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外国民歌

上传人:天****步 文档编号:291922749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 外国民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讲 外国民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讲 外国民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讲 外国民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 外国民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二讲 外国民歌 二 讲 音乐鉴赏学识(二) (一)声 乐 声 乐: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叫声乐 1、中外声乐体裁及其特征 根据声乐曲的题材内容和音乐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颂歌:我国的颂歌是指以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英雄人物以及歌颂其它敬爱的对象等方面的歌曲。特点是严肃、宏伟、亲切、热心,一般是旋律宽广,节奏平稳,速度适中。如黄河颂、延安颂等。 (2)举行曲:举行曲多是与集体 行进步 雄壮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强弱清晰的节拍、规整的布局。音域不宽,速度一般为中速,这类歌曲具有群众易唱的特点,给人以朝气蓬勃、奋进向上的特点。 (3)抒情歌曲:抒情歌曲是一种

2、速度适中、节奏伸张、旋律美好的歌曲,它能深刻细致地抒发和人物的客观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思想感情。 (4)叙事歌曲:叙事歌曲是表达故事的歌曲。它的主要特点是歌词具有确定的情节性和叙事性。曲调和词精细结合,明白如话,娓娓入耳。 (5)诙谐歌曲:诙谐歌曲是音乐 形象具 而诙谐,音乐语言妙趣横生,具有说唱音乐的风格,比喻生动,形象鲜明,表现诙谐。 (6)摇篮曲:摇篮曲又名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边哄着婴儿宁静入睡时而唱的歌曲,现已进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亲切、温存,曲调抒情、静谧、节奏徐缓并富于平匀的律动。 (7)宣叙调:歌剧、演唱剧中的一种独唱曲体裁,也称“朗诵调”。旋律近于说白,节奏对比

3、自由。 (8)咏叹调:又叫“咏唱”,原意是一种高难度的抒情独唱曲。最初 是意大清唱剧中常以歌谣 体裁展现的独唱曲,通常篇幅较大,且富于戏剧性,集中表达剧中某一人物形象或心理刻画。常为复三段曲式或变奏曲式、旋绕曲式。其特点是声乐片面包含高难度艺术技巧、旋律起伏大,是典型的美声唱法,常在音乐会上单独独唱。 (9)声乐套曲:声乐套曲是大型声乐体裁,由数首歌曲连结在一起组成。内容可一致也可相互比较,其性格和速度各异。 (10)赞美诗:赞美诗属宗教歌曲,是在教堂用管风琴伴奏演唱的歌曲。 (11)康塔塔:大型多乐章声乐套曲,近似于现代的大合唱。其内容偏重于抒情,故事情节简朴,多取材于世俗生活或圣经。 (12)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体裁,又称“神剧”、“圣剧”。16世纪末起源于罗马,最初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形式与歌剧好像,17世纪中期开头进展成为在音乐会上演出的声乐作品,并以合唱为主。 根据声乐曲的艺术性程度和风格特点以及演唱方式又分为以下几类: (1)群众歌曲:歌词通俗易懂,其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