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设备选型指导解读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92068300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设备选型指导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空调设备选型指导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空调设备选型指导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空调设备选型指导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空调设备选型指导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设备选型指导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设备选型指导解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空调设备选型指导解读 -技术文件- 中央空调选型指南 第 1 页 共 20 页 -技术文件-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制冷机组和大型空调设备的进展趋势3 第一章 主机选型综述7 、冷水机组类综述7 二、热泵机组类8 三、地源热泵的机房内热泵机组片面9 四、水源热泵机组10 五、直燃机机组10 六、热泵机组11 七、组合式空调器类综述12 其次章 辅佐设备选型综述13 一、清水泵类产品选型指南13 二、新风机设备选型步骤13 三、风机盘管设备选型步骤14 四、冷水塔类综述14 五、风口类产品选型指南16 第 2 页 共 20 页 -技术文件- 第一章 中国制冷机组

2、和大型空调设备的进展趋势 中国目前集中空调的市场形势良好,在数量上增长好多,但由于竞争导致了价格下降。制冷机的平均价格的大幅下降,也反映了制冷逐步小型化的趋势。 风机盘管还是主要的末端产品。空调箱(组合式空调器)和其它的末端设备有所增加,但他们对风机盘管的主流地位没有形成重要要挟。 一、制冷机规格 根据BSRIA(UK)的调查,以产品的制冷量计算,大型设备的市场规模减小了(1000kw ,285 Reftons);但加以价值计算,制冷量在401kw(114ton)和401kw以上的制冷机在2000年占了67%,或达成4.24亿美元。并且仅1000kw以上的总销售额就达3.02亿美元,占总市场销

3、售额的47%。 最近几年,大量的小型制冷机,主要是涡旋式的,应用在家用领域。中型的制冷机的销售有上升的趋势,基于以下的理由: 螺杆机受到设计人员和用户越来越多的接待。少了运行频率,达成节能和更高的稳定性。 有一种用多台小型机组代替一台大型机组的趋势。这样在只有片面负荷的处境下,减经过国企改革和重组,分外大的工业工程投资裁减了,在过去这是大型制冷机的主要领域。在其它的领域,有大规模的外资企业投资于新的商业建筑、工厂设施等。 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推动了具有更高性能的新产品的展现,主要表现在螺杆、离心压缩机,热交换器和电子操纵等方面。与此同时,吸收式制冷机的技术那么是由国内的领导厂商开发和提高。 二、

4、制冷类型 在中国销售的绝大多数的制冷机是风冷的,占了整个市场的76%,而在1997年水冷机组占据了67%的市场。这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变,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1、制冷机类型 第 3 页 共 20 页 -技术文件-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应用螺杆和涡旋技术。活塞机在3年前还处于主导地位,现在的市场份额却急剧下降到15%左右。 吸收式机组由于电力供给的改善和油价的上涨,市场也在萎缩。 由于没有太多的如机场、医院和高等级的写字楼等大型创办工程,离心机的市场在2000年保持在850台左右。 1.1、吸收式制冷机 1.1.1、概况:吸收式制冷机的进展在很大程度由能源布局状况抉择。在过去的23年中,吸收式制冷

5、机的市场由于以下的理由而萎缩: 电力供给的增加; 油价的上涨; 电制冷机更换为HCFC(活塞、螺杆、涡旋、离心机); 电制冷机效率的提高。 1.1.2、进展简史 直到90年头中期,蒸汽机主要是由国内厂商供给,而直燃机组要从日本进口。江苏双良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尽管双良曾于美国特灵在90年头后半段建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且双方于99年(实际是2000年3月,译者注)已经解除了合资关系,双良一向是排名第一的中国吸收式制冷机的制造商。双良并且已经开头积极向海外市场拓展。 90年头初,中国厂商远大推出了直燃型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主要是燃油型)。燃气直燃机最初采用低热值的城市煤气。随着自然气管网在大城市的进展

6、,燃自然气的直燃机也随之增多。 第 4 页 共 20 页 -技术文件- 19931995市场昌盛期。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国宣布在2022年前分期淘汰工商业制冷机使用的CFC。由于电制冷机没有大规模使用新的制冷剂,作为替代,吸收式制冷机得到了快速扩张。另外,政府把吸收式制冷机的应用作为解决当时电力短缺的一种途径,因此也激励进展吸收式技术。这样,市场需求突然转向了吸收式制冷机,同时也吸引了数十个竞争对手进入吸收式制冷机市场。 19951998市场稳定期。这时期市场逐步走向成熟。技术提高得很快,大量的市场参与者被淘汰。双良、远大、三洋和开利主宰了市场。烟台荏原和LG同和次之。远大的直燃机在扩张。

7、与此同时,电制冷机在更换完制冷剂后,正逐步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从1998至今,吸收式制冷机面临着电力制冷机的强烈竞争:电力供给增加,一些地区的电价下降。更甚的是油价却在上涨。涡旋和螺杆机由于性能和效率的理由越来越受接待。高额初期投入和能源供应的便当性,导致一些客户转向了其它形式的制冷机。 1.1.3、供给 吸收式制冷机是唯一具有自主学识产权的集中空调产品。中国已经成为除日本外的其次大吸收式制冷机的生产国。 国内需求的绝大片面是由国内生产来得志。出口的数量微乎其微。但随着双良和远大的海外拓展战略的执行,出口将会增加。 值得更加关注的是开利的战略。它已抉择关闭其它的工厂而将上海一冷的工厂作为全球吸收式制冷机市场的供给中心。因此,这也将促进出口。 1.1.4、燃料分析 直燃机在中国渐受接待的理由是由于不需要锅炉来供暖,因此就节省了本金。在主要的城市,吸收式制冷机中多数是直燃型的。在有区域热源的地方还是采用蒸汽热水型机组。 由于昂贵的油价和燃气管网的创办,燃气已成为直燃机的主要燃料,并且未来的趋势也是如此。而目前单效的吸收式机组在中国已很少见。 1.2、离心机 第 5 页 共 20 页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