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课文中的文眼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93877663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学课文中的文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中学课文中的文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中学课文中的文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中学课文中的文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中学课文中的文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学课文中的文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析中学课文中的文眼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和窗户。”透过它,最容易窥见人们内心的秘密。陆机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也就是说,写文章要有纲领,要立“文眼”做为统帅和观察全文的出发点。文眼就是文中最富的表现力,最能帮肋读者准确的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健性词语。笔者就中学课文中的文眼,归纳如下:一、一纲带目,突出中心课文曹刿论战一文的文眼是“远谋”。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第一次,他认为分衣食,不过是左右之人,而民弗及,是为“小惠”,故民不从。庄公二答,他认为小信未孚,则

2、神弗福,驳得痛快。庄公三答,始有所悟,得到他的赞许。纵观他所言,皆着眼于“民”,这就是他的“远谋”。在战斗过程中,重点写曹刿的两个“未可”与“可矣”的英明决断,突出他在战场的战略“远谋”。战后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这种一纲带目的写法,是优秀文章常用的写法。课文答谢中书一文的文眼是“美”。起笔总领全文,突出中心,后边从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来写江南风景,最后首尾呼应。二、乐境写哀,衬托人物课文孔乙己一文的文眼是“笑”。课文开头写道:“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了全文。接着写道:“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

3、他笑”众人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笑声里蕴藏着一股悲凉的意味。“在这个时候,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笑”在这里回环往复,形成了诗一般的节奏,着力渲染,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写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寂。“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这是孔乙己被打折腿后,众人把对方的痛处当作笑料。“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出场,最后又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阵阵笑声,以强烈的反差衬托着孔乙己的迂腐与不幸,也暴露出众人的麻木和冷酷,更使一个病态的社会

4、被揭露无遗。鲁迅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三、上下勾连,脉络井然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文眼是“钱”。小说开头是:“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原文的结尾是:“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便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这个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以故事叙述人的角度述说,一入手就落在了“钱”上。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一文,钱钟书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全文共用九个“不”字,上下勾连,突出五柳先生与世俗格格不入,突出五柳先生高洁志趣和人格追求。四、对比映衬,水涨船高课文智取生辰纲一

5、文的文眼是“智”,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一智用天时利用“热”;二智用地利妙选黄泥冈;三智用矛盾杨志内部矛盾激化时;四智用计谋实施软取计划。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众目睽睽之下,晁盖吴用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喝的却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生辰纲被劫,不能不说是吴用的智谋用到了家。护送者杨志也是用“智”良苦,非常人可比。假扮客商,智藏行踪。小心谨慎,智变作息时间。走崎岖小路,智变路径。打骂军健,不准买酒。同样用智,一方计策高妙,无懈可击,一方却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导致矛盾激化。再加上梁中书“用”人却“疑”,只用其“艺”而不信其“人”,终于导致失败。小说用杨志的“智”来映衬晁盖的“智”,这正是“水涨船高”之法。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文眼是“欣然”。过去好多分析文章没有抓住文眼,造成错误的分析。文眼“欣然”二字,既表现了作者兴奋喜悦之情,也衬托出“月色入户”的美好动人。下边写月下庭中景物,无不透出对月光如水的竹柏美影的喜悦。因此,笔者认为:本文表现的是作者夜游承天寺的喜悦之情,而不是苦闷之情。文中最富有的表现力、最能帮肋读者准确的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健性词语“文眼”,做为统帅和观察全文的出发点,我们在细读文本时,不能不谨慎。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文章的眼睛。吕俊平,教师,现居甘肃华亭。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