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资格审查结果模拟训练卷(第4次)

上传人:嘀嘀 文档编号:293634986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8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资格审查结果模拟训练卷(第4次)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资格审查结果模拟训练卷(第4次)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资格审查结果模拟训练卷(第4次)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资格审查结果模拟训练卷(第4次)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资格审查结果模拟训练卷(第4次)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资格审查结果模拟训练卷(第4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资格审查结果模拟训练卷(第4次)(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资格审查结果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 学号:_ 成绩:_一.单选题(共100题)1.植物修复是利用某些可以忍耐和超富集有毒元素的植物及其共存的微生物体系清除污染的一种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植物修复系统可以看成是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水泵”和进行生物处理的“植物反应器”,植物可吸收转移元素和化合物,可以积累、代谢和固定污染物,是一条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的重要途径。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植物修复优点的是_A: 植物修复实施简易,对土壤造成的副作用小。B: 植物修复过程比物理化学过程快,比常规治理有更高的效率。C: 对环境扰动

2、少,不需要挖掘、运输和巨大的处理场所。D: 植物修复不会破坏景观生态,能绿化环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B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中指出“植物修复是一条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通常根本的解决方法都是比较缓慢的,由此可以判定B项内容不合逻辑。A、C、D项中思想内容保持统一。故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2.请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下面的矩形表示M市所属部分区县农作物种植面积分布情况。图上的字母表示相关的区县。矩形的四个顶点表示相关农作物100%,与顶点相对应的最长线为基线,表示0%。单种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县在哪

3、个区县?_A: 山海区B: 房古川县C: 平山县D: 北海区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A距离100%最近,面积最大,为平山县。故正确选项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汉代政论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_。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出自汉代政论家王充的论衡,意思是知道这个房子漏水的人,就住在这个房子里面;知道施政有所缺

4、失的人,就是民间的老百姓;知道儒家经书之误的,正是读着诸子百家的书的学子。这句话就是说人民群众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对判断工作的得失是十分重要的。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本身说法错误,不选。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第48题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依据_。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B: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C: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D: 国外的发展经验和先进发展理念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我国发展的

5、实践主要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26年前,她是被遗弃在福利院的女婴,没有名字,没有人知道她的生日和来历。她在福利院长大成人,如今已有了自己的生活。但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离开,而是选择留在福利院守护另一个孤独的生命。这位受她照顾的“爷爷”,就是当年为她起名字的老人。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_。A: 不该被遗弃的人B: 生命的守护C: 生命的互赠D: 生命的愿景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文段主要讲述了在孤儿院长大的她选择留下,守护为自己起名的孤独老人。文段想要突出的是她和老人之间相互照顾、相互守护的情感关系,不是互赠也不是愿景。故本題答案为B。本

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古往今来,无论是那些对历史作出过较大贡献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还是那些在祖国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唐迪、指引他们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_。A: 社会主义B: 集体主义C: 爱国主义D: 民主主义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古往今来,无论是那些对历史作出重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还是那些在祖国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启迪、引导他们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可以使人树立崇高的生活目标,而崇高的生活目标,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人持久而强

7、大的精神力量的源泉。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凡是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而又功业卓著的人,一般都是那种决心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的爱国志士。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_。A: 逐级行文B: 多级行文C: 越级行文D: 直接行文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逐级行文的方式,按级逐级上报或下发文件,即只对直属上一级机关或下一级机关制发公文,如果需要再由上一级或下一级机关转发。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

8、库原题8.市场机制的核心是_。A: 竞争机制B: 供求机制C: 价格机制D: 法制机制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共同构成市场机制,但其中的核心是价格机 制。法制机制不是市场机制的直接内容。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我国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对这一举措理解不确切的是_。A: 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B: 有利于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C: 是完善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D: 说明城乡居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解析因为强调的是城乡居民“相同人口比例”,强调的是平等的政治权

9、利,而不是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D项理解不确切。只有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本题选D。10.王某因涉嫌报复陷害罪被立案侦查后,发现负责该案的侦查人员刘某与自己是邻居,两家曾发生过纠纷,遂申请刘某回避。对于刘某的回避应当由谁决定?_A: 公安局局长B: 检察院检察长C: 法院院长D: 检察委员会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既考查刑法中报复陷害罪的犯罪主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又考查刑事诉讼法中的报复陷害罪的管辖机关和回避问题的决定权。如果知道报复陷害罪在刑法分则第九章中的规定,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应当知道立案侦查机关是检察院,则检察院侦查

10、人员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升旗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为了方便地将国旗升至高高的旗杆顶端,最适合装在旗杆顶部的简单机械是_。A: 杠杆B: 动滑轮C: 定滑轮D: 滑轮组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将定滑轮装在旗杆的顶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同时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方便我们将国旗升萆旗杆的顶端。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鲁班被古代的建筑工匠尊称为“祖师”,他最著名的贡献是发明了_。A: 雨伞B: 房屋C: 云梯D: 扇子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C解析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他能建造“宫室台榭”

11、;曾制作出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钩强”;创制了木马车;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各种木作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等。由于成就突出,建筑工匠一直把他尊为“祖师”。根据记载,雨伞、房屋、扇子都不是鲁班所发明的。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家庭美德规范是家庭关系的_和社会评价标准。A: 维持方式B: 重要条件C: 调节手段D: 根本要求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解析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家庭美德包括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家庭美德的规范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即调节夫妻、父母同子女、兄弟姐妹、长辈与晚辈、邻里之间,调节家庭与国家

12、、社会、集体之间的行为准则,它也是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之间交往中的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因此,可以说,家庭美德规范是家庭关系的调节手段和社会评价标准。本题所属考点-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14.公文处理的核心环节是:_A: 初审B: 承办C: 催办D: 答复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承办是指有关工作人员按批办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題。承办是公文处理程序的核心环节。故本题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某报一则消息的标题为“全球拉响猪流感疫情警报连续8周发现疑似病例”。试问 标题为_。A: 双标题B: 引题+正题C: 正题+副题D: 单标题参考答案: B本题

13、解释:【答案】B。解析:引题是位于主题之前的辅题,主要作用是引出主题。引题,引出主题,可以有多种方式。 最常见的是,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背景、意义、目的、原因、结果以及具体事实等引出主题。副题位于主题之后,主题不能完全包括或表述的重要内容,往往由副题来承担。副题主要起补充和解释主 题的作用。引题、副题都是为主题服务的,但是,二者的具体任务不完全相同。前者主要是导,后者主要是续。从表现方 式来看,二者也有区别。引题,可以叙事、说理或抒情,而副题一般仅是叙事。据此,本题的标题是引题+正题。故 本题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请仔细观察下面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

14、项。1,3,2,5,9,_,3950A: 11B: 22C: 33D: 44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第一项x第二项1=第三项。5x9-1=(44),9x(44)1=395。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派出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7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7名人员,但仍有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A: 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B: 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C: 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D: 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滥用职权罪(刑法第397条)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超越职权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务,或者故意违法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是: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超越职权或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可能会发生致使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