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91092465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的驱动下,在探究式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它要求“任务”明确具体,情境创建接近现实而富有情趣,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探索学习。一、任务驱动法教学案例以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14课“西游故事人物记

2、演示文稿”为例,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为学生展示几件教师和其他班学生完成的Powerpoint生动实例,让学生感受Powerpoint的广泛应用和无穷魅力,在欣赏、赞叹之余,教师顺势提出:这都是Powerpoint的功劳,这里面既有文字、图片、声音,又有动画,效果非常好,你想不想也来用Powerpoint做一个电子幻灯片?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能制作出更精美的幻灯片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这一课产生深厚的兴趣,他们必然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2.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总任务:以同桌为单位,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一份以我心中

3、的西游为题的演示文稿。要求图文并茂,秀出自己的个性。分解任务一:启动Powerpoint。演示启动Powerpoint,对于它的工作界面,我们可以与以前学过的Word作一下比较,体会它们他们的相似之处,启发学生联系Word的启动方法,尝试、交流Powerpoint启动的几种方法。分解任务二:新建幻灯片。教师紧接着启动界面,在“新建演示文稿”的窗口演示建立“空演示文稿”,在弹出的“新幻灯片”对话框内选取自动版式中的“标题幻灯片”,学生比较“新建演示文稿”和“新幻灯片”,讨论交流;学生操作,在第一张幻灯片上的相应框内输入标题我心中的西游,设置字体、字形、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完成本次任务(这部分和

4、Word中的设置方法相似,主要由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上前演示,学生评价。3.引导自学,探索发现分解任务三:插入新幻灯片。一件好的演示文稿要充分表现自己的主题,一张幻灯片肯定是不够的,这就要学习插入新幻灯片的方法,通过同桌合作,交流,完成插入第二张幻灯片,指名完成的出色的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前演示,全班交流。分解任务四:给幻灯片插入“文本框”和图片。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会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运用插入“文本框”添加标题和说明性文字,把自己喜欢的西游记图片插入幻灯片。由于学生已有在Word中插入文本框和图片的基础,因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分解任务五:设置背

5、景颜色。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把背景颜色设置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调整自己作品的过程中逐渐熟悉方法,学有余力的学生并可以尝试一些特殊的效果,充分表现“我”心中的西游是什么样子的。分解任务六:完善作品并保存。这个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通过插入图片、文字,设置不同的背景颜色,把我心中的西游进行丰富、润色,充分体现个性,展示学生个性。教师巡视指导。4.评价反馈,指导激励把优秀的作品进行班内大展示,让学生进行交流评价,自己说一下什么样的作品更容易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逐步明晰好的演示文稿应该主题鲜明、内容生动、色彩协调,从中体会自己的作品存在哪些问题,完成本课内容。二、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模式

6、的优势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是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2.有利于因材施教,实现“分层教学,个性发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可以将同一教学目标设计成不同层次任务,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基础差的学生先从基本操作入手,完成最基本的任务,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完成提高性任务。3.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自主操作

7、练习,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在完成任务中运用原有知识进行迁移学习,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更好地适用信息技术课内容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征。4.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任务驱动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意见交流”等形式,可以促进学生间沟通,在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任务,围绕具体任务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习与人沟通,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聆听他人意见,利用知识迁移重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使教与学都有新的发展,新的创新。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