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56KB
约2页
文档ID:293551569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_第1页
1/2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出自《论语•学而》篇,是孔子弟子有子说的一句话,全文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 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认为,为人孝顺双亲、尊敬兄长.就不 会犯上作乱.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基本原则也就有了,而孝悌正是仁徳的根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孝悌是仁之本孝和悌爱的是 近亲,然后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产生了泛爱众、博爱由此可见,孝悌是仁爱的 源头另-种是,孝悌是为仁之本仁是泛爱,包括许多方面,而爱近亲的孝悌是施行仁爱 的根本儒家主要关注人际关系,认为人际关系的根本在于家庭内部,首先是子女对父母的孝, 其次是弟对兄的尊重秦汉以后,増加了夫妻关系和君臣关系,于是有了三纲的说法汉代 特别重视孝,以孝治天下,有了举孝廉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除了汉髙祖和汉光武帝,汉朝皇 帝的谥号中都有个“孝”字当时人认为,一个人对自己有养冇之恩的父母都不孝敬,就不 可能对别人有爱心,对别人没有爱心,溉当不了好官因此,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应该是家庭 教育,这是关键期这一时期是基础.重点在于培养小孩尊敬老人、孝顺父母,养成劳动习 慣、服务意识。

一是孝亲敬老,二是劳动奉献,有了这两条,就有了立徳成人的基础,就有 了广大的发展空间立本与生道的关系是复杂的理论问题有子在这里只是将孝悌看作“本而将仁徳视 为“道”其实推而广之,在社会生产生活的许多方而,也都普遍存在着这种关系例如, 农民务农,本是土地,有了上地,又了解上地的特性以及与上地相关的气候,这就立了本. 然后就产生了如何利用土地的“道”.种什么庄稼,什么时候种,如何进行田间管理,才能 获得丰收商人的“本”是顾客,在买卖中•使顾客满意就是正道,那就要货貞.价实、童叟 无欺许多延续数百年的老店,都是通过“君子务本"维持下来的从政的官员,本在哪里 《尚书》上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西汉思想家贾谊认为,民不仅是国家(邦)的本, 也是国君的根本、百官的根本,从社会政治上说,"民无不为本”孟子认为,得民心者得 天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这可以说是民心史观,民心决定天下走向.确立了民为本,产生的治理之道就是德治,为政以徳具体措施.如为民兴利除弊,对 人民有利的,要办到;对人民不利的.要去除为了实现为民目标,要尊贤使能,将道徳高 尚、能力强的精英分子选拔出来做管理工作C同时还要发展教冇,提高人民的文明程度、道 徳水平,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有更高的幸福感,这就是习近平主席所说的“以人类共 同福祉为根本"O中国有优秀的民本传统,坚持这个传统,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法治与徳治相结合的 治理原则,中华民族的伟大雙兴就能实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