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下)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附解析

上传人:ligh****329 文档编号:293634048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下)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下)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下)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下)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下)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下)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下)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附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厦门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金文族徽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族氏名号,商代晚期数量显著增加,且许多族徽上附加了地名、官名和职事名。这反映了当时A. 族氏政治职能加强B. 神权王权紧密结合C. 族群融合程度加深D. 青铜冶铸工艺精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金文族徽作为依附于青铜器的铭文形式,具有标识铭记、美化装饰、体现身份地位的功能。商代晚期金文族徽数量显著增加,且许多族徽上附加了地名、官名和职事名,反映了当时族氏政治职能加强,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神权王权紧密结合”,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族群融合程度加深”,排除C项;材料与青铜冶铸工艺

2、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 永和三年(138年),河间相张衡作归田赋云:“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美鱼,俟河清乎未期。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由此可推知,当时A. 儒学正统尚未确立B. 朝政纲纪败坏C. 王国问题有待解决D. 军阀割据混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美鱼,俟河清乎未期。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并结合所学可知,张衡归田赋中叙述了自己在京做官已久,没有高明的谋略辅佐君王,所以要归隐田园。结合所学可知,张衡所生活的东汉时期,朝政纲纪败坏,张衡的政治理想破灭,这是张衡归隐的真正原因,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

3、地位就已经确立,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已经解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军阀割据混战,排除D项。故选B项。3. 孝文帝于497年颁布代人定姓族诏,将功勋突出,地位显赫的八个鲜卑贵族家族定为一流高门,与汉族高门“四姓”同等对待,并在铨选入仕时优待八姓子弟。此举A. 确立了皇室的独尊地位B. 消弭了民族之间的冲突C. 肯定了既有的政治秩序D. 迟滞了汉化改革的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将功勋突出,地位显赫的八个鲜卑贵族家族定为一流高门,与汉族高门四姓同等对待,并在铨选入仕时优待八姓子弟”,并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颁布的代人定姓族诏,既维护了鲜卑贵族的利益,又笼络了汉族高门望族,此举

4、肯定了既有的政治秩序,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皇室独尊地位的确立,排除A项;“消弭了民族之间的冲突”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孝文帝此举推进了汉化改革的进程,排除D项。故选C项。4. 宋元时期,市舶司对进出港船舶所载货物实行抽分(收取商税)。元代至元市舶则法规定“蕃货双抽,土货单抽”,这A. 体现了厚往薄来的理念B. 突破了闭关锁国的桎梏C. 维护了自然经济的稳定D. 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元时期,政府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管理、抽分。市舶司的设立,使海外贸易趋于制度化,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体现了厚往薄来的理念

5、的是朝贡贸易,排除A项;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自然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5. 成祖以后,明朝宗室逐渐“食禄而不治事”,仅就岁禄而言,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各有等差,直至奉国中尉二百石。这一制度的长期推行A. 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B. 维护了官僚集团的稳定C. 保障了宗室的政治特权D. 避免了地方势力的兴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成祖以后,明朝宗室逐渐食禄而不治事,仅就岁禄而言,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对宗室的长期供养,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明朝宗室子弟享有特权,易滋生腐败,不利于官僚集团的稳定,排除B项;材料强

6、调的是宗室“食禄而不治事”,即吃国家俸禄但不能参与政治,所以“保障了宗室的政治特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与地方势力的兴起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 咸同年间,清政府力图恢复绿营(由汉族人员组成的常备军)兵制,要求地方督抚补足兵额、提升军队战斗力,而在具体操作中,绿营兵员大量被裁汰。这反映了A. 洋务运动的局限B. 满汉矛盾的加剧C. 中央权威的削弱D. 传统官僚的怠政【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咸同年间,清政府力图恢复绿营(由汉族人员组成的常备军)兵制,要求地方督抚补足兵额、提升军队战斗力,而在具体操作中,绿营兵员大量被裁汰,这说明地方督抚没有听从中央命令,

7、反映了中央权威的削弱,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洋务运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未涉及“满汉矛盾的加剧”,排除B项;材料与“传统官僚的怠政”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7. 1918年,海军部下辖的江南造船所采用商务化经营,获得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国外造船订单承造美国四艘万吨运输舰,所有建筑工程、发动机及汽锅均在中国制造,两年后通过验收并交船。这表明当时A. 实业救国成效初显B. 美国暂时放松对华侵略C. 清末新政稳步推进D. 工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获得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国外造船订单承造美国四艘万吨运输舰,所有建筑工程、发动机及汽锅均在中国制造,两年后

