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西比灵治疗眩晕症26例疗效观察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91354450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洛酮联合西比灵治疗眩晕症26例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纳洛酮联合西比灵治疗眩晕症26例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纳洛酮联合西比灵治疗眩晕症26例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纳洛酮联合西比灵治疗眩晕症26例疗效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纳洛酮联合西比灵治疗眩晕症26例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洛酮联合西比灵治疗眩晕症26例疗效观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纳洛酮联合西比灵治疗眩晕症26例疗效观察 云南省西畴县董马中心卫生院云南西畴663500【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西比灵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西药西比灵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口服西比灵,每日2次,每次5mg,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应用纳洛酮注射液0.8-1.2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

2、滴注,滴速每分钟4050滴,每日一次,3日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3统计方法结果采用统计学处理。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2】2.1疗效标准治愈:治疗13天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自我感觉正常。有效:治疗13天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能自理。无效:治疗3天后,临床症状减轻不明显,生活需人照顾,还需连续治疗。2.2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头痛、头晕、眩晕等症状均有明显减轻,治疗组26例,治愈24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3.08%,经统计学处理,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讨论现代医学认为:眩晕

3、症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常见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是由前庭器的内耳膜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斑主要感受上下和左右的直线运动,三个半规管毛细胞主要感受旋运动。当囊班或毛细胞受到一定量的不正常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依次由前庭神经传到前庭神经核,再传到小脑和下丘脑,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同时也与脑内内啡肽浓度增高有关。纳洛酮是合成阿片受体拮抗剂,脂溶性增高,极易透过血脑屏障,其亲和力大于脑啡肽,约50%与血浆蛋白结合,并迅速分布全身,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中存在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具有调节全身生理功能的作用,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调节儿酚胺和前列腺素的释放,解除

4、小动脉痉挛,从而改善脑组织循环,提高脑组织供氧,恢复脑细胞功能,所以纳洛酮对多种疾病引起的眩晕症均有较好的疗效【3】。西比灵是一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一种钙离子拮抗,能预防过量钙离子进入脑细胞,而不干扰正常钙的体内环境平衡,具有良好的抗眩晕作用,同时它还具有抑制前庭作用及抗组织胺、抗痉挛的作用【4】。Reference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丁】,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2.吴宝兴、楼凤珍、朱朝和、纳洛酮治疗眩晕症28例,【丁】中国乡村医药2001.(12)193.孟庆元,纳洛酮的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丁】中国急救医学1994.14-44.王学乐、李占海、西比灵治疗眩晕症36例临床观察【丁】大连医学专科学报2003.(2):34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