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新铺徐溪的民俗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90674116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蕉岭县新铺徐溪的民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蕉岭县新铺徐溪的民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蕉岭县新铺徐溪的民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蕉岭县新铺徐溪的民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蕉岭县新铺徐溪的民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蕉岭县新铺徐溪的民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蕉岭县新铺徐溪的民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蕉岭县新铺徐溪的民俗 蕉岭县新铺徐溪的民俗 院 班 我所在的家乡是蕉岭,在我的记忆中有祭祀公王的习俗,所以我就结合自己所找到的资料谈谈我们蕉岭的民俗-祭祀射猎公王! 一 、我们先了解下上径村射猎公王神坛的由来: 上径村在徐溪东支流的上游,居民姓刘。刘姓1世祖千四郎于明代从程乡(今梅县)水南坝迁长潭高陂村开基,6世玉钟迁兴福浒竹开基,8世立台、建台带9世维裕、维琏、维奉到东坑尾上径开基,时约在明末。他们开荒垦植范围较阔,直至铁山嶂下三山,三山即三个山头(南坊肚、南峰嶂、井子坑),重山叠嶂,野兽出没,野猪、黄FJJ惊FJF、鸟、鼠损害农作物严重,往往有种无收,有

2、做无食,村民特别痛楚。前清道光年间(150多年前),上径刘姓金狮队,到福建连城打狮。得知该县某村有射猎公王神坛,特别灵验,设坛以后,兽害大减,五谷丰产。刘姓金狮队徵得当地人同意,带下香火在上径村水口设一神坛,供奉射猎公王。据老辈传闻,凡狩猎者进山前务必先到该神坛点香叩头许愿,定能打到野兽。狩猎者猎得猎物出山时,必将猎物放在神坛前祭敬,下次进山,才能射杀到猎物,否那么,就难再猎得了。上径人50多户,多过一个射猎公王节日,连三山(地名)的人家也前往加入。 射猎公王生日在农历八月二十一日,由于上径村民从福建连城带下的射猎公王在上径安坛是在这个日子,因定为生日的时间。 二、了解射猎公王神坛 徐溪河东支

3、流是从马头耳向东南流,流至上径村,河道弯偏东流,然后又南流,形成状,在偏东流的南岸,有座虎头山,延迟出一小丘,称虎爪,神坛便建在虎爪上,这里是往铁山嶂必经之路。原址上新修的神坛,座南向北,坛前有颇宽的旱作地,溪水在北面流过。神坛状如神龛,约12平方米,龛内有一大石香炉,左右有烛台,后上方有大窟窿排香烟,无神牌,龛顶今用水泥砌成平顶,前有屋檐装饰,盖上琉璃瓦,左右角微翘,龛门上呈圆拱,正面横额:“射猎公王”,龛门对联:追禽逐兽昭神武;赶患迎祥颂德威。这副对联是清秀才徐言呈所撰。 神坛前竖起两根水泥柱,高3米,上淋水泥棚,有20平方米,后面支点便在石山上,可避雨淋日晒。紧连神坛前,用红砖砌起一案台

4、,供放祭品。据老人传闻,曾有邻村人晚上路过此地,见一老者长髯红袍如关云长,或是公王显灵。 三、祭礼前打定工作 1.祭祀主办人称理事,由刘姓三房轮替,1948年以前曾任理事的,维裕房为刘清桂,维琏房为刘德云,维奉房为刘钦贤,轮到值年的理事负责筹集经费,邀请邻村长者,打定祭品,聘请戏班,布置场地,公王生日那天负责接待村聘来宾和戏班午宴等。 2.经费来源:公王会会田“三担”(一担约0.3亩)出租,加五纳租,一年两季约可收租谷3石。向海内外的本村乡亲募捐。上径村50户人家,24户有人在海外,每年都寄回一笔款作祭祀经费,还可就地募捐。经费用于办祭品,买鞭炮,请戏班,接待村聘来宾午宴,场地租金等。若有结余

5、移作下年使用。 3.布置场地:神坛前有各家的旱作地,公家出租全辟为祭祀活动场所,如搭戏台、烟酒摊档、夜宵饮食店等(神坛对面百米处有磨坊辟为赌场)。 四、祭祀仪式 1.有身份威望的长者承担主祭人和礼生,如曾任牖民学校校长的廖少彬和校董徐正予、刘月舫等。他们要穿长袍,戴礼帽,庄重其事。 2.在神坛前铺上毯子,给主祭人三跪九拜之用。礼生唱礼,主祭人依礼生唱行礼,先向天神行礼后,才向公王行“三献礼”,主祭人要向公王进酒、进禄(食物)、献帛,行三跪九拜礼。要宣读祭文,祈求公王保佑消除兽害,五谷丰产。 3.礼成时鸣锣击鼓,大放鞭炮(从松口定制的60cm直径大丙的电光炮),震耳欲聋。 4.祭礼终止,公王坛对

