? (2)不管?不管?总是 (3)那么?那么? 3、请给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4、“ ”划出描写白杨树特点的句子。 5、从“哪儿?哪儿?”这组关联词语中体会到: ;从“不管?不管?总是?”这个句式中体会到 。这些句子,看是在介绍 ,实际上是在赞美 。 6、从爸爸对白杨树的介绍中,“我”知道了白杨树有这样的特点: 。 7、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爸爸当时想到的是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把爸爸当时的心理活动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8、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创办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3 9、根据爸爸的表情,写一写他的内心。 微笑时,心里在想:_ 肃穆时,心里在想:_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表白”的意思是 。“也”说明 。这句话的意思是 11、爸爸在表白自己什么样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