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过封锁线》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Grow u****27800; 文档编号:290700019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茅盾《过封锁线》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茅盾《过封锁线》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茅盾《过封锁线》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茅盾《过封锁线》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茅盾《过封锁线》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茅盾《过封锁线》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茅盾《过封锁线》阅读练习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过封锁线茅盾昨夜朦胧的月光下只觉得这大房子像个堡垒,今天白昼再进来一看,嘿,这简直可以说是一座要塞。那一圈围墙,虽不怎么厚,却有一人半高,团团四周全是上下两层枪眼。这墙,周围总有三百多步,门楼顶上居然雉堞式,而且是平顶,必要时这就是机关枪阵地。说它像一座城,实在不嫌夸大。现在这“城”中就住了十几家老百姓。他们腾出一间招待那五个客人一一逃难的外江佬。阳光从枪眼式的窗洞进来,房里倒也很亮。五个客人洗过脸,都坐在阔大的木板铺上,看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擦步枪的机件。而那大孩子是被派来招呼他们的。他们要问的话很多。最要紧的一件事是今晚能

2、不能走。但是这大孩子只能说客家话。客人中的老徐能说半生不熟的广府话。和这大孩子双方都半懂不懂地攀谈了好一会儿,仿佛弄明白了:今晚走的路要通过敌人在公路上的两道封锁线。一个年青人带着个墨水瓶走进房来,就在靠近窗洞的桌旁坐下,找出一支旧钢笔,在一本笔记簿上写起什么来。客人们认识这面孔。昨夜在半山松林里,他是彻夜担任警卫的。虽然看样子他并不有闲,可是五个客人不肯放过他,谈话就开始了。这青年懂得国语,也能说几句,虽然十分生硬。他告诉他们:今晚能走,不过要通过两道封锁线。“是不是你送我们去?”“现在还没晓得。”“我们希望你能去。因为你能说国语,我们路上方便些。他点一下头,不说什么,谈话暂时中断。他拿出一

3、本相当厚的书,很用心地读着,时时在笔记簿上记下些什么。客人们瞥见了这书。话题又来了。客人们一次一次追问,才知道他是南洋华侨:在新加坡做机器工人,广州失陷以后回祖国来。他姓张。.下午三时许,客人们看见阿张还是捧着那本厚书,坐在窗洞下的桌子旁边。离动身还有两小时,那个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挂军毡,粮袋,胸前交叉的子弹带,手榴弹两颗,一支长枪则斜挂在肩头。“不要只顾快走,以至失了联系”阿张都答应了。可是他再三叮嘱:“不可以打手电,不可以吸烟,不可以谈话。昨晚我们看见远远有火光,还当是敌人呢!”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阿张的肩头斜挂着卷成一团的军毡,腰间是手榴弹,手电筒,手里是一支手枪。开路是四支长枪,压队是两支

4、,他自己和另一支长枪则在中间,五个客人紧接着他,两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他撮口吹了一声,这一行人就在夕照中移动。第一次休息以后,月亮已经高挂天空,照的田野里一片苍白。这对于通过封锁线,是一种威胁。“不要作声,不要吸烟”的叮咛又重复了一次,“不要太走快”的要求也重复了一次,于是又上路了。一片树林横在前方,疏疏落落的,但月光已被遮去了不少。穿过这树林,又走过一大片旷野,猛看见远处有像高墙一般的东西,却是连绵的山冈。一行人和这遥远的山冈平行而进,又走了若干时,便见白森森地横在前面的像是一条河队伍先头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客人们跟着,不多会儿,已经走近那“河”边,这才知道原来是一条公路。“这该就是所谓封锁

5、线罢?”客人们心里这样想。然而队伍还是不停地走,而且还是急急地走,终于又遇到了树林,这才停下来休息。“刚才走过的就是封锁线罢?”客人们问。“不是,下去才是封锁线,不过这里两边山上全有敌人的哨位,这里是危险区域。”神情又紧张起来了。因为客人们最怕在这陌生地方掉了队。上路的时候,客人们又看见他们这休息的地点不但有树木隐蔽,而且还是个洼地。在他们休息的时候,还有两个瞭望哨在两三丈树林外的高地上呢!一小时以后,所谓的封锁线也平安通过了,这是第一道。屏息疾走的一行人,渐渐放松了脚步,间或有咳嗽的声音。然而队伍忽在旷野中停止。阿张和其他的队员聚在一处,悄悄地说了一些话,便又发令再走。大概十多分钟以后,队伍

6、又停止了。这回是在平坦的旷野里,远远近近有些矮小的松树。他们采了些松枝,插在白色的衣包上,阿张将他的手电筒也藏在衣襟里。“前面的山头,就有敌人的哨位,”阿张悄悄地对客人们说,“我们要从山脚下偷偷地过去。不要作声,连咳嗽也要耐住。脚步也要轻些。二十多分钟就可以过去。”这是第二道封锁线了。月光很好,前面那山头看的很清楚。队伍靠紧着走,不太快,也不太慢,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但是队伍忽然走快些了。速度渐渐增加,队伍也渐渐拉长,终于像一串皮球一般,滚落了小小的一个坡,投进一丛树木的浓荫里。当人们躺在树下休息时,树荫外的斜坡上,有一个蹲着的黑影,枪托在手里。这就是那个大孩子,现在担任了瞭望哨。

7、“今晚过封锁线,”客人之一自言自语地,“可见调度是不可少的。”(写于1942年11月,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个客人不断找机会跟人对话,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陌生的地方缺少安全感。B.文中两次写阿张在桌旁看书的画面,以此来表现他在掩饰内心的紧张和焦虑。C.小说提到那大孩子和阿张身上的“装备”这一细节,暗示了过封锁线的危险。D阿张再三叮嘱客人们三个“不可以”,是因为他们昨晚的三种行为太过散漫。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写像“堡垒”的大房子,极具地方特色,也体现游击队的选址用心,为人物出场和情节展开提供场景B.小说以全知视角进

8、行叙事,无论是对五个客人,还是对阿张和那个大孩子,都有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C.小说在处理过封锁线这一情节时,未写敌我双方的火力交锋,但情节张弛有致,给读者极好的阅读体验。D.小说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游击队护送五个客人过封锁线的故事,写出了游击队勇敢机智、富有战斗经验。8.小说结尾的“可见调度是不可少的”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概括“调度”的内容。(4分)9.李装小说结构与审美中认为“神秘是小说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请从小说构成要素赏析本文的“神秘之美”。(6分) 答案:(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6.(3分)C(A项“缺少安全感”推论错误,他们只是急切地想知道接下来的行程而已,B项从后文得知,阿张看书,不是内心的紧张和焦虑的表现。D项“太过散漫错,应该是“容易暴露目标”。)7.(3分)B(“都有”有误,文中没有阿张和那大孩子的心理描写。)8.(4分)人员的调度:大孩子的工作安排、护送人员的分工等。秩序的调度:行军的快慢、行止。路线的调度:树林、山岗旷野。洼地等路线的选定。(答对一点给2分,其他内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9(6分)人物神秘“五个客人”的身份神秘。情节神秘穿越封锁线过程的严密安排。环境神秘:夜晚行军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