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实行破案追逃工作新机制

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7.10KB
约15页
文档ID:298142600
关于实行破案追逃工作新机制_第1页
1/15

关于实行破案追逃工作新机制关于实行破案追逃工作新机制(一)公安部关于实行破案追逃新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关于实行破案追逃新机制的通知公通字 〔11019〕9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 在党中心、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政法各部门的亲密协作和广阔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国公安机关和广阔公安民警的顽固奋战,全国追逃专项斗争取得了重大战果和显著成效各地公安机关在这次专项斗争中,采纳了很多好做法,积累了不少好经历为了使这些好经历、好做法长期坚持下去,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日常侦查破案和缉捕在逃人员的工作,公安部要求各地尽快实行破案追逃新机制新机制要有利于增加公安机关和广阔民警的防逃意识,削减在逃人员的产生;有利于充分调动民警破案追逃的踊跃性;有利于各地区、各部门、各警种亲密协作,整体作战;有利于强化公安根底工作;有利于加强公安信息网络建立;有利于推动科技强警战略的实施 破案追逃新机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严格执行犯罪嫌疑人或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抓获的破案标准各级公安机关要谨慎贯彻《公安部关于修改刑事案件破案标准的通知》(公通字〔11018〕1号)精神,在破案统计、侦查部门破案成果考核、刑警中队等级评定等工作中都要严格执行这个破案标准:一人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必需抓获;二人以上共同作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必需抓获;犯罪集团作案的,首要分子和主要实施犯罪的嫌疑人必需抓获。

要把缉捕在逃人员作为侦查办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坚决订正重破案、轻追逃的错误倾向,采纳有力措施,切实提高侦查破案水平,刚好抓获更多的犯罪嫌疑人,削减在逃人员的产生 二、实行犯罪嫌疑人到案率指标考核犯罪嫌疑人到案率是指已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占已查明的犯罪嫌疑人的比率各地公安机关要对担当侦查办案任务的部门和侦查员实行犯罪嫌疑人到案率指标考核,在考核这些部门和侦查员的工作成效时,不仅要考核破案肯定数,而且要考核犯罪嫌疑人到案率,从而引导侦查办案部门和侦查员不断增加防逃、控逃意识,力争做到破案多、抓获多、逃得少 三、严格落实破案追逃责任制各级公安机关要把立案、侦查、破案、追逃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办案单位和侦查员身上,谁办的案件,谁就要对该案在逃人员的缉捕工作负责究竟办案单位和侦查员要负责搜集在逃人员的资料并刚好上网,要保管好在逃人员的证据档案,随时驾驭缉捕工作进展状况,并做好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等工作 四、对在逃人员要刚好上网以下三种在逃人员必需上网:11019年7月1日以后,已经办理了刑事拘留、逮捕法律手续的在逃人员要在一个月以内上网;看管所、劳改、劳教场所脱逃的在逃人员要随时上网;案情重大、紧急、状况特别的在逃人员,经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先上网,然后补办刑事拘留、逮捕法律手续。

在逃人员上网要有简要案情、姓名、性别、照片、体貌特征、身份证号码、法律手续等资料,要逐步提高上网在逃人员资料的质量逃犯信息上网要经县、区以上(含)公安机关侦查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批各级刑侦部门要随时驾驭网上在逃人员信息,省级公安机关刑侦部门负责对上网在逃人员状况改变时的删改和抓获核实后的撤销工作 五、运用网上查询和光盘比对刚好查获在逃人员公安机关各部门、各警种要发挥各自的职责优势,结合日常业务工作,发觉可疑人员,刚好与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或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光盘查询、比对,查获在逃人员特殊要留意在旅馆、出租屋、建筑工 1 地等重点场所和暂住人口、流淌人口等重点人群中加强工作,从中发觉抓获在逃人员 六、要为网上查询和光盘比对供应切实有力的保障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快公安信息二级网络、三级网络建立,尽快缔造条件把网络联通到责任区刑警队、派出所等基层实战单位各级公安信息通信部门要保障网络畅通,为网上追逃供应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保障效劳对目前网上还没有抓获的历年在逃人员的资料,部刑侦局将制成新的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光盘下发各地,今后,还要依据各地在逃人员上网及抓获的状况,不定期地制作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光盘。

七、对重大在逃人员实行A、B级通缉将《公安部通缉令》分成A级、B级两个等级《公安部A级通缉令》是为了缉捕公安部认为应当重点通缉的在逃人员而发布的吩咐《公安部B级通缉令》是公安部应各省级公安机关的恳求而发布的缉捕在逃人员的吩咐各省级公安机关向公安部申请发布《公安部通缉令》,要供应以下材料:发布通缉令的请示,根本案情和要求通缉的地域范围;被通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体貌特征、近期清楚正面免冠照片、身份证号码;对被通缉人采纳强制措施的《批准逮捕确定书》、《逮捕证》或《呈请刑事拘留报告书》、《拘留证》的复印件公安部A级、B级通缉令办理业务仍归口部刑侦局管理公安部A级、B级通 缉令下发,同时在全国公安信息网络上发布,并录入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光盘还将视情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和全国性的计算机公共信息网络上适量发布,实行公开通缉 八、实行追逃嘉奖制度每抓获一名网上在逃人员,立案地公安机关要嘉奖抓获单位或个人五百元至一千元,案情重大、紧急的,可以视情提高嘉奖金额嘉奖金额要标注在上网在逃人员信息中在本地区、本市辖区内抓获本地的上网在逃人员原那么上不予嘉奖对抓获《公安部A级通缉令》被通缉人或者供应关键线索的有功单位或个人,由公安部赐予嘉奖,嘉奖金额在通缉令上标明;对抓获《公安部B级通缉令》被通缉人或者供应关键线索的有功单位或个人,由申请发布通缉令的省级公安机关赐予嘉奖,嘉奖金额由省级公安机关确定,并在通缉令上标明。

