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

上传人:you7****5932 文档编号:298854193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科大学《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医科大学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本科)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99一、单选题 (共 100 道试题,共 100 分)1.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人际交往是一种职业行为符合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护患关系的特征:A.专业性、帮助性关系B.工作性关系C.以患者为中心的关系D.治疗性关系E.互动关系答案:B2.下列选项中,对于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方法描述错误的是:A.创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气氛及环境B.尊重患者的权利及人格C.与患者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D.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E.冷处理护换冲突答案:E3.下列选项中,有关护士素质的要求描述错误的是:A.热爱护理事业,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B.救死扶伤,忠于职

2、守,实行人道主义C.应具有护理理论知识及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D.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E.护患沟通需要以诚相待,因此护士需要时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答案:E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的是:A.护患沟通缺乏B.护理业务水平差C.职业道德不良D.患者法律意识薄弱E.医疗保健供需矛盾答案:D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立良好的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关系的意义的是:A.患者原有家庭角色功能的替代者B.患者生活的照顾者C.患者护理计划制订与实施的监督者D.患者心理的安慰者E.患者病痛的共同承担者答案:C6.护理人员由于年轻气盛,不能体会到家中有人患病时家属的心情和难处,未能做到换位思考

3、,这属于下列哪一项影响因素:A.角色职责不清B.缺乏角色理解C.角色期望冲突D.角色依赖E.角色缺如答案:B7.下列选项中,有关医护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医护关系是护理人员为了服务对象的健康和安慰与医生建立起工作性的人际关系B.医护关系的实质是一种群群、同事合作关系C.医护关系良好有利于保证医疗过程的完整性D.医护关系良好有利医疗护理过程的多样性E.医护关系良好有利于防止医疗过程中的角色确如答案:E8.下列选择中,有关医护关系的模式描述错误的是:A.在护理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之前,护理工作只是医疗工作的附属B.医护关系的模式包括两个C.医护关系的模式包括主导-从属型D.医护关系的模式包括依赖-

4、协作型E.医疗与护理专业相互协作互补,共同发挥作用答案:D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促进良好医护关系的方法与策略的是:A.相互尊重、互相学习B.相互信赖、真诚合作C.主动宣传、加深了解D.坚持原则、适当解释E.评估家庭,解决困难答案:E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医护关系的影响因素的是:A.角色权利争议B.角色理解欠缺C.角色压力过重D.角色心理差位E.角色相互信赖答案:E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促进良好护际关系的方法的是:A.相互理解B.换位思考C.推己及人D.主动宣传E.相互尊重答案:D12.下列选择中,有关建立良好护际关系的意义描述错误的是:A.对护理人员集体内聚力和工作效率的影响B.对护理人员

5、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影响C.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影响D.对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发挥的影响E.对护理工作交接班的影响答案:D13.下列选项中,有关护际间的交往与矛盾的描述错误的是:A.护士希望护士长业务技术过硬B.护士希望护士长能指导下属C.护士长希望护士贯彻自己的工作意图D.护士与护士之间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业务、技术等的比拼E.护士与实习护士之间既是师徒关系,又是同事关系答案:D14.下列选项中,有关特殊情况下的护际关系描述错误的是:A.成功的交接班是护理人员之间团结协作的表现B.每位护理人员应关注危重症患者的病情C.护理人员应敢于主动承认错误D.护理人员绝对不会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E.护理人员敢于主

6、动承担责任答案:D15.下列哪一项不是人际关系的特征A.互动性B.心理性C.模糊性D.渐进性E.复杂性答案:C16.下列哪一项不是人际关系的外部结构要素A.方对关系B.实物媒介C.信息媒介D.行为部分E.交流活动答案:D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际关系的适度原则A.自尊适度B.交互适度C.表露适度D.忍让适度E.热情适度答案:B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际关系的人性原则A.交互原则B.理解原则C.文明原则D.择善原则E.互利原则答案:D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际关系的选择原则的内容A.调整需要与时间和精力B.择善原则C.平衡各种人际关系D.协调交往行为E.互利原则答案:20.根据人际关系的倾向,将

7、人际关系进行分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一分类A.合作型B.竞争型C.应酬型D.维持型E.混合型答案:D21.有关PAC分析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A.PAC理论基于弗洛伊德的心理自我意识状态理论B.PAC理论认为每个人在心理及性格上有三种自我状态C.这三种状态是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成为其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D.PAC理论从人格结构的角度揭示了不同类型交往中的一般规律E.如果交往双方的人格意识状态处于对对方的期望,则属于互补型的人际关系答案:E22.下列哪一阶段是人际关系的起步及准备阶段A.定向选择阶段B.感情交流阶段C.情感探索阶段D.稳定交往阶段E.表面接触阶段答案:A23.下列哪一

