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 批改作文的 七大法则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94992654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圣陶 批改作文的 七大法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叶圣陶 批改作文的 七大法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叶圣陶 批改作文的 七大法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叶圣陶 批改作文的 七大法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叶圣陶 批改作文的 七大法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叶圣陶 批改作文的 七大法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圣陶 批改作文的 七大法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叶圣陶批改作文的七大法那么钟传祎作文批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以来制约着作文教学的改革。作 家肖复兴的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写了叶圣陶修改他获奖作文 的故事。文章中,肖复兴写道:“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 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叶圣陶作为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之称,他在作文批改上的改革也具有示范性和开创性。他一贯主张 “写文章就是说话,也就是想心思”“修改文章就是修改思想”。在 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叶圣陶的作文批改二十例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通过解读作文批改二十例, 对照叶圣陶批改肖复兴作文这个例子,总结出叶圣陶

2、作文批改的七大 法那么。叶圣陶对于批改作文,一贯主张要“多就少改”。他说:“批改 要尽量尊重原作,能不改的就不改。应该尊重别人的意思。但凡说得 正确的,表达得明白的,就不动它。”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从孩子的 角度去修改文章。叶圣陶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指出:“小 学作文之教授,当以顺应自然之趋势而适合学生之地位为主 旨。”“批改固非教者自己作文,乃修正学生之所作之意义及字句也。 其意义不谬误而尚有不完全之处者,不必为之增;字句已通顺而尚欠 凝练高古者,不必为之改。意义不完,乃由于学生识力之未至,而非 由于推理之谬误。”叶圣陶很反对教师在学生的作文上玩打圈、画钩的把戏。他说:“有些国文教师看学

3、生所写的文章,只觉得它不通,勾掉越多,越感 觉满意。这种观念开展到极点,于是整段勾掉的也有,全篇不要的也 有。勾掉之后,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行间写上一些文字,就把练习本发 还学生。为什么原文要不得?为什么一定要照改本那样说才对?都没 有说明。”叶圣陶希望作文批改不是简单的打圈、画钩,而是要针对 问题,指出是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 样的问题。而且,要立足学生的开展,帮助他们树立写作的信心,让 学生从问题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叶圣陶给肖复兴批改作文,批语是“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 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

4、这样亲切自然”。这段话 让肖复兴记了一辈子,也引领着肖复兴走上作家之路。叶圣陶早在1963年的一封信中就曾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他强调,写好批语要“考虑怎样才能鼓励学 生、启发学生”。他很注重情感的激励机制。叶圣陶就算面对的是一篇并无多少可取之处的模式化作文,也会 在提出批评之前,努力从文章中找出一些闪光点,然后才以一种建议 性的方式对文章提出批评。给学生作文写批语时,叶圣陶有两个原那么:一是要多称赞少批评, 但称赞和批评都要有根有据;二是批语要讲究修辞,要有鼓励性而非 打击性。批评的话要从正面去鼓励,不要从反面去否认。比方,他不 建议责备学生的作文”在细节描写方面还不

5、够,影响了故事的生动 性”,而建议将之改成“如果在细节描写方面多下些功夫,故事会更 生动些“。叶圣陶具备非常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被称作“人民语言艺术家”。 他语言的敏感性非常强,而且系统掌握汉语语法、修辞理论以及逻辑 知识。以此为标准,他批改作文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认知特点, 发现并改正不符合规律、思路不顺畅、语言不精练不适当的地方,并 说明修改的原因。叶圣陶在作文批改二十例中所指出的各种语病有:突兀,多 余,累赘,用词不当,意义含混,形容过分,浅薄的套话。语法方面 有:搭配不当,缺少主语,意义不完足,不合语法,标点运用不当, 不合汉语的习惯。逻辑方面有:不切实际,不合事理,意思与细节不 协

