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基础知识填空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292048147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基础知识填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基础知识填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基础知识填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基础知识填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基础知识填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基础知识填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基础知识填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基础知识填空 加美学校2022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根基学识填空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 国家的根本理论 (1) 产生: (2) 本质: (3) 国家的性质(国体): (4) 类型: 2、我国的国家性质 (1) 国家根本大法对我国的国体规定是: 。 (2) 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是 :工人阶级的领导 (3) 我国国家政权的根基是:工农联盟。 3、人民民主专政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表现在:第一:人民享有

2、 的广泛性 其次: 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表现在:第一: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具有 的保障; 其次:随着 ,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充分的实现。 注:人权的有关观点: (4)我国的专政 我国专政的特点:大多数人民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 我国专政对象是: 我国专政的目的: (5)民主与专政的一般理论 民主是指在 内,按照 的原那么和 的原那么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 。 注:第一,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国体意义上和政体意义上); 其次,民主是同专制制度相对立的,实行对等和少数按照多数的原那么; 第三,民主总是确定阶级范围内的民主 专政是指:依靠 实行的统治,是任何国家都具有的职能。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辨证

3、统一的(表现)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识别,彼此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 ,专政那么适用于 ;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 ,专政是民主的 。 4、务必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意义)。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是四项根本原那么之一,已载入我国宪法之中。 (2)坚持人民民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创办的政治保证。 发扬民主才能 。坚持专政职能才能 。 (3)坚持新时代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一, 其次, 第三, 第四,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那么 1、神圣的权利 1 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 为基准的。 (1)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依法参与

4、 、管理 、表达 的权利和自由。 (2)我国公民享有的主要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法律依据:“ ”。它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说明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说明我国选举的性质是只有人民才能享有。 含义: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 的权利。 被选举权是公民有被选为 的权利。 条件:第一, 其次, 第三, 为什么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一, 其次, 第三, 意义:它是公民根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 。 2)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的内容: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集会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 政治自由的重要性: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

5、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概括表现。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根基 政治自由的相对性: “没有法律的地方,就没有自由。” 3)监视权 法律依据:中国公民对于任何 ,有提出 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 行为,有向有关 提出 的权利,但是不得 。 含义:公民有监视 的权利。它包括: 意义:第一,公民只有行使监视权,才能表达国家仆人翁的地位,才能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 。其次,公民只有行使监视权,才能防止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仆人”有利于抑制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有利于提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第三,公民行使监视权,可以激发宏大群众的仆人翁责任感,有利于社会主义

6、的经济、政治、文化创办。 2、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义务 理由 3、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根本原那么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对等的原那么 法律依据:“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对等”。它说明: 概括表现: 第一,任何公民都对等地享有权利和对等地承受义务, 其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养护。 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留神:第一,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对等非立法上的对等,其次,对等并不是指平均主义,第三,一律对等反对特权,第四,是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对等,现实生活中依旧存在不对等。 (2)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那么 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P11第三段) 联系:第

7、一, 2 其次, 第三, 识别:第一,含义不同: 其次,特点不同: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那么 第一,从法律关系上讲: 其次,从法律关系的主体来说: 第三,从我国来说: 第四,从对公民的要求来说: (3)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那么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 ,因此要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某些概括问题上是 ,处理原那么是 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P12-14 1、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1) 和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一起构成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信念: ,是 的应有之义,也是 的主题。 (2)主要内容: 1)行使 -是我们政治生活的 2)参与 -是我们政治生活的 3)加入

8、 -是我们政治生活的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识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 、人民当家作主和 有机统一。 理由: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其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 4)关注 -是我们政治生活的 2、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务必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辨析:“政治与我无关”、“参不参与政治生活都无所谓” (2)学习政治学识 有助于 有助于 有助于 有助于 有助于 (3)贵在实践 对于中学生来说,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活动有: A、加入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 B、养成阅读报刊、收听播送和收看电视新闻的习惯;

9、 C、养成关切国家和社会大事的习惯; D、加入共青团的活动等 实践的意义: A、可以 B、可以 C、可以 3 D、可以 其次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1、选举方式的选择 (1)从选民角度看分为: 与 (见表1) 表1、区分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 选举方式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均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人、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均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含义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2)从被选举人的角度看分为: 和 (见表2) 表2、区分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 方式 等额选举 含义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党的基层组织的书记、副书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实行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各级人大代表一般都实行差额选举 (3)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在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