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诗歌》PPT课件幻灯片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91660514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诗歌》PPT课件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国文化诗歌》PPT课件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国文化诗歌》PPT课件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国文化诗歌》PPT课件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国文化诗歌》PPT课件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诗歌》PPT课件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诗歌》PPT课件幻灯片(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hapterTwop289Poetry2021/4/21诗经p268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首,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分。2021/4/22风、雅、颂,是诗经的体裁,也是诗经作品分类的主要依据。风地方乐调,这一部分共选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调,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内容都是民歌,这十五国风是:周南(今陕西,河南之间),召南(今河南,湖北之间),邺,镛,卫,王,

2、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其中周南、召南产生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周室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者,大部分是民歌。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修辞。2021/4/23雅西周王畿的乐调。王畿,都城地区,就是渭水流域地区,雅诗就是这一地区的乐调,有两种解释:1,雅,同“夏”,周称西周的王畿为“夏”雅乐就是“夏乐”,夏乐就是王畿乐调2:雅,正也,雅乐即正乐,当时称诸侯国的地方音乐为俗乐,周天子的都城是全国的中心,出于尊王观念,把王畿之乐称为“正乐”两种解释都可通。“雅”诗分为大雅,小雅,大小雅类于后代的大小曲,大小调,其中小雅较接近于“国风”可能

3、是未被贵族改造的王畿地方音乐。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多数是贵族之作,少数是人民。关于产生年代,“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的作品,“大雅”小部分、“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2021/4/24“颂”,颂是祭祀用的宗教音乐,内容分为赞美神灵,祖先的功德,颂诗中周颂31篇,产生于王畿地区,渭水流域,是西周初年作品。鲁颂4篇,商颂5篇,它们都是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品,产于鲁国,宋国(宋是商的后代)。2021/4/25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一、诗经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从诗经开始,

4、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二、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屈原离骚、汉乐府诗、建安诗人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如陈子昂、杜甫、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都是“风雅”精神的体现。影响P2692021/4/26三、比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诗经中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的比兴,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明显是对诗经起兴手法的继承

5、。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四、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曹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四言诗创作直接继承诗经的四言句式。后世箴、铭、诵、赞等文体的四方言句和辞赋、骈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句式,也可以追溯到诗经。2021/4/27楚辞作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国民歌,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九辨)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

6、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影响P270P2712021/4/28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楚国人(今河南西峡或湖北秭归),姓屈氏名平,字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流放时,目睹楚国危难和“民生之多艰”,带着满腔愤懑投汨罗江自杀。我国人民为纪念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过端午节,这个风俗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2021/4/29屈原的现代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7个国家的75名著名人士联合发起

7、“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他。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不久,为了呼应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争取国际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决定由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文怀沙等人组成“屈原研究小组”,并将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版发行。2021/4/210楚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占有重要的地位。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

8、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2021/4/211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此外,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是千古流传的名句。2021/4/212而诗家所推崇的建安风骨、魏晋风力,又是初唐陈子昂诗歌革新运动的

9、一面旗帜。到盛唐,伟大诗人杜甫即事名篇所作的三吏、三别等不朽诗章,到中唐,白居易、元稹标举的新乐府运动,到晚唐,皮日休正乐府,整个唐代,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都在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中起指导作用。甚至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在旧民主主义的革命时代,仍自觉地取乐府之神理.至于汉乐府民歌所开创的五言诗体,一直作为中国古典诗体的主流,以及汉乐府民歌在叙事技巧、语言艺术等方面对后世起到的显著作用。2021/4/213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

10、、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建安文学,是指从汉献帝刘协建安年间(193220)下延到魏明帝曹睿太和年间(227233)这一历史阶级的文学,它实际上是以曹魏为中心的文学。一、建安作家很注重艺术上的创新。这首先是体裁上的创新。曹操对四言、五言、杂言等形式都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并对旧歌行的音节句式加以改造,推陈出新。特点2021/4/214二、内容上:反映现实,抒写怀抱。汉末,三国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社会动荡,战祸连绵,疾疫水旱不断,死亡不幸袭击着千家万户,悲哭哀号弥漫了中原大地,诗歌不同方式、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的灾难和人民的疾苦。三、建安作家还在其作品中抒写了他们希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壮志和

11、理想。曹操短歌行龟虽寿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四、形式上:抒情直接,慷慨任气,笔调明朗,文质相称。建安诗人都力求用朴素明快的语言来叙事抒情,从而形成了建安诗歌明朗刚健的艺术特色。2021/4/215曹植的文学成就关于曹植诗歌总的艺术风格,钟嵘曾指出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诗品上),这是比较全面的评价。曹植的诗,一方面感情真挚强烈,笔力雄健,体现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风,另一方面又呈现着色泽丰富,文采斐然的面貌,在这一点上,曹植是度越前人的,在所有建安作家中,也是突出的。所以在中国诗歌史上,他被视为五言诗的一代宗匠,诚如钟嵘所说的“粲溢今古,

12、卓尔不群”。主要作品赠白马王彪白马篇名都篇美女篇箜篌引七哀洛神赋七步诗2021/4/216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大体上“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至于文学评论,当以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最为精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有了风,文章才能鲜明而生动,当然,“风

13、”始终比较虚化,它与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关,但并非指内容和情感自身。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也就是说文章应该表现的刚健有力,“骨”是一个比较实的概念,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准确、简练、明晰,文章就能表现得有力。2021/4/217竹林七贤-中国魏晋时期七位名士中国魏晋时代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的合称,成名年代比“建安七子”晚一些。七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祀为宗师。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左思(约250年305年)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西晋文学家。是太康时期最杰出的作家,其三

14、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2021/4/218盛唐诗歌:盛唐是唐诗的黄金时期,唐诗臻于极盛。代表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杜甫。李白的诗表现了在精神上睥睨帝王、挥斥权贵的高度自信与优越感,怀才不遇是其诗歌的基本主题,而豪迈奔放和富有气魄,则是他的诗风的显著特色。杜甫在艺术上是集大成者,沉郁顿挫,众体兼备,历来被称为诗中圣哲。他在安史之乱中写下的丧乱记实之作有“诗史”之称。在李白、杜甫双峰并峙之际,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亦同时并起,映带左右。2021/4/219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

15、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现存50,000多首。初唐诗歌:初唐是唐诗的开创期,是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或先行阶段。初唐诗歌对日后唐诗的发展,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转变诗风,二是改进诗体。初唐四杰及稍后的陈子昂,在这种历史转变中起了突出作用。王绩、王梵志、杜审言、张九龄、张说等也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一方面不废弃齐梁,他们作诗也着意排偶,点染词藻;但一方面又摆脱故态,有所超越。他们的笔触从狭小的宫廷台阁,转移到了喧闹的市井和辽阔的江山塞漠,并为沉寂的诗坛注入了活跃的生命与节奏,实现了诗风的初步转变。王、杨工于五律,卢、骆擅长七言歌行。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

16、邻、骆宾王的合称。2021/4/220陈子昂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或名渊明。一说晋世名渊明,字元亮,入刘宋后改名潜。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陶征士诔)。浔阳柴桑(今在江西九江西南)人。晋代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2021/4/221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2021/4/222王维山水诗与山水画风格一致,都与禅学相表里,往往着墨无多,却创作出“象外之象”的深远而优美的境界。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储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