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寓言三则同步练习 鄂教版

上传人:闪**** 文档编号:298849668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寓言三则同步练习 鄂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寓言三则同步练习 鄂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寓言三则同步练习 鄂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寓言三则同步练习 鄂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寓言三则同步练习 鄂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寓言三则同步练习 鄂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寓言三则同步练习 鄂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寓言三则同步练习 鄂教版 23. 寓言三那么 文笔精华美文中漫步,品尝心灵的鸡汤?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学识的殿堂? 1给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南辕北辙( )( ) 将奚为北面( ) 数者愈善( ) 堕而折其髀( )( ) 塞翁失马( ) 引弦而战( ) 阿豺折箭( )( ) 将胡骏马而归( ) 何遽不为福( ) 戮力一心(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吾(y) 者善 以(b) 跛之故 人皆(dio) 之 (du) 而折其髀 社(j) 可固 众者难(cu) 3.解释加点的字。 (1)方北面而持其驾 (2)

2、我欲之楚 (3)将奚为北面 (4)数者愈善 (5)而离楚愈远耳 (6)马无故亡而入胡 (7)人皆吊之 (8)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9)家富良马 (10)堕而折其髀 (11)独以跛之故 (12)阿豺谓曰 (13)汝曹知否 (14)戮力一心 4.翻译句子。 (1)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2)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3)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4)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5)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6)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者难摧。 5.填空。 (1)寓言。用假托的 寄寓深刻的 。寓言,一般对比 ,故事的 精心 爱心 潜心 - 1 - 仆人公可以是 ,也可以是拟人化的 或其他事物。 (2)战国策简称 ,由

3、西汉 整理编订战国时代各国史官和纵横家著作而成,按东周、西周、 、楚、 、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排列,共 篇。魏书北齐 撰。一百三十卷,体北魏史。 (3)塞翁失马选自 。其寓意是: 。淮南子西汉 编撰。书中善以 、 论辩说理。阿豺折箭选自 通过 的故事,说领略: 。 (4)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4分)(福州(课改区)中考题) 备选成语:卧薪尝胆 守株待兔 悬梁刺股 繁重卓绝 精卫填海 直言不讳 锲而不舍 坚持不懈 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口口口口;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口口口口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着是口口口口,是口口口口,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举行曲

4、。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领会语言的蕴籍? (一) 课内精读 南 辕 北 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6成语“南辕北辙”中“辕”是 ,“辙”是 。成语释义: 。 7.南辕北辙选自 。告诫我们: 。 8.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今者臣来 臣:我 B方北面而持其驾 北面:向着北方;面向北方 C我欲之楚 之:往,去 D吾用多 用:用处 精心 爱心 潜心

5、- 2 - 9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一句为现代汉语。(2分) 译文:_ 10.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类似“南辕北辙”的事例? (二)课外拓展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那么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解释加点的词语。 不辩牛马。 ( )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河伯始旋其面目

6、。( ) 12.翻译划线的句子。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译: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译: 13.请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定题目。 14.读了这那么寓言你有什么启示? 中考链接真题中撷英,把握中考的脉搏? (一) 阅读链接(广西中考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

7、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成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有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精心 爱心 潜心 - 3 - 15.以下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其如土石何? 必先苦其心志 B.汝心之固,固不成彻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且焉置土石 或置酒而招之 D.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16.智叟阻拦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愚公又是怎样驳斥他的?请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回复。 答: 17.请你谈谈对愚公移山这件事的看法。 (

8、二) 新题链接(山西测验区中考题) 18.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最受公众热爱的校徽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人大校徽主体构思是三个并列的篆书“人”字图形,寓意“人民”“人本”“人文”,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众”之意。 右图是北京大学校徽,中间的“北大”二字由三个篆书“人”字图形组成。专心读图后回复: 三个“人”字图形的特点是 ,校徽突出的办学理念是 。 创新写作共鸣中挥笔,放飞思想的小鸟? 19.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一那么寓言小故事。 23. 寓言三那么 1.yunzh;x;sh;zhb;si;xin;jing;j;chizh;l。2.御;跛

9、;吊;堕;稷;摧。 3.(1)正,将要。(2)去,到。(3)何。(4)更加。(5)语气词,啊。(6)逃跑。(7)抚慰。(8)带。(9)多,有好多。(10)落下来;跌断;大腿骨。(11)仅,只; 由于。(12)对?说,报告。(13)你;辈。(14)并,合。4.(1)你要去楚国,为什么打定向北走?(2)钱虽然多,但你走的不是去楚国的路。(3)那跑丢的马带了一匹胡地的骏马回来了。(4)这莫非就不能变为一件坏事吗?(5)靠近边塞的居民,战死的达特别之九。(6)你们是否知道其中的道理?一支箭轻易折断,多支箭就不轻易折断了。5.(1)小故事;道理;短小;人;动植物。(2)国策;刘向;秦;齐;三十三。魏收;纪传。(3)淮南子人间训;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可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