8、阶段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层次A.定向选择阶段B.感情交流阶段C.感探索阶段D.稳定交往阶段E.表面接触阶段答案:D24.下列哪一阶段以双方的共同情感逐步消失,差异逐渐显现为特征A.分歧阶段B.冷漠阶段C.疏远阶段D.破裂阶段E.终止阶段答案:A25.下列哪一项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动因,并制约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和持久性A.身材B.年龄C.生理需要D.情绪状态E.健康状况答案:C26.下列哪一项是心理结构系统的最高层次A.自我认知B.心理动力因素结构系统C.自我体验D.自我调节E.心理特征因素结构系统答案:B27.下列哪一项会制约及影响关系主体的交往热情、交往需要及交往心理A.社会地位B.进取型职业C.逊顺

9、型职业D.分离型职业E.知识层次答案:A28.下列哪一项在人际交往时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A.空间距离B.习俗礼仪C.道德规范D.价值观念E.法律体系答案:C29.下列哪一项是人际关系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A.主动交往B.重视第一印象C.保持双方信念的一致D.保持双方价值观的一致E.保持兴趣及爱好的一致答案:A3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珍惜与发展彼此友谊的方法A.肯定对方的自我价值B.及时提供帮助C.表现真实的自我D.避免给朋友添麻烦E.注意保守对方的秘密答案:D31.下列选项中,有关调整人际关系的规律性原则描述错误的是A.人际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双发共同的利益基础上B.

10、如果一方有需要而另一方没有,也可以改善或调整人际关系C.双方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方需首先主动改变态度来调整人际关系D.人际关系的调整必须把握及应用双方的情感E.双方需要注意感情与信息的统一答案:B3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进行批评时可以选用的方式A.用诚挚的感谢或赞美开始B.间接提醒他人的错误C.批评前先暴露自己的错误D.公开批评E.慎用公开批评答案:D33.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认知的特征:A.知觉信息的选择性B.社会认知的互动性C.认知行为的一致性D.社会认知的评估性E.社会认知的归因性答案:E34.下列有关社会认知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他人的认知主要包括对他人外在行特征的认知和他人人格特征的认知B.

11、自我认知的过程是对自身的感知、理解及评价过程C.人们对自我的认知一定比对别人的认知更准确D.只有正确的认识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E.在对他人进行归因时,可以采用一贯性标准、差异性标准和普遍性标准。答案:C35.下列有关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知觉是整个社会认知过程的开始B.社会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C.社会印象具有直接性的特征D.社会印象一旦形成不易发生改变E.社会判断是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答案:C36.下列有关社会认知的偏差的说法错误的是:A.首因效应在对人以后的认知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它往往会成为双方以后是否交往的根据B.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作

12、用C.近因效应在感知陌生人时起重要作用D.首因效应及近因效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价值选择及评价E.社会固定印象对人的社会认知产生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答案:C37.下列哪种心理差位关系体现为下位者尊重上位的意见,且能照办,若持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以委婉的方式提出。A.微弱差位B.中强差位C.显著差位D.超强差位E.极强差位答案:B38.有关心理方位基本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照心理方位确定方式划分,可分为法定权威型和精神权威型B.在一个群体中法定权威型的心理方位关系,一定同时具有精神权威的心理方位关系C.精神权威型的心理方位,不一定同时具有法定权威D.按心理方位的表现形式划分,可分为外

13、显型心理方位和内隐型心理方位E.按照心理方位确定的时间划分,可分为始定位型心理方位关系和渐定位型心理方位关系答案:B39.下列关于心理方位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心理方位是在人际交往的互动过程中,双方所产生的心理上的主导性及权威性的程度B.心理方位包含两种状态:心理等位关系和心理差位关系C.用社会地位或角色关系来确定交往双方的心理方位关系称为法定权威型D.精神权威型的心理方位关系一般与社会地位及角色没有完全对等的关系E.一般来说,在一个群体中法定权威型的心理方位关系,一定同时具有精神权威的心理方位关系答案:E40.下列有关心理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指两个社会角色因情感亲疏

14、程度而表现出的人际间的心理距离的变化B.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正负等级划分,可作为对人际关系进行心理决策或决断的重要依据C.一般根据人际关系心理距离,可以将人际关系分为9级D.人际关系心理距离正三级,心理距离最近,局限于知心朋友E.心理距离零级时心理距离无所谓,关系如匆匆过客答案:D41.有关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在现实人际关系中,双方的心理可能不会绝对相等B.心理距离不等值往往是引发人际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C.认知距离和实际距离不等值D.认知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偏差越大,越可能引发认知一方的心理失衡,进而则容易造成人际冲突E.基础距离和即使距离是等值的答案:E42.下列哪项是产生相近吸引的主要原因:A.认知因素B.才能因素C.仪表因素D.相似因素E.相悦因素答案:A43.下列不属于个人特质吸引的是:A.仪表吸引B.才能吸引C.敬仰性吸引D.个性品质吸引E.相似吸引答案:E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