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2年宝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上海宝山区——2022年1月19日在上海市宝山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宝山区区长 方世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宝山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忆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开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创新驱动开展、经济转型升级〞总部署,紧紧围绕“两区一体化〞总目标和“五个好〞总要求,着力把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结合起来,完成了区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区地方财政收入127.1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保八争十;完成增加值1000.6亿元,可比增长4.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4.5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6.6亿元;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万元,同比增长8.9% 一年来,我们围绕“四个新〞,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把握经济开展新常态,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方式、转变路径,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创新驱动的积极效应进一步凸显 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正式发布宝山区产业开展“一纲要、一方案、两清单〞重型燃气轮机、机器人、卫星应用、新材料等一批先进制造业加快开展,美钻公司海洋工程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开展方案,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发那科二期等项目顺利投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60%,邮轮产业、大数据、平台经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四新〞经济和现代效劳业加快集聚,生产性效劳业营业收入达3056亿元,同比增长10%成功创立“国家工业电子商务试点区〞和“上海市平台经济示范区〞,上海钢铁交易中心、上海钢联等项目不断壮大,宝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产业互联网集聚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宝绿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国资国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深化与民营企业沟通联系,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开展 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开展战略,成立中国产业互联网促进中心,加快打造“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区〞,55个科技项目列入国家、市级创新行动方案围绕“一个中心、五大平台〞,着力发挥张江宝山园国家级品牌效应成功申报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性平台。
借鉴“新桥模式〞,大力推动“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积极引入专业团队、创新开发模式宝山工业园区深化与金桥集团合作,“北郊未来产业园〞完成一期土地挂牌出让与临港集团合作共建高境科技小镇,“阿里云创客+创新基地〞等一批载体落户宝山加快推动“群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开展,率先实施支持众创空间开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一批众创空间示范基地建设优化人才效劳,建成1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 招大引强提升动力围绕“生态链、企业链、产业链、金融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宝钢集团重大转型项目——欧冶云商公司组建区投资促进效劳中心,整合承接街道招商职能,提高统筹能级深入推广“基金+基地〞模式,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双创投资母基金成功落户宝山加强金融效劳与创新,健全普惠金融效劳体系,推动2家企业主板上市,2家企业登陆上海科技创新板,5家企业新三板挂牌,11家企业上海股托交易中心挂牌落实产业扶持政策,投入“1+9〞扶持资金2.3亿元,带动企业投资11.5亿元召开重大产业项目现场推进会,总投资近230亿元的30个重大产业项目有序推进 政府改革红利显现围绕“加减乘除〞加大工作力度,发布2022版区行政审批目录,共梳理行政权力事项5694项,效劳企业和市民的效率进一步提升。
全面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工商注册新设企业2万户,注册资本达105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2%和94.3%;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新增620户,同比增长57%健全“三个中心〞功能,区行政效劳中心全面推行企业效劳事项“一门式受理、全程跟踪效劳〞,30个职能部门的471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集中办理,产业项目平均审批期限缩短三分之一;累计受理16.4万件,满意率达99.7%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完善工作机制,实现两级平台、三级管理全覆盖,网格事件立案数24.1万件,结案率达99.9%,区“12345〞市民效劳热线工单办理综合考评在全市各区县名列前茅区社区事务受理效劳中心完成网上效劳信息系统建设,共办理社区事务143.5万件,群众就近办事进一步便利 (二)把握土地管理新政策,转型开展成效显现深入落实一系列土地管理新政,坚持向“存量调整〞要“开展增量〞,经济结构和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 严管土地倒逼转型围绕“五量调控、三线管控、负增长、减量化〞,全面强化土地管理,提升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出台一系列土地管理新制度,形成职权清晰、监管有力、便于问责的工作机制完善经营性土地出让方式,推进土地立体及复合利用,开展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完成30公顷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任务。
加强综合执法,实现新增违法用地零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不断拓展产业升级空间聚焦104区块、195和198区域,锁定企业项目、锁定调整地块、锁定调整时间、锁定具体责任,着力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转型76个项目,盘活土地1700亩,四大污染行业整体退出宝山完成193台燃煤(重油)锅炉关停和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位居全市前列 重点地区加快转型滨江带功能实现重大突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接靠邮轮279艘次,接待出入境游客152.5万人次,分别占全国的50%和62%,奠定了亚洲最大邮轮母港地位世界豪华邮轮海洋量子号实现首航,开启中国邮轮“量子时代〞,歌诗达大西洋号成功开启首个中国出发的环球邮轮航线开工建设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后续工程,建成滨江大道上海长滩〞整体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累计投资46.3亿元南大地区统筹推进征收补偿、安置房建设、产城融合、配套项目建设等工作国有企业征收补偿有序推进,与百联、华谊、光明三大集团签订征收补偿框架协议,完成36个权证地块签约集体企业签约率达92.7%,实现腾地2374亩一期居农民签约率达86.8%新开工安置房5.7万平方米,结构封顶17万平方米。
