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话拾趣(可编辑)

上传人:柏** 文档编号:298852369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乌话拾趣(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义乌话拾趣(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义乌话拾趣(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义乌话拾趣(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义乌话拾趣(可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乌话拾趣(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乌话拾趣(可编辑)(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乌话拾趣第一篇:义乌话拾趣 义乌话拾趣 “义乌话”的形象生动,与它具有多种修格的方法分不开的。首先,它的词语中“打比方”(比喻格)的很多。如用事物打比方:铁硬、棉软、墨黑、雪白、屁轻、死人重等等,用像钢铁、像棉花、像雪片、像墨水、像屁气、像尸体这些物体来比如相近物体的性质状态。这类语言很多,如食生米、热狂病、无名件、有章程、眼睛孔浅、安脊定骨、硬板头颈、长柄肥勺、魂灵白骨等等。 如用动物打比方:蝈蚱(用其善蹦善跳喻人的情态行为太过份了)、麦鳅(喻家中做的面条像泥鳅般油滑)、牲犊(即畜生,骂人的品行如同牲畜一样)、启狗娘(用性发时不能自制的母狗来喻人的胡乱行为)。还有如老虎钳、蛀米虫、三脚马、

2、近鼠眼、水浇鸭背、鹭鸶脚里割肉等等。 如用人物打比方:贼相(喻其人相貌行径像做贼的)、死颜(骂看不惯的人像死人脸颜那样使人厌恶)、叫化子(喻人的穿戴邋遢)、三姑六婆(喻爱管闲事、挑弄是非的女人)、哑口凑孽(喻不好的事都凑到一块来了)、里古反出(喻对自己人不忠)、伯嚭白捣(喻行为不诚实)、真个李逵(用梁山泊英雄黑旋风李逵来称颂不避险恶的正直勇敢的人)等等。 其次,义乌话中夸张手法运用自如。比如螺蛳壳里打道场(形容在很狭小的场所办不小的事)、做贼偷麦磨(形容拿价值小的笨重东西)、荷叶包铁钉(形容根本无法办成的愚蠢行为)、老虎咬天空(形容无计可施)、尖刀头里翻筋头(形容不顾一切的冒险行为)等等。 还

3、有,义乌话里的对偶句、押韵句(叠齐话)、歇后语也多,既确切,又很生动。如旧性勿改,牵牛落海。口念阿弥,手挖心肺。做人恶毒,天雷敲倒。种田要勤,读书要灵。日长事多,夜长梦多。先苦后甜,富贵万年。冷在风里,穷在债里。狗朝屁走,人跟势走。牌子十足,行事调倒。种像种,蒲箩像狗笼。家无主,扫帚颠倒竖。夜里少食口,活到九十九。牛食稻杆鸡食谷,各有各的福。食起三斗碗,做起翻白眼。长伯晒衣裳,短伯做木匠。先下手为强,后下手搔痒。越嬉越懒,越吃肉越口淡。浇肥要浇根,做人要做正。客人是条龙,勿来人要穷。人多讲出理来,谷多舂出米来。锅头(里)饭好吃,过头话难讲。不怕青面,不怕白面,只怕皮面。好男不打妻,好狗不咬鸡。

4、男侬勤,田头地角出金银,内家勤,衣裳鞋袜样样新。 义乌话中的修辞手法还有一些,本文仅择主要的举例说明之,借以抛砖引玉。 “义乌话”的形象生动,与它具有多种修格的方法分不开的。首先,它的词语中“打比方”(比喻格)的很多。如用事物打比方:铁硬、棉软、墨黑、雪白、屁轻、死人重等等,用像钢铁、像棉花、像雪片、像墨水、像屁气、像尸体这些物体来比如相近物体的性质状态。这类语言很多,如食生米、热狂病、无名件、有章程、眼睛孔浅、安脊定骨、硬板头颈、长柄肥勺、魂灵白骨等等。 如用动物打比方:蝈蚱(用其善蹦善跳喻人的情态行为太过份了)、麦鳅(喻家中做的面条像泥鳅般油滑)、牲犊(即畜生,骂人的品行如同牲畜一样)、启

5、狗娘(用性发时不能自制的母狗来喻人的胡乱行为)。还有如老虎钳、蛀米虫、三脚马、近鼠眼、水浇鸭背、鹭鸶脚里割肉等等。 如用人物打比方:贼相(喻其人相貌行径像做贼的)、死颜(骂看不惯的人像死人脸颜那样使人厌恶)、叫化子(喻人的穿戴邋遢)、三姑六婆(喻爱管闲事、挑弄是非的女人)、哑口凑孽(喻不好的事都凑到一块来了)、里古反出(喻对自己人不忠)、伯嚭白捣(喻行为不诚实)、真个李逵(用梁山泊英雄黑旋风李逵来称颂不避险恶的正直勇敢的人)等等。 其次,义乌话中夸张手法运用自如。比如螺蛳壳里打道场(形容在很狭小的场所办不小的事)、做贼偷麦磨(形容拿价值小的笨重东西)、荷叶包铁钉(形容根本无法办成的愚蠢行为)、