6、面的木偶戏开演,弦歌不辍,笑语欢声,熙熙攮攮,场面喧嚷。 40年头,木偶戏班为福建武平赖学煌的,八月二十晚开台,至廿一,廿二演三晚。有时邻村来宾赠演一晚作贺礼,或村中殷实户捐演一二晚。 据有关材料介绍:1948年射猎公王生日,上径村宰了8条大猪7条牛,家家户户捣肉圆,做豆腐,办三牲敬公王,到邻村借桌凳碗筷摆筵,有几户人家来了近十台客人。 上面我们说了射猎公王神坛的由来和祭祀的一些习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接公王的一些习俗。 一、接公王的由来 新铺徐溪盛行接公王的迎神活动。时间在农历每年的四月和九月。四月是多雨季节,俗谚说“四月八,塘满钵满。”接着是五月节的“节水(洪水)”。新铺在石窟河两岸,常遭

7、洪水泛滥之灾,洪水一来,田园受淹,若扬花吐穗的禾苗受此浩劫不能坚固,若禾黄谷赤,大水一冲,往往颗粒无收,所以此地有“看等禾黄会断餐”的浩叹。徐溪呢,徐南高车一带也有徐溪河泛滥的威协。另外在秋收之前,野兽横行,一夜之间,山田的禾苗、旱作被野猪蹂躏成一片荒丘。两地人民为祈求神明保佑风调雨顺,免受洪水野兽之苦,取得丰收,于是有接公王的迎神活动。 公王称五显大帝,或五显老爷。一般在“五显宫”供奉。蕉岭有4个五显宫:新铺南山的五显宫在石窟河边,新铺长江的五显宫在柚树河边,三圳的五显宫在福北河堤上,兴福的五显宫在北角部。所谓五显,有不同的说法。据清黄香铁(钊)著石窟一徵(清光绪六年版本,台北市蕉岭同乡会翻

8、印)记载: 1.据蠡海集云,五显者五气之所化也。全祖望谓,五显之神不著姓氏。 2.宋时有敕封为王者曰显聪,曰显明,曰显正,曰显真,曰显德,此所以呼五显也,明初亦祀之,载于会典。据此那么神像应塑五座。 3.或谓五显为二郎神者。然二郎神亦有二:元史文宗本纪,元顺元年,封泰蜀郡太守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为英烈昭惠灵显仁佑王,此其一也。 4.汪师韩缀学所载,近见山西通志于二郎庙,搜神记,神姓赵名昱,隋炀帝时为嘉州守,斩蛟除害,蜀人立祠于灌口,此又其一,未知孰所指。 5.然五显共称为华光大帝,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五显灵官大帝,佛书所谓华光如来,斯乃所指矣。 上面引文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李冰是历史

9、上著名的水利专家,赵昱是斩蛟除 害的英雄。这两个人物的事迹,和当地人民祈求免除水患虫害的愿望相符。南山五显宫的公王称华光大帝,徐溪洪福宫的公王称五显大帝,跟石窟一徵中的解释一致。 以下分别介绍各地接公王的处境: 二、新铺老金沙片的接公王活动 老金沙片包括现在的北方、南山、下南、金沙、象岭、霭岭等6个管理区。1994年有3,128户,1.3万人,占新铺镇1994年总人口1/3强。居住着陈、林、曾、李、钟、温、丘、彭、赖、黄等姓人。他们是明初(1400年前后)从外地迁来开基的客家人。林姓于明初从大埔迁南山,开基祖7世南山隐叟,子孙衍居南山、金沙、象岭、北方等地,均祀五显公王。陈姓从梅县东山芹菜洋搬

10、来,开基祖陈云山为1世,分居金沙、北方等地。曾姓开基为5世上寿,是1世曾裕振之后,住南山、北方。钟姓从蕉岭广福迁来,霭岭开基祖钟逵定为1世,4世文海迁居象岭赤岭岌。李姓华昌、玉昌于明中叶从石扇迁来,衍居象岭胡秋墩。丘姓均善是文福梦龙5世孙,迁来下隔开基繁衍。罗姓在水东角,屋在石窟河岸上,撑船为生,故有歌曰:“水东罗屋十八家,无个男人在屋夸。逢年过节走呀转,竹篙(撑船用)丢得满厅厦。”还有少数彭、赖、温、黄等姓。他们共祀五显宫的公王。 五显宫后宫址在下南村东1公里的石窟河南岸,供奉华光大帝,分五个分身木雕神像,称东、西、南、北、中五个公王,统称五显公王,东方公王坐正位。 接公王的时间是每年农历四

