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精品****大师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01KB
约13页
文档ID:291177658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含答案)_第1页
1/13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教育学 1—20 ,心理学 21—40 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 . 教育 区 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 ( )A . 教育是传递生活经验的活动B .教育 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 人 的 社会 活动C . 教育是传递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动D .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活动2 . 下述属于墨家 主 张的是 ( )A . 有教无 类 B . 兼爱C . 复归人的自然 本性 D . 化民成俗 + 其必由学3 . 在我国,科举制度实行了 1300 年,停止科举是在 ( )A . 1903 B . 1905 C . 1906 D . 19114 .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 )A . 《 大 教学论》 B .《 爱弥儿》C . 《论演说 家 的教育 》 D . 《民 本主 义与教育 》5 .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提 出 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 )A . 凯洛夫 B . 赞科夫 C . 布鲁纳 D .维 果斯基6 .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 )A . 政治经济制度 B . 科学技术 C . 生产 力 D . 文化7 .“拔苗助长”“ 陵节而施”违背 了 人的身心发展的 ( )A . 阶段 性 B . 顺序性 C .不 均衡性 D . 差异性8 .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 性因 素是 ( )A . 遗传素质 B . 环境 C .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 教肓9 . 根据各 级 各 类 学校任务确定的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 上 称为 ( )A . 教育 方 针 B . 教育目的 C . 教学目标 D .培养 目标10 . 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 是 由学生的 ( )A .人 身自由权 决定 的 B . 隐私 权 决定的C .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 . 荣誉权决定的11 . 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是 必须具有 ( )A . 管理能力 B . 控制能力 C . 教育能 力 D . 研究能力12 . 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 . 教师 B . 学生 C . 班级 D . 课程13 . 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 最 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 )A . 教育目的 B . 培养目标 C . 课程目标 D . 教学目标14 . 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 )A . 教学计划 B . 教学大纲 C . 教育目的 D . 教学目标15 .学校 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 . 课外活动 B . 实践活动 C . 教学活动 D . 班主任工作16 . “学而时 习 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 . 直观 性 原则 B . 启发 性 原则 C .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 原 则17 .一 个测验经过多 次 测量所得的结果的 一 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 ( )A . 信度 B .效度 C . 区分 度 D . 难度18 . 小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 因为他学习成绩 不 好影响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

有一次小李跟 同 年级的另一个班的同学打架,班主任 劝 退小李 这 行为侵犯了小 李 的 ( )A . 人身权 B .财 产权 C . 受教育权 D .人 人平等权19 . 在重复测量的方差 分 析中,如果各组均值不变,被试 间 差异增大,那么 ( )A . F 值会变小 B . F 值保持不变C .组 间方差 会 变小 D . 误差方差 会 变小20 . 第三 次 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 、 地方课程和 ( )A . 活动课程 B .社会 课程 C . 学校课程 D . 特色课程21 . 心理的实质是 ( )A . 对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认识 B .改造 客观世界的意志C . 生理活动 D . 客观 现实 在 人 脑中 的主 观映像22 .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 ______ 组成的 ( )A . 脑干、 间 脑、小脑和 大 脑 B . 小脑和 大 脑C . 脊髓和 大 脑 D . 小脑和 大 脑皮层23 . 心理过程是 人 脑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 ( )A . 认知、情感、行为 B . 感觉、知觉 、 行为C .情感、 意志、行为 D . 认知、情感、意志24 . 研究 人的心理现象 ,必须 遵循 的 基本原则 是 ( )A . 客观性原则 、发展性 原则和系统性原则B . 理论性原则 、 实践性原则和教育性 原则C . 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和 循 序渐进性原则D . 分析原则、综合原则和抽象概括原则25 . 下列情况属 于 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是 ( )A . 触景生情 B . 闻过则喜 C .谈虎色变 D . 打草惊蛇26 .“入 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 ( )A . 对比 B . 适应 C . 相互 作用 D . 联觉27 .“ 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是 人 的知觉特征的 ( )A . 整体性 B . 选择性 C . 理解性 D .恒常性28 . 记忆过程包括 ______ 几个 基本环节 。