6、老虎咬天空(形容无计可施)、尖刀头里翻筋头(形容不顾一切的冒险行为)等等。 还有,义乌话里的对偶句、押韵句(叠齐话)、歇后语也多,既确切,又很生动。如旧性勿改,牵牛落海。口念阿弥,手挖心肺。做人恶毒,天雷敲倒。种田要勤,读书要灵。日长事多,夜长梦多。先苦后甜,富贵万年。冷在风里,穷在债里。狗朝屁走,人跟势走。牌子十足,行事调倒。种像种,蒲箩像狗笼。家无主,扫帚颠倒竖。夜里少食口,活到九十九。牛食稻杆鸡食谷,各有各的福。食起三斗碗,做起翻白眼。长伯晒衣裳,短伯做木匠。先下手为强,后下手搔痒。越嬉越懒,越吃肉越口淡。浇肥要浇根,做人要做正。客人是条龙,勿来人要穷。人多讲出理来,谷多舂出米来。锅头(

7、里)饭好吃,过头话难讲。不怕青面,不怕白面,只怕皮面。好男不打妻,好狗不咬鸡。男侬勤,田头地角出金银,内家勤,衣裳鞋袜样样新。 义乌话中的修辞手法还有一些,本文仅择主要的举例说明之,借以抛砖引玉。 义乌早前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小县。悠久的农耕文化与时令、节日习俗派生出了一些有本地地方特色的谚语、顺口溜和歌谣。 清明 “清明冬至,前三后四。”清明冬至上坟祭祖,义乌人俗称“烧太公”。在义乌民俗中,烧太公早可在节日前的三天中,迟可在节日后的四天中进行。清明时节塘里螺蛳肥,因此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说法。清明节食清明馃,做馃时掺以野艾嫩头,取其色青,以兆一年吉祥。“吃过清明馃,日日田畈坐。”指清明节后田

8、间农活开始多起来。如果在清明节后的一小段日子里做了什么蠢事,常常会被义乌人取笑为“清明馃食昏了总?” 端午 “端午馄饨夏至面,食过节节健。”义乌旧时风俗,端午过节,仅为上午,所以有“端午大午前”的说法。以前农家在端午节有“送蠓虫娘”的习俗。用火把熠明屋角烙赶蠓虫到郊外,口念“蠓虫娘,蠓虫娘,送侬到东阳,转来望重阳”,念完把火把扔在地上而回。一般来说,蠓虫到了农历九月中旬开始销声匿迹。所以说,九月九,蠓虫叮捣臼。端午节后,天气转热,因此说“食过端午粽,棉被夹袄都好送”。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据说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好愁弗愁,愁个六月呒热头。”义乌民间有“六月六,狗洗浴”的旧俗。“六月六,不

9、食肉,生个大疠毒”。传说杀鳖熬汁,只有在这一天不会凝冻。 中秋 “七月半,枣当顿。八月中秋,枣到苏州。”旧时的七月中旬,义乌的马枣、旗鼓枣、大枣相继成熟,打下后纷份加工成南枣、蜜枣,约在八月中旬开始销往苏州等地。中秋夜赏月食月饼。小孩子不能对着月亮乱指,否则会被视为对月神不敬,遭大人恐吓:“月亮姑姑会来割耳朵!” 除夕 年关临近,义乌人称之为“年到岁逼”。除夕则称为“三十夜”。三十夜隔岁,应说吉利话。一些平日里常说的词汇在三十夜和春节是禁用的,应换种说法。比如,“吹灭”改说“圆”;“杀”改说“宰”;“跌倒”改说“滚元宝”等等。一些地方更有大年三十讨口封的习俗。据说三十夜小孩无意间说出的话,来年