8、通过验收并交船”可知,这时期我国某些近代企业获得国外造船订单,这有利于促进我国近代企业的发展,符合这时期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史实,即说明这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D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这时期我国近代企业能够接到外国的订单,体现了我国近代企业的发展环境,不一定是实业救国的成效,并且实业救国思潮在19世纪末已经出现,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强,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是在1901-19011年,1912年2月清朝灭亡,排除C项。故选D项。8. 如表列举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次阅兵。这些阅兵时间事

9、件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的阅兵1933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八一”阅兵1934年1月22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时的阅兵A. 沉重打击了南京政府的嚣张气焰B. 有力回击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径C. 极大激发了红军士气和革命信念D. 积极巩固了红军反“围剿”的成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次阅兵极大激发了红军士气和革命信念,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成果,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沉重打击了南京政府的嚣张气焰,排除A项;日本全面侵华是1937年,排除B项;材料不是积极巩固了红军反“围剿”的成果,而是强调极大激发了红军士气和革命信

10、念,排除D项。故选C项。9. 据如图可知,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A. 依据现实需求设置专业B. 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C. 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D. 凸显了教育的社会主义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3年中国高等学校招考专业分类情况”中的信息,可知,工科占比最多,其次是师范类;农林类、文科类占比较小。结合所学可知,从1952年开始,中国高等学校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充分体现了“教育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首先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的发展方向,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排除B项;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并非立足于可持

11、续发展战略,且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的,排除C项;材料与教育的社会主义原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 如表是19791989年国内主要经济指数(以零售物价指数为1),读如表可推知,这一时期19791980年19811985年19861989年零售物价111国民生产总值1.0361.0650.965居民生活费收入1.13310561.037A. 居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B. 深化改革的必要性逐步显现C. 国民经济局面持续向好D. 市场调节机制固有缺陷暴露【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791989年国内主要经济指数(以零售物价指数为1)”中的信息,可知,从1979198

12、9年这十年里,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生活费收入的经济指数变化不大,且略呈下降趋势,说明必须深化改革,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生活费收入,B项正确;仅凭经济指数,无法说明“居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排除A项;“国民经济局面持续向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市场调节机制固有缺陷暴露”,且市场经济逐渐为全球普遍接受认可,排除D项。故选B项。11. 在古雅典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名著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俄狄浦斯从小远离双亲,成年后从神谕中得知自己命中注定杀父娶母,他奋起抗争,却终究未能挣脱命运的枷锁;最后他刺瞎双眼,自我放逐。由此可见,该作品青史留名的主要原因是A. 强调了伦理观念B. 开创了浪

13、漫主义C. 批判了神明权威D. 彰显了人文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俄狄浦斯虽然不能摆脱命运之神的安排,但他不惜任何代价地进行了英勇的抗争。由此可知,古雅典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名著俄狄浦斯王之所以青史留名,主要原因是赞颂了人不屈不挠的积极斗争精神,进而彰显了人文精神,D项正确;伦理观念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排除A项;启蒙运动时期的卢梭是“浪漫主义之父”,排除B项;材料未批判神明权威,排除C项。故选D项。12. 如表是1848年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信息主要反映了时间大事1月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3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4月英国工人宪章运动失败7月世界超大型复合

14、车站英国滑铁卢车站通车11月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A. 社会进步与矛盾从生并存B. 工业革命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C.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 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相辅相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848年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世界超大型复合车站英国滑铁卢车站通车”和“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均得益于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壮大了资产阶级队伍,推动了社会进步;而“共产党宣言发表”和“英国工人宪章运动失败”表明,工业革命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由此可知,材料信

15、息主要反映了“社会进步与矛盾从生并存”,A项正确;材料不只是强调工业革命的弊端,也肯定了工业革命的进步性,排除B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排除C项;“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相辅相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 1920年,梅隆财团斥巨资支持共和党人哈定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此后安德鲁梅隆连任三届政府的财政部长,并制订了一系列免税、减税政策。这反映了美国A. 三权分立的体制受到破坏B. 政商勾结现象开始出现C. 垄断资本政治影响力巨大D. 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梅隆财团是以金融起家的大垄断资本集团,在美国政治、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20年,梅隆财团斥巨资支持共和党人哈定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此后安德鲁梅隆连任三届政府的财政部长,并制订了一系列免税、减税政策。这反映了美国垄断资本政治影响力巨大,C项正确;材料与三权分立的体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政商勾结现象从何时开始出现,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增长速度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4. 19181930年,彼得格勒(列宁格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