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教案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90706661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教案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凤头豹尾 全文生辉 训练目标: 1、了解记叙文开头、结尾的重要性。 2、掌管入题要快、扣题要紧、点题要明、结尾要翘的行文原那么。 3、学会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作文中加以生动运用。 训练重点: 学会设计记叙文开头、结尾的方法。 训练难点: 在作文中生动运用开头、结尾的方法。 课前打定: 积累一些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课时建议:2课时 训练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元人乔梦符说过,写文章需要“凤头”(小巧玲珑,短小精致),“猪肚” (内容丰富,衰弱充实,容量大),“豹尾” (干脆利索、收束有力

2、)。 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我们写作文时,务必重视文章的开头。更加是阅卷时间分外有限的考场作文,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确定会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将会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博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印象分自然不低了。所谓“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便是这个理。 二、例文导学 1、教师质疑 那么,怎样的作文开头才是好的呢?有哪些常见好用的方法呢? 2、学生阅读例如,探究方法 例如A “我有一个习惯,妈妈说,这个习惯好。”(我有一个好习惯) 方法: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要点: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描写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等点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

3、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进入主题。 例如B 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落莫地趴在阳台上。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惫地喂食它的小宝物。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 而和蔼地凝望着意欲飞出暖巢的小鸟。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面对母亲的目光) 方法:写景状物,渲染气氛 要点:文章的开头从写景状物入手,表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以此陪衬人物,开展故事。 例如C 伴着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踩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姗姗走来,明眸含情。你用爱的温馨,使我蜡黄的脸庞泛起红晕;你用爱的吟唱,唤醒我迷茫的信念。我,不再惆怅、沉闷、彷徨,也不再坐等、

4、观望、祈祷,我要振作,寻觅、追回你以及你给我曾经编制过的那个七彩的梦幻!(情寄春风) 方法:抒情探讨,确定基调 例如D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峭壁上的树) 方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要点:用悬念法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斟酌,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例如E 唉,我怎么跟这么个“出土文物”同桌:不买零食,自带饮水;不穿新衣,补丁巴巴;还用布袋缝了个文具盒浑身上下冒出土气酸气小气。(我的同桌) 方法:欲扬先抑,波澜起伏 要点:就是以退为进,先抑住某一个人或事物,然后确立自己的观点或主题,以达成突出的

5、目的。 例如F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璀璨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气。(待人和气) 方法:巧用修辞,表示文采 要点:修辞是作文中不成缺少的片面,在文章的开头高明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或对偶等修辞手法,往往会令文章语言风采倍增。 例如G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每当我吟诵这句诗,心中便有说不出的迷醉。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真个呈现出一幅画来。(迷醉) 方法:高明引用,突出主题 要点:引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记叙文、散文那么可以引用歌词、诗句,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

6、3、教师引导,归纳点拨 三、要点点拨 要点:用几句恰当的探讨抒情做开头,或感染读者,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记叙文开头的作用,一是点题,二是引出下文。 好的作文开头应做到:一简、二新、三美、四当。所谓简,就是开头力求干脆领略,不罗嗦重复。所谓新,就是开头不落俗套,别致别致。 所谓美,就是开头力求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所谓当,就是要符合内容的需要,开头为内容服务。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几种常见的写法。在写作当中,有时并不是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结合使用。到底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启程,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启程,来选择最恰当的方法。 板

7、书设计 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简写景状物,渲染气氛 凤 新抒情探讨,确定基调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美欲扬先抑,波澜起伏 巧用修辞,表示文采 头 当高明引用,突出主题 四、实战演练 1、精致开头赏评。(学生从自己积累的开头中筛选,从方法和好处两方面评析。) 2、以“我的资产”或“重读父亲”为题,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写两个开头。 3、交流评析。 其次课时 一、激趣导入 作文的结尾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写得不好,会使文章布局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会使文章浑然天成,大添异彩,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这一笑,可使人驻足,令人心动。 二、例文导学 1、教师质疑 那么,打造记叙文的结尾有哪些较好的方法

8、呢? 2、学生阅读例如,探究方法 例如A 今年的秋天不一样,林子里没有落叶,小根带着他离开后学校寄来的学费全免通知书上学去了。他相信,明年的夏天是清凉的,高兴的?(季节) 例如B 今夏,我又回去了一次,在快到外婆家拐弯的那个路口,一株枝叶繁茂的石榴树映入了我的眼帘,红星点点,活力盎然,我的童年的记忆之门在刹那间被开启。有外公慈祥的笑容,有小东西的成长,还有又红又大的石榴和我的眼泪,它们都 化成了树上的红星,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着、飘动着,只是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外公亲自为我种的那一棵。(话题“行走在消逝中”,题目石榴树) 方法:自然终止法 要点: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

9、刻的哲理语句,这样的结尾称为“自然终止法”。它完全制止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简朴无华。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进展的自然趋势终止全文。 例如C 一花如此,对人那么毋庸多言,记得有两句诗写得很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文材料:丛飞的故事。题目落红) 例如D 当我告成了,再来回想摔的这一跤,我心中告成的喜悦将会把疲惫吹尽。 让我摔一跤,持续前行。 (让我摔一跤,持续前行) 方法:画龙点睛法 要点: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终止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干脆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领会

10、,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E 今天。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静的父爱,心中弥漫感恩与高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温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静罢了。 沉静的父爱我很感恩它。沉静的父爱 例如F 你正是鲁迅赞扬的那种人:“将血一滴一滴地润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逐渐瘦弱,也以为高兴。” (蜡、粉笔、蚕) 方法:抒情探讨法 要点:用抒情探讨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心中的心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猛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探讨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

11、这种方式结尾对比自由,好的“抒情探讨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沛感。 例如G开头 当历史的车轮压过奥斯维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害怕。而今,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通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恬静。 结尾 那天,奥斯维辛警钟长鸣;那天,犹太人民饱含热泪;那天,记忆流经这和平的世界;那天,和平在向那极端的功利者和道貌岸然的战役者宣判。告成的钟声会在和平者的心中响彻整个胸膛。 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维辛风化在记忆底层! (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题目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 例如H开头 就在昨晚,我还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绳,胸中的

12、热血流遍全身? 结尾 我在您的那双手下成长,同稻草一样由草变绳。您的那双手陪我走过了一夜又一夜,时间永远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绳,更吹不落那双一颤一颤的手? (母亲自中的稻草绳) 方法:首尾响应法 要点:结尾时既响应开头又不是开头的简朴重复,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响应、浑然一体的感觉。 例如J 冬季的智,冬季的爱,冬季的锐? 此季是漫长的,而此季赋予的情意,是绵绵的?(季节) 例如K 时光易逝,西湖之畔毕竟消逝了多少这般决绝的女子,毕竟封存了多少美观的初次相见,毕竟安葬了多少黯然的落莫。 当破晓的光晕驱散西湖之畔的水气,当混沌的晨晖

13、又一次隐没在潮动的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她不再是湖畔的歌女,而是那清冷山寺中的尼姑。她不再拥有那傲人的才情,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 淡笑无痕,只留一抹落莫? (淡笑无痕) 方法:含蓄示意法 要点:有些记叙文的结尾,同时要提示读者留神了解文章的主题,但是不是用规律思维的方式直截了当表述出来,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加以示意,给读者留下一片想象的余地,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L 回家时,房东阿婆来牵我的手,我搀着她跨过那道门坎,她颤抖地扶着我,吃力地迈出来,她说下次再来,夹着浓重的乡音,我点头,盯着她的小脚。 车渐行渐远。我回头,看倚在门上的阿婆。夕阳西下,在门边上打出昏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务必跨过这道坎)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