( )A . 再认和回忆 B .保 持和遗忘C .识记 、保持和遗忘 D . 识记、保持、再认或 回忆 29 .长时记忆的 编码有 ( )A . 语义编码和 形象 编码 B .形象 编码和抽象编码C .图像 记忆编码和语音编码 D . 图像 记忆编码和声像 记忆编码 30 .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有 ( ) A . 进行 形象 思维和抽象思维 B .分析 与综合、抽象与慨括C . 形成概念和进行 问 题解决 D . 进行辐合 思维 和发散思维31 . 鲁迅在小说《祝福 》 中创造 了 祥林 嫂 的艺术形象 , 他是把旧中国许多 妇女 的遭遇集中后创造出来的形象 , 这种 形象的 构成方式属于 ( )A .综合 B . 夸张 C .拟人化 D . 典型 化32 . 某学生犯 了 比较严重的错误 , 想去向老师认错 , 但怕受批评丢验 ;又 怕 被揭发后 受更大 的处分, 这学生此时的 动机冲突形式属于 ( )A .双 趋冲突 B . 双 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分析冲突33 . 王芳解开一道数学题后,感到无比的轻松和愉快 , 这种 情感 是 ( )A .美感 B . 激情 C .理智感 D .道德感34 . 先有 一 个目标(目的), 它 与当前的 状态 之间存在 着 差异 ,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 要想出 某 种办法采取活动 (手段) 段, 来减小 这个差异 。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 A . 爬山 法 B . 逆向工作法 C .手段 — 目的分析法 D . 尝试错误法35 . 美国 心 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能力结构理论称为 ( )A . 二因素说 B . 智力结构三维模型 C .群因素说 D . 能力 层次 结构理论 36 . 个性心理倾向 性 主要包括 ( )A . 感觉、知觉 、 记忆、想象、思维B .气质 、能力、 兴趣C . 气质、能力、性格D .需要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 和世界 观37 . 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包括 ( ) A . 动力性、激动 度 、强度和 紧张度 B . 积极性、消极性、强和弱的程度C .兴 奋性、激动性、外显和 内隐度 D . 增力性 、 减力性、饱和 度 和外显度38 . 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 情绪, 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是 ( )A . 自觉 性 B . 果断性 C . 自制性 D .坚韧 性39 . 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是性格的 ( )A . 社会道德评价标准 B . 社会属性的 体现C . 分类标准 D . 结构的组成部分40 . 智商是 119 ,其等级为 ( )A . 优秀 B . 中上 C . 中等 D . 中下教育学部分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41 . 教师的语言包括 口头语言、 ____________ 、体态语言三种。

42 . 初等教育 又 称 ____________ 43 . 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 ____________ 构成44 . 西方,苏格 拉 底 在 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 学生 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苏格拉底方法被称为 ____________ 4 5 . 美国教育 心 理学家布卢纳所著的 ____________ 一书,体现了美国 60 年代进行的一次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46 . “亲其师,信其道”,主要 表明了 ____________ 的作用 47 . 教育史上提出“有 教 无类”口号的教育家是 ____________ 48 . 新 生 儿与 ____________ 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 49 . 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是强制性 、 免费性、 ____________ 50 . 教学 过程 的 中 心环节 是 ____________ 51 .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是 ____________ ,辅助形式有个别、现场教学52 . 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 目 的是培养 学生 良好的 ____________ 53 . 在教和学的协同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 ____________ ,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54 . 1956 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制定出了 《教 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 他把教育目标分为 ____________ 、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 类55 .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 知识 、技能、思想 、品 德等 方 面 起 着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 都可称之为 ____________ 56 . ____________ 的经典著作四书和 五 经是我国封建 社会 教育的主要内容57 . 19 20 年,美国的 H . H . 帕克赫斯特在马萨 诸塞 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 一 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人们称之为 道 尔顿制道 尔顿 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 重 视学生自 学和 ____________ , 在良好的条件 下, 有利 于调 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