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世界羽毛球女子双打发展趋势与执教理念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93877648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世界羽毛球女子双打发展趋势与执教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世界羽毛球女子双打发展趋势与执教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世界羽毛球女子双打发展趋势与执教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世界羽毛球女子双打发展趋势与执教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世界羽毛球女子双打发展趋势与执教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世界羽毛球女子双打发展趋势与执教理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析世界羽毛球女子双打发展趋势与执教理念 杜婧Summary:本文通过对羽毛球运动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羽毛球世界优秀女双运动员整体发展趋势研究,找出我国教练员在执教理念方面的突出重点,为我国优秀女双运动员技战术整体运用提供一定的帮助。Key:羽毛球,女子双打,执教理念前言近年来,以中国女双为首的“以攻为主”打法占据主导,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现如今随着现代体育科研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羽毛球的传统打法和技战术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世界羽坛优秀选手之间的对抗已经不能适应之前那种一味强调“快”或“攻”的打法,研究世界女双技战术具体运用以及教练员执教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羽毛球运动项目的

2、基本特点(一)技战术运动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在进行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时,从击球时某一单个的击球手法和移动步法来看,是有一定规律的。但受对方击球后来球的方向有左有右、来球的角度和弧度 有大有小、来球的距离有长有短、来球的力量有强有弱等不定因素的影响,球的落点变化无常,因此一切技术、战术都是在“动态”的状况下完成的。这种运动的不确定性特点,决定了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素质是这一运动的基础。教练员在执教时,应该以羽毛球项目战术运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基础,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计划安排和训练。(二)比赛时间的不确定性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要求的素质不是长跑运动员所具备的周期性运动耐力素质,而是一种符合羽毛球运

3、动特点的专门化速度耐力素质。耐力较好的长跑健将,在羽毛球场上往往比羽毛球选手更快感到疲劳,因为长跑运动员习惯了持续的周期性运动,而羽毛球选手则具备一种强度经常变化、并与速度和灵敏性紧密结合的专门性速度耐力。(三)技术动作的快速爆发力从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员在场上身体运动的动作来观察,运动员的上肢运动是通过手臂肌肉运动产生爆发力,并挥动羽毛球拍将球击出,下肢是在下肢肌肉的作用下产生快速移动,使人体在短时间内到达合适的位置,协调上肢完成击球动作。下肢爆发性的起动蹬力会加速身体的移动,上肢爆发性的手指与腕部力量,能使击球动作更加有力。(四)判断反应的多变性羽毛球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300公里以上,對选

4、手的灵敏性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选手在运动中动作转换的快慢,对来球的判断是否准确,都会直接影响对抗中的主动权。每一项技战术的实施,都离不开运动员的判断快、反应快、起动快、移动快、蹬跳快、击球动作快和挥动快,既要在变化莫测的瞬间判断来球的方向,迅速向来球方向移动击球,又要根据对手的位置迅速决定回击的对策。因此,羽毛球运动员只有具备了这种快速灵敏素质和思维决断能力,才能在高速度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世界女双发展趋势及训练创新手段分析(一)现阶段世界女双项目发展情况及我国女双发展情况分析随着羽毛球技术的发展总趋势向着“快速、全面和特点突出”方向发展,女双运动也有了新发展,打法越来越趋向男子打

5、法风格,强调快速进攻。作为攻守实力打法的代表,中国女双强调进攻,在强攻中寻找得分的机会;攻守兼备打法的代表韩国女双攻防兼备,且进攻效率较高,防守严密;日本女双以顽强的防守反击打法,成为突出的后起之秀;抢前半场打法的印尼女双强调前半场的封抢意识和抽球,杀球犀利,打法极具有男双特点,在女双中的优势日益显现。(二)发球在稳中求多变每球得分制,发球失误导致发球权转移的同时对手得分,所以选手更注重发球的成功率。由于羽毛球的发球威胁小,发球直接得分的几率不大,因此依靠发球直接得分比较困难。但发球的变化能打乱对手接发的节奏和心理,对于发球后第三拍有极大的帮助。发球的变化不仅包括落点区域变化,也包括发球时间的

6、把握。攻防兼备打法的韩国和防守型打法的日本,其发球落点变化相对较多,但失误率也相对上升。中国选手的发球落点变化虽小,但在发球时间的选择上变化较多。世界女双的发球,是在保证发球成功率的基础上加强了发球的变化。(三)接发球意识更加主动凶狠接发球效果以接发球主动的最多,其次是接发球一般,这显示世界级女双在接发球上以主动形式为主,接发球更加凶狠主动。接发球与第四拍击球共同组成接发球进攻阶段,因此说接发球是接发球方进攻的开始。现代羽毛球运动强调主动进攻,由于发球方的优势地位并不是很明显,发球直接得分的几率不是很高,因此对于接发球方来说,采取积极主动的击球方式更有利于得分。(四)技术全面,更加精准,特长更

