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养大赛试题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298853238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素养大赛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素养大赛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素养大赛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素养大赛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素养大赛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素养大赛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素养大赛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组: 下面的图片是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取名为( ),其创意来源于( )。2. 选择题。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 )。A鼓惑人心 B委屈求全 C竭泽而渔 D随声附合 3. 判断题清代左宗棠曾作一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其中“两司马”指的是司马迁和司马相如。4. 选择题。 美国心理学家、行为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社交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5.简答题。 某老师教学拼音书写时,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拼音王国的拼音娃娃们要分住房了,国王规定,为了节约住房,所有娃娃都住中格。规定一出,单韵母家族中i和为难了,因为他们的头怎么也挤不进中格。同

2、样犯难的还有声母家族中的b,f,d,t,l,k,h,他们的头缩进中格几乎不能呼吸。而p,g,q也不开心,因为他们的尾巴也挤不进中格,掉在了下格。于是他们都去找国王申诉,国王被吵得没办法,只好重新规定住房分配方案:探头的住上格和中格,长尾的住中格和下格,没头没尾的住中格。终于解决了,这时,j问了:像我这样有头有尾的怎么办?小朋友,你们说呢?请简要评析这一教学设计。第二组:1.选择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A.平等互助 C. 互助互利 D.互不干涉内政2.判断题。 “卵”字的最后一笔是竖。 3.填

3、空题。请说与下列绰号相对应的水浒人物。浪子 菜园子 4.选择题。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是( )。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5.简答题。这是某报刊登的一幅漫画,谈谈你对漫画中折射的现实问题的看法。第三组: 1. 选择题。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变化、物候现象等。下列节气中反映气候现象的是( )和( )。A谷雨 B.夏至 C.霜降 D.大寒2.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深邃(su) B戛然而止(ji) C慰藉(ji) D眼睑(lin) 3.图片题。 请看八仙过海图,按要求回答问题。八仙过海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

4、( )八位神仙。A道教 B佛教 C儒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 )。 4.选择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教育上体现的是(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原则 D因材施教5.简答题。某教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文中写到杂草被农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时声音非常洪亮。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商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老师朝那位学生做了个喷洒农药的动作,同学们都笑了,这位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

5、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出了效果。请简要评析这一教学案例。第四组 1.排序题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 庚子事变 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 辛亥革命 2. 填空题六书包括( )会意、( )、形声、转注和假借3. 音频题。请听一段音频:李煜相见欢4。这是一首古诗词改编的歌曲。请说出这首歌歌词的出处。4.选择题。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对杜威教育思想吸取和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请问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 )。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教育即生活 D学校即社会5.简答题。 下面是一年级阅读课家的教学片段,请你作出简要的评点。一位老师在教家一课识字时,先拿出“白云”、“小鸟”、“种子

6、”、“鱼儿”四种头饰,让学生戴上喜欢的头饰后说:“你们都是大自然的宝宝了,认识自己的名字吗?”接着出示生字词,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自学这些词语,然后找出自己的名字多读几遍。学生自读后,老师先检查认读自己的名字,并从“蓝天”、“树林”、“小河”、“泥土”中,找出自己的“家”;再认读别人的名字,找别人的家;最后齐读“我们”,找“我们”的家“祖国”。第五组 1.选择题。 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首次赴亚丁湾、对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亚丁湾是出入( )运河的咽喉要道。 A巴拿马 B苏伊士 C 约旦 D伊利2.选择题。 下列加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流金铄(shu)石 B忍俊

7、不禁(jn) C既往不咎(ji) D骄奢淫逸(y) 3.选择题。 王昌龄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是指( )。A李广 B卫青 C李陵 D霍去病 4.判断题。对学生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应重在考察学生认读、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5.简答题。(视频:胡锦涛总书记在地震灾区玉树视察孤儿学校)下面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地震灾区玉树视察孤儿学校的一段视频,看后请从心理学的角度评析胡书记的视察会给学生的心灵产生哪些积极影响?第六组 1选择题。仔细倾听下面音乐,说说这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蓝色多瑙河grams/view/AKhFeGLsMLM/ 01:24

8、02:34),( )A 莫扎特 小夜曲B 贝多芬 命运C 约翰斯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D 莫扎特 土耳其进行曲2. 填空题请说出下列成语所用的修辞手法。莺歌燕舞( ) 诗情画意( )3.选择题。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有牡丹亭。B曹禺、夏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神曲。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4. 判断题: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强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每天锻炼一个小时。5.简答题。 为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一位老师摒弃以往“一拳、一尺、一寸”等常规式的提醒,而是在学生写字时用

9、相机进行抓拍。随后,教师呈现一组写字姿势不正确的照片,让学生给照片中的同学提提建议,接着又呈现一组写字姿势正确的照片,让学生欣赏学习。最后,教师趁热打铁:“如果你的写字姿势正确,下次我也会把你的写字姿势拍下来,有没有信心?”请您简要评析这一教学。第七组 1.选择题。 儒家学说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这一时期曾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王允 B董仲舒 C贾谊 D杨雄2.改错题。 指出下句中的不当之处并改正。五一期间,全市50辆消防车、200名消防战士,放弃休假,坚持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3. 填空题“初唐四杰”是指卢照邻、( )、( )和杨炯。4判断题其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

10、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教育家是凯洛夫。5.简答题。请看录像课姥姥的剪纸片段,并对这一教学环节作简要的评价。第八组 1. 选择题。下列属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是( )( )。A. 雕塑 B.歌剧 C.剪纸 D. 年画2.改错题。 指出下句中的不当之处并改正。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3. 填空题。请看一幅图片。下面哪首诗写出了这幅图中的意境?诗的作者是谁?( ) A.绝句 B.山行 C.春日偶成 D.宿新市徐公店( ) A.李白 B.杜牧 C. 杨万里 D. 程颢4.选择题。“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在( )中首先提

11、出的。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5、简答题三年级课文石榴第三小节是这样写的: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一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这一段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时,要注意脸部表情,要一边读一边做动作。结果学生在座位上手舞足蹈,课堂上笑声一片。请对这一教学环节进行分析。第九组 1. 选择题“寅吃卯粮”

12、的意思是“寅时”就把“卯时”的粮食吃掉了,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传统的计时法“寅时”是指( ),“卯时”是指( )。 A.1点至3点 B. 3点至5点 C.5点至7点 点至9点。2.选择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B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3.选择题。 “回眸一笑百媚生”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妩媚。这句诗最初形容的是( )。 A西施 B貂蝉 C杨玉环 D王昭君4. 选择题。(马头琴独奏

13、曲)听乐曲,请从下面选出正确的答案:(1)这首乐曲反应的是哪个民族的风情?( ) 蒙古族 傣族 高山族 鄂伦春族(2)下面的哪篇课文教学,适合配用此曲?( )日月潭 草原的早晨 欢乐的泼水节 北大荒的秋天5.、简答题一位老师上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要学生想象司马迁是怎样充分利用每一天,发愤写作的。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炎炎夏日,司马迁 ;北风呼啸时,司马迁 ;旭日东升的清晨,司马迁 ;明月高挂的夜晚司马迁 。请对这一教学环节进行分析。第十组 1.选择题。 西游记中提到的火焰山位于今天的( )。A吐鲁番盆地 B四川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刚果盆地 2. 选择题。下列词语有误的两项是( )。A.恶言厉辞 B. 遮天蔽日 C.粗制滥造 D.一张一驰3.选择题。 下列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经到了这地步,还有什么办法?一不做,二不休,我打算拼一拼了。B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