11、月十八日至五月初四日。在此期间各村的日期不一,当公王巡行到哪村,哪一村便接公王,按村的位置依次轮下去。若某年第一村负责“出宫”,结果一个村子便负责“转宫”,次年便倒过来,因此,一个村的接公王时间单年与双年不同。轮到接公王的村子,村中的男丁,不管青、中、少年,早饭后便在屋前禾坪里集合整队启程,镶边的三角形大红旗及锣鼓队先导,彩旗及其他人员随后鱼贯而行。到了公王宫或上一天接公王的村子的祖堂前停下,抬轿手入祖堂抬出公王轿。轿内端坐着公王木雕神像,高约0.6米,身穿红袍,手拿白扇,神采奕奕。南方公王的轿最高,2米有余。 抬公王的队伍回到村中,请公王入祖堂中厅,各户已摆好祭品,恭候公王驾到,焚香进酒,祈

12、求公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产,人畜平安。轮到接公王的村子,不管人家多少,象叶屋那时才一户,都在那里过一夜,次日才让下一村抬去。人多人少只宿一夜,时间均等。五显公王分路出巡路线如下:东方公王出巡石窟河东岸的水东角罗、饶、林等屋,霭岭钟屋等,在五月初五凌晨转宫。西方公王出巡石窟河西岸及石扇河北岸的金沙陈、林等屋。南方公王出巡石扇河南岸的下南、南山、黄虞佑(林、曾、陈、叶)等村。北方公王出巡石扇河中游的北方村赖、彭、张、陈、丘、叶、林等屋。中方公王出巡象岭钟、温、李等村。五显公王分路巡遍老金沙乡的全部。此地接公王是各村轮替的迎神活动,所以没有统一的大小牵头人(如经理、福首的名堂),也没有和尚、道士参

13、与。 三、新铺镇福岭村的接公王活动 福岭村俗称塘屋岭,据说该地曾住过“杨、卜、练”三姓,地名为“杨卜练”,转音为塘屋岭,今称福岭村。福岭村人多田少,干旱之区生活辛苦,旧有民歌:有女莫嫁塘屋岭,一人戽水两人邦(拉)。外婆来寻孙女嬲,一家都在井架坪。言务农谋生之苦,故多从事小商贩或外出谋生。 福岭村居住陈、曾、严、郑四姓人。原第七生产队地方住郑姓,入民国后仍有多人,后老者死去,只存中年男丁一口,出外谋生未回。梅县瑶上瑶尾村严秀龙3世孙,约于元末迁来村北石鼓潭,建有祖堂,1995年有10户,40人。福岭有句话流传“严(粘)得稳,郑(撑)唔稳。”所以郑姓绝了。明代,同福曾氏9世濡迁到村北石鼓潭、村中园

14、背,1995年共274人,其他均姓陈,住在福岭村周围八方,1995年本管理区陈姓2,621人,划入霭岭管理区的陈姓有329户,1,437人,他们是陈贝周裔孙,过去一起接公王,所以本文谈及的陈姓理应列入计算,那么陈姓共4,058人了。 据蕉岭县福岭村陈氏世系表(简明族谱)(陈佩衡查编,陈明生增补)1载:福岭陈姓开基祖陈贝周,谱列为宁化石壁第8世,约于明成化(1475)前后到福岭开基。陈贝周先建双方第祖堂,还为其2世祖念九公以下祖公做了多穴坟墓。8世陈贝周生三子:禹、璞、玮。9世禹生三子:积贵、积珠、积玉。璞生积珍,移村东北老岭下开基。10世积贵建上阳祖堂开基,生文翰、文峰、文猷、文侃、文礼、文勇

15、。积珍生文魁、文章、文华、文明。11世文翰裔孙建德星第。文峰、文猷、文侃合建梅子树下祠堂。文峰继建新屋厦祖堂开基,此派繁衍最盛,裔孙纷纷在各点建屋。文魁从村北迁村南新岭下开基。文礼派16世瑞仁建友和堂开基,瑞良建友恭堂,瑞开建慎德堂(约于清乾隆年间)。他们做屋时南时北,所谓“仆人乐者是真龙”,中意哪里盖房便在哪里盖,小祖堂位置不按房分,彼此成插花交错建筑,犹如梅花点点,毫无秩序。这样,形成后来接公王的依次无序可循,谁先谁后,各执一词,于是采取“穷人阄下愿”的“拈阄”(抽签)手段,年年抽签,各村接公王的日子照签确定。严、曾住石鼓潭,因公王宫在该地,固定在第一天。另在园背曾屋的加入抽阄。三眼公王后福岭村的公王宫在村北石鼓潭的寨顶山南麓,座北向南,宫内有放公王神龛的小厅及住房,前为斗方、围墙、门楼,全宫占地面积有百多平方,今已修葺一新。 后神龛内供奉木雕神像两个,一称五显公王,一称梅溪公王。神像怎样来的?传闻一年发大水,洪水漂来木神像,由于石鼓潭有巨石拦住洪水,所以水势缓慢,神像在该处逐渐漂泊。鸭子用嘴甲吮着木神像的前额,被吮处成一小窟窿,后来变成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