6、调,意义不顺,与心情不合等。叶圣陶在批改文章时特别注意语言的表达规范。他批改肖复兴同 学的获奖作文时,将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改了一字, 神韵就不一样,变得更加贴切。还将句子“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 皮去掉了呢”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 句中“包”这个动词,句子干净规范,读起来也特别顺畅;而把“书 皮”改成“包书纸”,是因为“书皮”可以被认为是书的封面,也比 较正式,“包书纸” 口语化、准确、亲切。批改作文,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要掌握基本的修辞手法和写作 技法。某一句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要告知学生;某个地方需要 如何完善,愿该如何描写和表达,使用什么技法,应该如

7、何努力,要 点到位、说到要害处,学生也能理解。肖复兴看了叶圣陶批改的作文 后,很受启发,经过比拟后也认识到自己文章的缺陷。只有发现真问题,说到点子上,才能确保批改的真效率。叶圣陶认为作文批改“最有效的方法是当面改”。在实践中,他 也经常“叫学生站在身边,与学生商量,共同商定该怎么改。这样老 师真是处在辅导地位,给学生尽力了。学生有不懂、不理解的地方, 也可以随时提出,随时解决。这样学生的进步月异而岁不同,将是必 然的事”。叶圣陶是怎么面改的呢?把学生叫到面前,拿出作文本,和学生 共同念文稿,与学生商量着改。遇到需要改的地方就顿住,向学生提 出些问题,如“这儿怎么样”“这儿说清楚了没有”“这样写

8、是否妥 当” “有更好的写法吗”等,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解决存在的 问题。学生经过点醒,把本来忽略的地方注意了,写得不好的地方完 善了,重点不突出的地方丰富了。而且学生是自己主动认识到问题的, 是自觉努力提升的,自然印象深刻。如果有学生还是不明白,老师便 进一步点醒,提供几个选择,让学生比拟,最后改正。这样与学生商 量着,平等交流,紧扣问题,分析原因,学生收获很大。叶圣陶帮肖复兴改了作文,还邀请肖复兴到家里做客,见到肖复 兴,“像会见大人一样“握着肖复兴的手。这都表达了叶圣陶对孩子 的尊重,以及他特有的亲和力,因此“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 少”,自然也增加了特别的影响力。肖复兴在文章中写

9、道:“他亲切 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 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根,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 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 显得虎虎有生气。”叶圣陶希望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但为词句的修正,不为情意之 增损”。意思是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写作和说话的习惯,还要尊重学 生的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这也是叶圣陶批改作文最重要的一个主张。在叶圣陶看来,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文 字的能力,提高运用文字如实地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能力”。 基于这种理念,叶圣陶不喜欢教师出手将学生的作文改得辞藻华丽, 他一贯的意见是“字

10、句已通顺而尚欠凝练高古者,不必为之改”一一 只要意思表达清楚了,句子通顺了,辞藻不华丽是不要紧的。他更不 喜欢教师去干涉学生作文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如果学生上完作文课之 后,丧失了如实表达自己的见闻与感想的能力,那这作文课就失败了。教师在批改作文时,真正要做的,是“揣摩学生到底想说些什么, 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强加给学生,要根据学生想要说的意思去修改,修 改那些表达得不清楚的地方、不确切的地方、不顺当的地方、不连贯 的地方,以及有遗漏的和累赘的地方”。不能干涉学生在作文中的情感与思想表达,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这 方面没有作为的空间。早在1919年,叶圣陶就意识到了学生作文的 “意义”(也就是文章主旨)如

11、何,其主要缘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 的“识力”,也就是人生阅历;二是学生的“推理”,也就是逻辑思 维能力。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人生阅历掺到学生的作文里,因为即便把 它灌输给了学生,让他们写进作文,假设干年后他们长大了,也很大可 能会不认同。所以,这种“意义不完”(也就是文章主旨不怎么样) 是不必干涉的。真正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是纠正“推理之谬误”, 也就是作文里那些因错误的思维逻辑而导致的错误认知。1981年,在一本教学生如何写作文的图书的序言里,叶圣陶说 过这样一句话:“我看过一些中学生的作文本,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 一一不少老师在批改的时候只顾到学生的作文,却忘了作文的学 生。”叶圣陶认为,批改一