对防逃意识强,犯罪嫌疑人到案率高,防止在逃人员产生的;对抓逃工作成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人民警察奖惩条例》的规定赐予嘉奖和表彰 九、实行倒查追究制度各级公安机关对抓获的重大在逃人员要谨慎分析探究其潜逃、躲藏的状况,从中发觉缉捕在逃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对有关责任人员实行倒查责任追究对因侦查工作失误造成犯罪嫌疑人外逃的;对应上网而未上网丢失抓捕时机造成犯罪嫌疑人外逃久抓未获的;对在逃人员在辖区内长期隐藏没有刚好发觉的;对虚报成果骗取嘉奖或荣誉的;对协作帮助外地抓逃不力或乱收费的,要肃穆追究有关民警及领导的责任;对造成紧要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通报全国,肃穆指责 各级公安机关和广阔公安民警要充分相识实行破案追逃新机制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大缉捕在逃人员工作的力度在充分发挥破案追逃新机制作用的根底上,还要留意发挥法律和政策的威力,深化细致地做好在逃人员家属的工作,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发动广阔人民群众举报在逃人员线索;营造强有力的舆论传播声势,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在缉捕在逃人员工作中的作用与此同时,公安部还将依据在逃人员状况和维护社会治安的须要,适时组织开展追逃集中统一行动。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状况,抓紧制定破案追逃新机制的详细方法,尽快实施,并加强探究总结,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破案追逃新机制各地有何看法和建议,请刚好报部 公安部(印)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七日 2 关于实行破案追逃工作新机制(二)政府信息公开十大案例(2022.9) 最高法院公布全国法院政府信息公开十大案例 本报北京2022.9.12讯 〔记者 张伟刚〕今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向社会公布全国法院政府信息公开十大案例〔详见三、四版〕据悉,2022年全国各地法院受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到达5000件 这十大案例分别是: 1、余穗珠诉海南省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案, 2、奚明强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案, 3、王宗利诉天津市和平区房地产管理局案, 4、杨政权诉山东省肥城市房产管理局案, 5、姚新金、刘天水诉福建省永泰县国土资源局案, 6、张宏军诉江苏省如皋市物价局案, 7、彭志林诉湖南省长沙县国土资源局案, 8、钱群伟诉浙江省慈溪市掌起镇人民政府案, 9、张良诉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案, 10、假如爱婚姻效劳有限公司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案。

据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李广宇介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6年多来,人民法院受理、审理了大量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对于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获得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亮度,促进依法行政,起到了踊跃作用与传统行政案件相比,政府信息公开案件具有很多新的特点,案件的处理也涉及多种利益和价值的判定与衡量,为集中展示人民法院依法保障公民知情权、监视促进展政机关打造阳光政府的司法实践,指导全国法院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办理质量,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在全国法院撷选了十件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加以传播这批案件涉及政府信息的界定、例外信 1 息的范围、不同利益的衡量等诸多重点和难点问题这批案件的公布,对于指导全国法院依法履行职责、统一裁判尺度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法院政府信息公开十大案例 案例1 余穗珠诉海南省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案 〔一〕根本案情 余穗珠在紧临三亚金冕混凝土有限公司海棠湾混凝土搅拌站旁种有30亩龙眼果树为驾驭搅拌站产生的烟尘对四周龙眼树开花结果的环境影响状况,于2022年6月8日恳求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以下简称三亚国土局〕公开搅拌站相关环境资料,包括:三土环资察函〔2022〕50号《关于建立工程环评审批文件执法监察查验状况的函》、三土环资察函〔2022〕 23号《关于行政许可事项执法监察查验状况的函》、三土环资监〔2022〕 422号《关于三亚金冕混凝土有限公司海棠湾混凝土搅拌站工程环评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三亚金冕混凝土有限公司海棠湾混凝土搅拌站工程环评影响报告表》。

7月4日,三亚国土局作出《政府信息局部公开告知书》,同意公开422号文,但认为23号、50号文系该局内部事务形成的信息,不宜公开;《工程环评影响报告表》是企业文件资料,不属政府信息,也不予公开原告提起行政诉讼,恳求判令三亚国土局全部予以公开 〔二〕裁判结果 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恳求公开之信息包括了政府环境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对此,应遵循的原那么是:不存在法律法规规定不予公开的情形并确系申请人自身之生产、生活和科研特别须要的,一般应予公开本案原告申请公开的相关文件资料,是被告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得的,以必须形式记录、保存的信 2 息,当然属于政府信息被告未能证明申请公开之信息存在法定不予公开的情形而答复不予公开,属于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据此,判决撤销被告《政府信息局部公开告知书》中关于不予公开局部的其次项答复内容,限其依法按程序进展审查后重新作出答复 一审判决后,余穗珠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期间主动撤回上诉 〔三〕典型意义 本案的典型意义表此时此刻三个方面:第一,对外获得的信息也是政府信息本案涉及两类信息,一是行政机关获得的企业环境信息;二是行政机关制作的具有内部特征的信息。

关于前者,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政府信息不仅包括行政机关制作的信息,同样包括行政机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得的信息因此,本案中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得的企业环境信息同样属于政府信息关于后者,本案行政机关确定不予公开的23号函和50号函,虽然文件形式表现为内部报告,但实质仍是行政管理职能的延长,不属于内部管理信息其次,例外法定政府信息不公开是例外,例外情形应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本案判决强调,凡属于政府信息,如不存在法定不予公开的事由,均应予以公开被告未能证明申请公开的信息存在法定不予公开的情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