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热塑性聚酯项目内部风险抑制_范文

上传人:泓*** 文档编号:291635772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热塑性聚酯项目内部风险抑制_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特种热塑性聚酯项目内部风险抑制_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特种热塑性聚酯项目内部风险抑制_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特种热塑性聚酯项目内部风险抑制_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特种热塑性聚酯项目内部风险抑制_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种热塑性聚酯项目内部风险抑制_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热塑性聚酯项目内部风险抑制_范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特种热塑性聚酯项目内部风险抑制特种热塑性聚酯项目内部风险抑制目录一、 内部风险抑制3二、 控制型风险转移6三、 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的目标6四、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7五、 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8六、 公司概况9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9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10七、 产业环境分析10八、 壮大平台赋能体系11九、 必要性分析14十、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1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2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22十一、 建设进度分析2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24一、 内部风险抑制评价风险大小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

2、损失期望值,另一个是损失方差,前面所述的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和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都在从不同角度影响损失期望值,而内部风险抑制的目的在于降低损失方差。内部风险抑制措施主要包括分散、复制、信息管理和风险交流等。(一)分散分散是指公司把经营活动分散以降低整个公司损失的方差,体现为公司的跨行业或跨地区经营、风险在各风险单元间转移或将具有不同相关性的风险集中起来。其理论基础就是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主要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认为,只要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不为1(即完全正相关),分散投资于两种资产就具有降低风险的作用。而对于由相互独立的多种资产组成的资产

3、组合,只要组成资产的个数足够多,其非系统性风险就可以通过这种分散化的投资完全消除。资产放在不同的投资项目上,例如,股票、债券、货币市场,或者是基金,可把风险分散。投资分散于几个领域而不是集中在特定证券上,这样可以防止一种证券价格不断下跌时带来的金融风险。(二)复制复制主要指备用财产、备用人力、备用计划的准备以及重要文件档案的复制。当原有财产、人员、资料及计划失效时,这些备用措施就会派上用场。例如在“911”事件中,位于世贸大楼内的一家公司由于在其他地方设有数据备份站,可以实时备份数据,所以,当大楼倒塌,楼内办公室里所有电脑设备和文字材料都损毁后,公司的信息资料并未遭到太大损失。(三)信息管理企

4、业的风险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必须经过一个合理的管理过程来筛选、提炼、分析,以保障风险信息的高质量,最终为各级决策所用。按照一般的信息管理流程,风险信息的管理可分为收集整理、加工处理、传递和更新等几个阶段。总结风险信息的内容以及风险信息管理的过程,还有几个建议值得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加以关注:(1)应逐步积累,建设并不断完善风险信息库。风险是未来的不确定性,但预测未来比判断现状困难百倍,不论是进行定性判断还是应用数量模型进行定量预测,较为理性和准确的分析有赖深厚的信息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丰富经验。(2)应明确风险信息管理的职能设置,企业应将风险信息管理的职责分工落实到各个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

5、单元,并对不同层级的岗位设置不同的信息处理和管理决策权限。(3)应分配相当的资源建设和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统一风险信息管理的平台,达到相关职能机构信息的及时共享,以提高管理效率、减低决策成本,同时注意与现有管理和业务信息系统的衔接,避免冲突和浪费。(四)风险交流在风险管理领域,风险交流是新近被认识到的,它是指公司内部传递风险和不确定结果及处理方式等方面信息的过程。风险交流一般具有五个特征:(1)一般的“听众”不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2)即使给一般的员工介绍风险管理,仍然有很多方面过于复杂,员工难以理解。(3)理解风险经理提出的问题往往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这对其他经理来说是一个挑

6、战。(4)人们对风险管理的态度非常主观。(5)很多人常常低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经理进行交流的内容和结构应当反映以上这些特征。(五)全面风险抑制分解式抑制会增加风险抑制成本。公司应该围绕具有总体性的财务变量开展全面风险抑制活动,如收益、现金流或应税收入等。总体性财务变量的风险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降低:一是针对总体性变量开展抑制活动;二是针对构成总体财务变量的各个要素的风险开展针对性风险抑制活动。二、 控制型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风险控制的另一种手段,经营实践中有些风险无法通过上述手段进行有效控制,经营者只好采取转移手段以保护自己。风险转移并非损失转嫁。这种手段也不能被认为是损人利己,有损商业道德,