10、往往能应验,于是大人们便会想方设法从孩子嘴里套出一些吉利话来。比如说往饭里撒一些稻谷,孩子见了会说:“恁多谷呢”;把钱放在地上故意让孩子拣着,孩子会说:“恁许多钞票哇!” 旧时义乌民间有一首歌谣,叙及了一年的农事:一粒星,像盏灯。两粒星,上台门。台门头,种块豆,豆铲铲,好种秧,秧齐齐,种荸荠,荸荠种得壳,摘菱角,菱角挂满船,划只船,一划划到义乌县,换来铜钿买索面。索面头,挂碗沿,爷食碗铲菜园,娘食碗纺木棉,媳妇食碗看雄鸡,雄鸡看不牢,一日打三遭。 在义乌民间,小孩子在大人的口中有各式各样的称谓。较常用的有“小个儿”、“小兵将”、“麻痘鬼”等。麻痘鬼是从俗语“痘里不去麻里去”转化而来,“痘”指天

11、花,“麻”指麻疹,以前是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过的两道关卡。“麻痘鬼”原是一句诅咒小孩早死的骂语,后来其贬义逐渐淡化,成为对小孩子的一种昵称,并特指男孩子。提到女孩时,则称之为“麻痘花娘”,早年初春时节,女孩子总是三五成群到野外挑田荠充粮,所以说:“草籽花开,麻痘花娘结堆。” 义乌人形容一个人年龄小,通常会说:“窝粒片儿都未脱”或“老八儿拖门坎”。比如夸奖自己的孩子很能干,会这么说:“阿拉的麻痘哩老八儿拖门坎的时候都会替爷娘看摊了。” 男孩子到了青春期,喉结突出,说话变得“大木”声。这时期他们常常被大人取笑为“雄鸡嗉”。“嗉”,义乌念“巨”,即嗉囊,是鸟类喉咙下装食物的地方,用它来比喻男孩子突出

12、的喉结。雄鸡嗉囊凸出,表示发育成熟,开始对草鸡紧追不舍了。所以“雄鸡嗉”是取笑男孩子开始想老婆的意思。 青春期的男孩子体格发育很快,力气增大,因此说:十七八,松树连根拔。早先义乌民间早婚较多,加上当时生活条件限制,女孩子往往发育得迟,直到嫁了老公以后才丰润挺拔起来。因此义乌民间有“大姑娘见夫,好比荞麦用箍”的说法。箍,菜籽榨油后的饼状渣滓,可以当肥料。 都说结婚后女人比男人老得快,“男人三十正后生,女人三十老嬷茬。”茬,义乌话念“捐”,植物割去后留下的根茎。义乌俗话说,三十六岁归城隍殿。归,义乌话念“居”,(普通话中读“归”音的字,义乌话通常念“居”,比如:价钿贵,归来,乌龟,鬼怪,跪下来等)

13、。义乌民间的迷信说法,人未活到三十六岁便死去的,寿月不足,鬼魂没有资格进城隍庙,只能呆在山脚野外的鸡笼殿里。 早前人们寿命普遍不高,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义乌人有“五十六十排死路”的说法。“七十 三、八十四,城隍老爷不请自己都要去!”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孟子活到八十四岁,意思是说人能活到圣人一样的年纪就该知足了。自嘲自己年纪一把,离死不远时,会说“黄泥平姆颈了”,或者说“黄泥香了”、“铁板香了”。嫌憎一个人活得太长命,会说他“活到背脊出牙齿”! 芸芸众生,命运不同。有的少年得志,中年潦倒,老来又富足,义乌人称之为“金扁担,两头翘”。有的人到暮年运气才变好,义乌人称之为“落山红”。 第二篇:对联拾趣

14、 对联拾趣 东晋书圣王羲之以书法闻名遐迩。一年除夕,他在大门口写了副春联,没想到几乎浆糊未干便被人揭走,再写一副,依然无存。于是,他心生一计,写了第三副春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对联太不吉利,也就无人来揭了。第二天凌晨,全家起来拜年,他让儿子献之给对联添了个尾巴,使对联变为:“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拜年的人见到这副对联无不称好。 宋朝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一日,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事过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之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

15、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他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明末大臣洪成畴,素以忠节自诩,故在厅堂的正中央亲书一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来,他在松山一战中败于清军,自己被俘后投降了清朝。这时,有人看他变节如此突然,便在这副对联的联尾各添一字,改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矣”“乎”二字的增添,产生了妙不可言的讽刺效果。 清朝有个李知县,常依官仗势,欺压百姓,本来贪心很重却硬充清廉,某年春节,他在正房门贴出一副春联标榜自己,联曰:“爱民若子;执法如山。”这春联一贴出,即遭到众人的非议和指责。有人暗为这副春联加了个长尾巴,变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为其山乎?” 1941年旧历除夕夜,在南京颐和路公馆大门上汪精卫贴出自书的春联:“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公之大业。”第二天清晨,他发现春联已被人偷改为:“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公之大业。”从此之后,汪精卫再也没有写春联的雅兴了。 1962年秋天,郭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在梵音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