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化训练及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292062777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化训练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化训练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化训练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化训练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化训练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化训练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化训练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化训练及 第9课 辉煌璀璨的文学 根基达标 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诗赞誉的是唐代大诗人( )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陆游 答案:A 2(2022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进展,城市昌盛,不断扩大。以下文学作品中因应宋元时期这一时期市民文化需求而展现的是( ) 答案:C 3. (2022河南学业水平测试)“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一古代的四言诗歌语言美好,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它出自于( ) A诗经 B离骚

2、 C唐诗三百首 D宋词三百首 解析:此题测验再认再现才能。结合所学可知“四言诗歌”是诗经的特点之一,应选A项。 答案:A 4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 ) 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根基 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期 明清小说反映了宏大农人的文化心理需求 A B C D 解析:此题测验再认再现才能。离骚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明清小说反映了市民的生活和文化需求,故摈弃。 答案:C 5. 唐宋时期进展起来,对明清时期主流文学形式有影响的是( ) 唐诗宋词 唐代传奇 宋朝话本 宋元散曲 A B C D 解析:明清时

3、期主流文学形式是小说,对小说的产生有影响。 答案:A 6. 中国古代文化作品的主流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步昌盛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典籍影响广泛 解析:此题测验理解分析才能。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反映的是市民文化的趋势,这一趋势缘于城市商业的进展,应选B项。 答案:B 7阅读以下材料,回复相关问题。 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屈原离骚 材料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

4、然之广陵 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 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快速,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问题: (1)以上三位人物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出名诗人。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裁。 (2)结合所学学识,简要指出屈原的诗歌体裁的主要文学特色和他的代表作。 (3)从材料二、材料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表现了什么不同的时代特征? (4)从以上描述中,你从中能得到哪些熟悉? 解析:此题主要测验中国古代诗歌的有关内容。 第(1)问通过材料本身的特点和就可以判断。 第(2)问结合文学常识和课本学识归纳。

5、第(3)问结合李白、辛弃疾的生活时代分析。 第(4)问实际是在第(1)、(2)、(3)问根基上总结规律。 答案:(1)屈原:楚辞;李白:唐诗;辛弃疾:宋词。 (2)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生动,易于表达情感。代表作:离骚。 (3)李白的诗展现在昌盛、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表达了盛唐张扬天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辛弃疾的词表达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特征,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4)诗歌体裁随着社会的进展而进展;任何艺术形式都是确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 素能提升 1(改编题)“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虽萎绝其亦何伤众芳之芜

6、秽”。这首古代出名诗歌( ) A反映了西周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B表达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 C透射出盛唐诗人气度的宏阔宏大 D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解析:此题测验材料解读才能。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引用诗歌是战国时期楚辞的特征,故B项正确。 答案:B 2她是诗歌的一种,是合乐的歌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芒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馥郁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她”是( ) A北方民歌 B骚体 C宋词 D明清小说 解析:此题测验材料信息获取才能。根据关键信息“歌词”、“与唐诗、元曲斗艳”“一代文学之盛”即可判断

7、材料评价的是宋词的地位,应选C项。 答案:C 3(2022诸暨期末考)元朝文人张鸣善咏雪中称:“漫天坠,扑地飞,白占大量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莫非是国家祥瑞?”由此可以看出,元曲( ) A语言通俗,形式活泼 B借物抒怀,辞藻华美 C布局严谨,意境深远 D音节和谐,风格浪漫 解析:此题测验理解才能。作品凸显了生动,语言通俗易懂,故A项正确。元曲不能说辞藻绮丽,故B项错误;元曲形式活泼,而不是布局严谨,故C项错误;元曲通俗而不是风格浪漫,故D项错误。 答案:A 4(2022潍坊期末考)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

8、”。这种“新文化”( ) A追求气势,浪漫神秘 B提防铺陈,追求神韵 C表达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D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的需要 解析:此题测验材料解读才能。与贵族文化相对,理应是市民文化,故C项正确;A、B项不符合市民文化的特点;明朝中期中国展现资本主义萌芽,题中没有表达,故D项错误。 答案:C 5. (2022淮北一模)有人撰文称“四大名著”是中国人的周围镜子:_映照出中国人的雅趣;_映照出中国人的侠义;_映照出中国人的信仰;_映照出中国人的天下观。这“周围镜子”分别是( ) A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B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C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 D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解析:此题测验再认再现和理解才能。结合所学可知:红楼梦把诗、词、曲、赋、美食、园林、绘画等高雅的表达方式融合;水浒传中梁山豪杰弥漫了英雄气概;三国演义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统一、敬仰安定太平的天下观;西游记描述的是唐僧取经故事,映照出中国人的信仰,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6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你认为上述记载 (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