7、因为有许多风险对一些人的确可能造成损失,但转移后并不一定同样给他人造成损失。其原因是各人的优劣势不一样,因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风险转移的手段常用于工程承包中的分包和转包、技术转让或财产出租。合同、技术或财产的所有人通过分包或转包工程、转让技术或合同、出租设备或房屋等手段将应由其自身全部承担的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至他人,从而减轻自身的风险压力。三、 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的目标在风险成本最低的前提下,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的目标分为两种:(1)在事故发生前,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2)在事故发生时,控制损失继续扩大,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这两个目标都是为了改变组织的风险暴露状况,从而帮助组织回避风险

8、,减少损失,在风险发生时努力降低风险对组织的负面影响。这个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用链式过程来说明。这个链式过程遵循了“发生”“发展”“结果”的顺序。首先,控制损失根源着眼于损失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意在从损失的源头入手进行控制。如在建筑物建设时就增加其防火性能,在汽车设计时就考虑其必要的减震系统等,其次,除了损失根源之外,可以减少已有的风险因素。如强调对可能受损的标的物进行持续检查,监督员工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最后,如果损失根源和风险因素都没有控制住,风险事故发生了,还可以做一项工作,就是减轻损失,如准备必要的器械和设备、快速有序的现场反应等。四、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个点

9、,也不是一个面,而是一条线,由多个点串联而成。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呈现动态特征。因此,企业在做内部控制的时候需要明确一点的就是,从一个动态管理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全局性把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具体措施如下:1、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得再完善,若没有称职的人员来执行,也不能发挥作用。企业的用人政策决定了企业能否吸收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要杜绝账户设置不合理、记录不真实的情况,充分发挥会计控制制度的职能作用,则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和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定期进行考评,奖优罚劣。2、企

10、业必须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3、应发挥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以杜绝企业管理部门负责人滥用职权所造成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五、 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指导原则,保证内部控制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还需要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这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1、(1)要起到既有防错防弊,又有促进经营管理效果的作用。(2)要起到事前预防和能在事中或事后及时发现工作漏洞的作用。(3)要在认真总结、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手续安全度、业务分工合理的制约方法,切忌过于烦琐。(4)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如电算化管理)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六、 公司概况(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钱xx3、注册资本:135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4-8-217、营业期限:2014-8-21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

12、x市xx区xx(二)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0092.808074.247569.60负债总额5139.284111.423854.46股东权益合计4953.523962.823715.14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35028.9928023.1926271.74营业利润5982.974786.384487.23利润总额5267.954214.363950.96净利润3950.963081.752844.6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50.963081.752844.

13、69七、 产业环境分析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核心,完善制度创新、协同创新、政策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加快建立健全各方面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一)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培育各类创新主体。依靠自主创新,力争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作为考核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指标,特别重视中小型创新企业成长,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

14、支持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力度。(三)加快推进企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及大中型企业以企业为主体,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联合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推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企业工程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协同发展,形成“人才+项目+产品”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继续支持企业创办新型研究院。力争产学研合作项目在全部科研项目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四)进一步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坚定企业家在创新创业的主体地位,通过稳政策、稳导向、稳预期、稳舆论,给企业家创新创业信心和力量,保护和调动企业家

15、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八、 壮大平台赋能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平台发展体系。围绕主导优势产业、重点区域和核心企业的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广体系。聚焦数字基础好、带动效应强的重点行业,培育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平台供应商强化软件、装备、综合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加快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面向制造资源集聚程度高、产业转型需求迫切的区域,打造区域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平台在重点产业集聚区落地,赋能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面向特定工业场景和企业具体转型需求,建设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问题,加速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创新变革。培育实用型工业APP。构建“企业专用+行业通用+基础共性”工业APP发展体系。推动工业APP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引导平台企业强化工业数据集成管理和工艺、控制、运维等工业机理建模等核心能力,完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专用开发工具(SDK)、开发环境等基础能力,构建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集成开发环境和部署分发生态(AppStore)。面向新模式标杆应用场景,鼓励平台企业与龙头制造企业联合开发一批工业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