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体会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93963695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及体会 【摘要】目的: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技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然后对鼻内镜下泪囊造孔技术对患者的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同时采用对照的形式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验组中,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0.05,差异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技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

2、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更加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大大减少的并发症的产生,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鼻内镜;泪囊造孔技术;慢性泪囊炎;治疗效果R779.6A1007-8231(2017)35-0079-02前言慢性泪囊炎是眼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相比较身体其他部位,人们对眼部疾病的关注度比较小,没有注意眼部卫生,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使鼻泪管堵塞,从而在泪囊中积攒残留的泪液,进而引发细菌感染。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方案多以外科手术为主,并且手术中的创伤面积大,术后患者不容易恢复,容易引发一些列的并发症,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能够克服传统手术方法的缺陷,

3、治疗效果显著。本研究旨在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在慢性泪囊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选择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最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观察,其结果如下。1.资料和方法1.1选择对象我院选择2012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43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岁;在实验组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25例,患者年龄在4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比较中没有显著差异,P值0.05,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纳入

4、标准选择的患者都符合慢性泪囊炎的诊断标准;患者之前没有进行过泪囊手术;所有患者均没有沟通障碍,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1。1.3排除标准将患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不符合慢性泪囊炎诊断标准的患者给予排除。1.4采用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使患者取卧位,对其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治疗。采用鼻内镜进行鼻窦炎或鼻中隔偏曲的治疗,在内眦上下约3毫米处,将皮下组织切开,进行钝性分离,向前13毫米,将病变组织充分暴露出来;可以切开骨膜以扩大范围,也可借助相关工具将骨孔扩大,在泪囊以及鼻腔粘膜处做U型切口,使鼻粘膜瓣膜与泪囊瓣膜相吻合,然后依次对切口皮组织进行缝合。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鼻内

5、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进行治疗,主要步骤为:使患者取仰卧位,钩突做月牙状蒂在粘膜瓣中,将局部粘膜进行分离,对其进行翻转并在嗅裂处进行固定,突出泪骨前部以及颌骨额突,用咬骨钳夹住,同时用电钻对上颌骨额突部分进行磨除,将骨窗扩大为1.2厘米2。将探针深入到泪道中,利用粘膜刀将泪囊切开,放入硅胶在鼻甲中进行固定,然后对泪道进行冲洗并缝合,给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1.5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统计治疗效果。1.6统计学处理通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用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当P值

6、0.05时表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表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分析3.讨论由于鼻泪管堵塞或狭窄,患者往往引发慢性泪囊炎,一般表现为溢脓、泪管堵塞、以及泪囊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3。在治疗中大多采用搭建鼻内引流消除堵塞或是消除感染等方法进行治疗,传统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泪囊进行治疗,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手术创口面积大,患者术后不容易恢复,并且引发一系列的病菌感染等

7、问题。而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手术方案的缺陷,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手术创口面积小,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小,因而恢复较快。本研究为了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选择了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出现概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与陈宇湘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相比较外科手术,其具有较好的照明条件,能够将患者的病变组织扩大,图像清清楚,并且医生能够从各个角度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观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在术前能够对患者病变位置进行确定,术中

8、通过切开泪囊、搭建鼻内引流等措施,能够将患者泪囊充分暴露,在进行造孔之后,有利于粘膜瓣的恢复,减少了裸露的骨质。在手术后采用适量的抗生素以及抗感染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出现病菌感染,减少了手术创面炎性渗出,进而降低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综上,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莫江.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学院学报,2016,04:95-96.2罗飞.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02:23-24.3李望辉.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5,09:93-94.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