7、突出女子双打进攻型打法强调后场的进攻性杀球,杀球技术突出,后场技术使用较多;攻守兼备打法能攻擅守,其后场技术的使用和中场防守技术使用较多;防守反击打法的日本重视中场的防守技术,在防守中寻求进攻的机会;第四种打法注重前半场的封抢,前场和中场技术运用较多,但是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四种打法在各个区域的技术运用上各有特色,目的都是为了夺取比赛的胜利。但是,由于各打法在技术上都有欠缺,发展较好的是中国的进攻打法。随着其它打法技术的发展,女双运动也出现新的发展局面,这是适应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与战术向“快速、全面和特点突出”方向发展总趋势的要求。(五)前半场逼抢和后半场攻守的理念增强现代男双运动的发展趋势表明

8、,前半场的逼抢能力和后半场的攻守能力均衡发展,是双打制胜的关键,这对现代女双的发展是一个的启示。前两种打法,进攻技术的运用明显大于防守技术运用;而后两者,虽然防守技术运用大于进攻技术运用,但其进攻技术运用也相对较多。在中场平抽技术的使用上,抢前半场打法的印尼运用最多。印尼女双借鉴男双发展趋势,打法特点正是朝前半场逼抢能力和后半场攻守能力均衡发展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其技术稳定性上存在问题,现阶段还处于劣势地位。但随着双打运动的发展趋势,随着运动员技术、体能和羽毛球器械的发展,这种打法的优势会日益彰显出来。在隔网对抗项目中,主动进攻不仅可以制造直接得分的机会,同时可以迫使对手失误。随着羽毛球运动的

9、发展,不管属于哪种打法,都要具有较强的主动进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配合自己的特长技术,夺取比赛的胜利。但是,由于女双选手受生理因素的限制,进攻的速度、力量有一定限制。随着防守技术的发展,单纯依靠强攻获胜的难度就会增加,势必要寻找其它的方式取胜,现代男双的发展对女双是有利的借鉴。结论一、当前世界女子双打的主要特点是:以中国女双为代表的攻守实力打法,强调强攻取胜,注重后场和中场技术,杀球技术使用最多;以韩国女双为代表的攻守均衡打法,能攻善守,虽然也强调中后场技术,站位相对靠前,网前意识相对较强;以日本女双为代表的防守反击型打法,发球变化较多,注重防守,中前场技术使用较多;以印尼为代表的抢前半场打法,

10、善于前半场的封抢技术,打法特点极具男双打法特点,强调前半场逼抢的同时,加强后场的强攻。二、女双朝着发球稳中多变、发接发抢攻战术运用加强的方向发展,同时技战术要求全面、更加精准,特长技术也要更突出,女双前半场逼抢和后半场攻守的理念增强,打法日趋男子化。三、教练员在执教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当今女子双打技战术发展趋势中的技战术运动的复杂性、比赛时间的不确定性、技术动作发力的快速爆发性、判断反应的多变性等特性,结合我国女双具体情况,并吸收国外优秀女双的技战术特点,制定出适应我国女双运动员自身发展的技战术训练体系。Reference1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体系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3(

11、2):145-148.2李鹤洲从隔网对抗项群竞赛规则演进趋势看羽毛球规则的变革取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1):72-76.3凌文杰,周振萍.1994-2004年我国羽毛球科研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首都体育学校学报,2006年,18(1):122-125.4宋绍兴我国乒乓球运动理论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5:79-80.5陶权.1997-2006年我国网球运动的科研发展现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4(2):46-47.6袁国伟,孙杰,张艳萍.1994-2005年我国排球科研现状与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8(8):144-149.7杨新芳,许伟民

12、.羽毛球竞赛女双制胜规律J.体育学刊,2005,3(2):102-1048中國羽毛球教练员岗位培训材料M.国家体育总局,1997.9陶志翔.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10吉新鹏.羽毛球运动员技战术与心理素质J.体育科学研究,2004,8(2):27-29.1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2张绍臣,刘四清羽毛球技术发展的回顾与未来趋势J.文史博览,2006,8:9-10.13谢亚龙.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J.体育科技,1990,1:10-20.14程勇民.论羽毛球双打项目的制胜规律及男双竞技能力的核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2(1):24-26.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