12、篇作文,实质上是一种研究。既是研究,就 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好不要提起笔来就改,而应该先通篇看几 遍,既要从大体上看,又要从细节上看,力求找准问题、落到实处。叶圣陶在批改文章时,经常从内容、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整 体把握:内容正确不正确、完满不完满,选材适当不适当,结构严密 不严密,语言切当不切当。有了整体把握后,再从细节入手:哪里不 正确,该换个说法;哪里不完满,该添补些什么;哪些材料用不着,该 去掉;哪些材料有必要,该补上;哪里的结构不严密,该怎么样安排。 总之,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局到细节,从内容到形式,通盘考虑,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供参考,引醇学生不断完善和进步。叶圣陶不赞成死

13、扣文章的细节,尤其是一开始就从字词句入手, 抓住学生的错别字、病句不放,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字词语句是 形式,是服务于中心意思的,不先考虑中心意思而先考虑个别语句, 是舍本求末,走偏了路。总之,“无论自己起的文稿或是讨论别人起 的文稿,都要先看全篇,从内容、选材、结构等方面考虑。这些方面 都有数了,就在增删移动的同时,考虑字词语句”。对于作文的批语,叶圣陶主张要具体,要说到关键,点到要害,切不可使用笼统、空洞的词汇。他尤其反感用“好”“美”“流 利”“明彻” “雅洁高古” “气完神足”这类批语来赞扬文章(批评 类也一样)。因为这类批语背后的逻辑是:“为什么好?因为它是好。 你读了之后,不觉得

14、它好吗? ”“为什么美?因为它是美。你读了之 后,不觉得它美吗? ”这类批语,在叶圣陶看来,只是“空空洞洞地 加几个大字”,学生看不明白,理解不了,“只落得个莫名其妙”, 所以也不珍惜,不关注。老师写了等于没写,甚至是做负功,不仅没 有帮到学生,反而助长了学生不关注批语的不良风气。所以叶圣陶指 出:“不如实事求是,在横头加上一些小批语,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优 点或毛病。对全篇有可说的就加批语如果没有什么可说,可以不 说。”叶圣陶倡导学生自改,让学生做小老师,批改自己的作文或者同 学的作文。这既着眼于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提高 学生对作文的认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

15、在 改中理解改、学会改。他说:“空谈该怎么写,是无济于事的。”“凡 是能力,总得在实践中锻炼。”学生作文要训练,但如果训练后没有 评价,没有批改,学生往往原地踏步,难以提高。而学生习作要篇篇 精批细改,教师也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为此,叶圣陶建议:”或者 教师只指出习作的主要缺点,让学生自己修改;或者每回作文挑出一 两篇来,在课堂上跟全班同学一同讨论修改;或者把全班同学分成假设 干小组,每回作文在小组中相互提意见,有教师指导进行修改。”这 样,老师精批细改就是“举一”,鼓励和组织学生“自改”就是“反二 O在指导学生自改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作为,要统揽全局,及时 发现学生自改中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16、随时启发指点,提供适当的建 议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围绕着关键要素和主要问题去评判、去理解。 师生认真配合,从而将作文指导和作文自改融为一体。这样,在教师 的指导下,学生批改文章,领会好文章的标准,形成健康积极的审美 追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叶圣陶在指导学生自改时,特别强调“念”,要求学生把全篇稿 子通读,可以出声念,也可以在心中默念。通过反复地念,发现疏忽 的地方,如语气的贯通、段落的连接、词语的搭配、句子的成分等方 面的毛病。同时,借助反复地念,发现该怎样写才接气,才紧密,才 对头,才不多不少。“念下去顺当,就因为语言流畅妥帖,而语言流 畅妥帖,也就是意思流畅妥帖。反过来,念下去不顺当,比方语言有 这样那样的疙瘩,而语言的任何疙瘩也就是意思上的疙瘩。写东西表 达意思,本来跟说一番话情形相同,所不同的仅仅在于说话用嘴,写 东西用笔。因此,用念的方法,也就是用说话的方法来检验写成的稿 子,最为方便且有效。”叶圣陶很重视文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