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与歇后语》PPT课件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291611926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谚语与歇后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谚语与歇后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谚语与歇后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谚语与歇后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谚语与歇后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谚语与歇后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谚语与歇后语》PPT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2、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3、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4、十五个吊桶打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七上八下5、和尚打伞、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6、腊月天气、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谚语谚语歇歇后后语语八仙过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显神通解释、说明解释、说明(可不出现)(可不出现)形象的比喻形象的比喻什么叫做歇后语?什么叫做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一般有两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

2、歇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和才智。 那么,那么,歇后语有哪些特点呢歇后语有哪些特点呢?王婆卖瓜王婆卖瓜姜太公钓鱼姜太公钓鱼猪八戒照镜子猪八戒照镜子南郭先生吹竽南郭先生吹竽包公断案包公断案孙悟空遇到如来佛孙悟空遇到如来佛愿者上钩愿者上钩里外不是人里外不是人不会装会不会装会铁面无私铁面无私翻不出手掌心翻不出手掌心

3、 自卖自夸自卖自夸孙大圣听见紧箍咒孙大圣听见紧箍咒头痛头痛为时不晚为时不晚掩耳盗铃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自欺欺人叶公好龙叶公好龙口是心非口是心非亡羊补牢亡羊补牢一连三座庙一连三座庙妙妙妙妙妙妙(庙庙)二齿钉耙二齿钉耙有两下子有两下子三十六计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为上计 门缝里看人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把人看扁了十五只吊桶打水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七上八下九牛一毛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微不足道大白天点灯大白天点灯 白费油白费油泥菩萨过河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自身难保矮子骑大马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上下两难狐狸引着老虎走狐狸引着老虎走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狐假虎威狐假虎威 狗咬吕洞宾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狐狸给鸡拜年

4、狐狸给鸡拜年 没安好心恶狼对羊笑恶狼对羊笑不怀好意猴子的脸猴子的脸 说变就变鸡蛋碰石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刘备借荆州刘备借荆州孔明借东风孔明借东风关公赴会关公赴会有借无还有借无还单刀直入单刀直入巧用天时巧用天时张飞穿针张飞穿针徐庶进曹营徐庶进曹营大眼瞪小眼大眼瞪小眼一言不发一言不发三国演义人物歇后语知多少三个臭皮匠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顶个诸葛亮周瑜打黄盖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生死之交诸葛亮斩马谡诸葛亮斩马谡不念旧情不念旧情诸葛亮当军师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名副其实 依葫芦画瓢依葫芦画瓢早开的红梅早开的红梅黄连树上弹琴黄连树上弹琴一

5、枝独秀芝麻开花芝麻开花节节高苦中作乐照样去做哑巴吃黄连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如 “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等等. .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伸,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好心”等。等。 根据句子内容运用上面的歇后语来完成根据句子内容运用上面的歇后语来完成句子:句子: 1、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活是、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活是 。 2、小明昨天忘记做作业,

6、一看见组、小明昨天忘记做作业,一看见组长走来,心中长走来,心中 3、过、过“六一六一”,开联欢会,同学们,开联欢会,同学们 。 芝麻开花芝麻开花节节高节节高十五只吊桶打水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七上八下八仙过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显神通4、新班主任到了,因为对情况不大熟悉,她一进教室就宣布各项规定 。 5、小海打了一个下午的球,进教室拿书包,发现很多同学瞪着他,一付愤怒的样子,他被搞得 。外甥打灯笼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照旧(舅)丈二的和尚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摸不着头脑 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歇后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歇后语王国,那里住着许多居民,他们的语王国,那里住着许多居民,他们的生活真

7、是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芝麻开花节节高节节高”。有一天,来了两个外地人,见这里环有一天,来了两个外地人,见这里环境幽雅,人们悠闲自得,境幽雅,人们悠闲自得,“有点丈二有点丈二的和尚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摸不着头脑”。东看看,东看看,西看看,更是西看看,更是“擀面杖吹火擀面杖吹火一窍一窍不通不通”,于是,向正在下棋的一老一于是,向正在下棋的一老一小打听,小打听,小孩是小孩是“茶壶里煮饺子茶壶里煮饺子满肚满肚子的子的话说不出话说不出”,老人说:老人说:“你是黄鼠你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吧?来者道:我可是狼给鸡拜年吧?来者道:我可是“小葱拌豆腐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一清(青)二白”哟,你不说便罢,别赖好人,说不哟

8、,你不说便罢,别赖好人,说不定有一天,我们那儿比你这儿强十定有一天,我们那儿比你这儿强十倍,来个倍,来个“砌墙的砖头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后来者居上居上”。老者回答:你不要老者回答:你不要“竹篮竹篮打水打水一场空一场空”,咱们咱们“骑驴看骑驴看唱本唱本走着瞧走着瞧”吧吧。 姜太公钓鱼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愿者上钩八仙过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慌了神韩信点兵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多多益善张飞穿针张飞穿针粗中有细粗中有细包公断案包公断案铁面无私铁面无私什么是谚语?谚语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它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

9、内容富有教育意义。谚语的特点:谚语的特点:1、内容丰富、内容丰富2、形式短小,讲究、形式短小,讲究押韵和对称,具有诗押韵和对称,具有诗的形式。的形式。1、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朋友与敌人(朋友与敌人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与金钱)(时间与金钱)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求知与学艺)(求知与学艺)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表示学习方法)(多记,表示学习方法)5、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老鼠过街,人人、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美好

10、与丑恶)喊打。(美好与丑恶)6、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天上掉下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天上掉下馅饼来。(勤劳与懒惰)饼来。(勤劳与懒惰)7、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与骄傲)、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与骄傲)8、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礼貌与修养)(礼貌与修养)9、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生活哲理)(生活哲理)1、虚心使人进步,、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骄傲使人落后。 2、吃人家的嘴软,、吃人家的嘴软, 拿人家的手短。拿人家的手短。3、树挪死,人挪活。、树挪死,人挪活。4、人无横财不发,人无横财不发, 马无夜草不肥。马无夜草不肥。 5、内行看

11、门道,、内行看门道, 外行看热闹。外行看热闹。6、钟不敲不鸣,、钟不敲不鸣, 人不学不灵。人不学不灵。气象谚语气象谚语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夜里星光明,明朝忆旧晴。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农业谚语农业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瑞雪兆丰年。六月六,晒得鸭蛋熟。冬至油菜,年大麦。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生活常识谚语生活常识谚语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好记心不及烂笔头。狗嘴里出不来象牙。一排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性急吃不了热豆腐。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不做亏心事,哪怕半夜鬼叫门。 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 时间谚语时间谚语

1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一日难再晨,岁月不待人。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学习谚语学习谚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疏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劝诫谚语劝诫谚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满招损,谦受益。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1 1、卖布不带尺、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2 2、做梦变蝴蝶、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3 3、父亲向儿子磕头、父亲向儿子磕头 岂有此理(岂有此岂有此理(岂有此礼)礼)4 4、耗子掉到水缸里、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时髦(湿毛) 5 5、饭锅冒烟、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迷糊了(米糊了)6 6、半两棉花、半两棉花免谈(免弹)免谈(免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