完成城市设计方案国际招投标,启动控规方案研究吴淞工业区加大转型力度,明确开展目标、根本思路和产业规划,成立吴淞工业区转型开展推进办公室,中成智谷一期等一批先行先试转型项目建成运行大型居住社区统筹推进建设、配套和管理“三位一体〞工作罗店大居一期、二期90万平方米市属保障房交付使用,根本建成美丹路、年吉路等12条配套道路,1.3万户居民平稳入住制定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规划方案,完成控规优化调整和收支预算编制,启动首期360亩土地征收和安置房建设祁连、共康、胜通等基地完成16个配套项目建设老镇旧区改造有序推进,运用城市更新理念,完成庙行康家村、大场联东村和场中村、顾村杨邢宅和老集镇等城中村改造方案报批完成200万平方米旧小区综合整治、罗店古镇市河西侧整治和罗店汽车站搬迁 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完善重大工程推进机制,推行立功竞赛和项目储藏研究制度一批市、区两级重大工程有序推进,S7公路顺利开工,G1501越江隧道、轨道交通15和18号线、杨南路等项目实现节点目标,打通殷高路、场中路等区区对接道路,建成6条微循环道路,“五纵、六横〞的主干路网根本形成优先开展公共交通,形成中运量交通研究中期成果,新辟、优化31条公交线路,建成2座综合交通枢纽和1座公交首末站,投放5680辆公共自行车。
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实施顾村公园二期等绿化工程,新建各类绿地152.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3平方米全面推进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方案和清洁空气行动方案,实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全覆盖,提前完成污染总量减排指标及国家重点减排项目,区域降尘量同比下降21.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与全市平均水平根本持平强化水环境整治,骨干河道整治率达78%,城镇污水纳管率达90%严格落实“四个必须〞 工作要求,制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在全市率先完成月浦镇友谊村环境整治任务强化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健全“1+4+2+1〞框架体系平安宝山智联网〞荣获2022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十大优秀应用奖启动智慧健康工程,有序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开通区影像诊疗中心,改善百姓就医体验 (三)把握重大规划新机遇,城乡统筹持续深化始终立足效劳国家战略和上海战略,高起点开展规划编制,着力提升城乡一体化开展水平 完成一系列重要规划编制坚持更新的理念、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推进“十三五〞规划和城乡总规编制工作,完成宝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推进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2022-2040)编制等工作,形成“十三五〞规划“1+46+19〞和城乡总规7个核心课题等一系列重要成果。
城乡一体化开展继续深化按照“358、650〞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力度落实美丽乡村规划,完成370户农户村庄改造,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多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应改尽改,镇级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产权界定统一城乡低保制度,实行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 就业和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成功创立首批“上海市创业型城区〞,帮扶678人成功创业,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2.95万人以内,就业考核名列全市第2位积极开展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试点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月根底养老金和征地养老人员月生活费分别同比增长22.2%和13.8%健全养老效劳体系,完成区域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加强养老设施建设,投入7500万元做实街镇养老机构效劳的托底保障工作,实现街镇公办养老院全覆盖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效劳水平,完成3个街道老年宜居社区建设,“银龄居家宝〞信息平台建成投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出各类救助资金2.2亿元,惠及69.5万人次稳步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区属动迁安置房新开工65万平方米,建成82万平方米安置在外过渡动迁居农民3224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社会事业进一步均衡开展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启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试点,成功举办首届“问题化学习〞全国教育研讨活动,扎实推动师资队伍专业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进一步优化资源布局,新开办鹿鸣学校等8所新校(园)严格落实“凭证入学〞,妥善应对资源紧缺与入学需求矛盾代表上海市顺利通过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的专项督查成功创立“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医教结合实验区〞深化“乐学宝山〞终身教育品牌,实现老年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健全卫生效劳体系完成公立医院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药品市级“阳光采购〞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效劳综合改革,建成30 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加强卫生设施建设,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完成功能转型,形成区级康复医疗效劳体系提升中医药效劳能级,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复核验收稳固国家卫生城市创立成果,建设一批健康机关、单位和学校,三大健康指标优于市平均水平促进文体健康开展全力创立上海市文明城区建成“馆园合一、文绿结合〞的国家级抗战纪念馆和淞沪抗战纪念公园成功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纪念系列活动顺利举办第九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2022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重大活动,参与市民达200余万人次。
沪剧挑山女人先后荣获17项国家级奖项,新创排沪剧乡魂成功演出20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顺利承办上海市第八届农民运动会,建成4条百姓健身步道和17个健身苑点,区体育中心年接待市民达435万人次推进竞技体育开展,宝山籍运发动在国际、国内大赛上累计获得13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